來源:第一財經 我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經過審查發現,美光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為此,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結論。按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我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采購美光公司產品。 最新決定對美光影響多大? 網信辦的這一決定是在今年3月底宣布對在中國銷售的美光科技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后作出的。不過網信辦沒有詳細說明具體的風險,也沒有提供哪些美光產品會受到影響的具體細節。 5月22日,美光科技中國方面針對網信辦的決定向第一財經記者回復稱:“美光已收到網信辦對我司在華銷售產品進行審查后發出的通知。我們正在評估相關結論,考量下一步工作。我們希望能繼續與中國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我國于2021年9月實施了旨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的規則,要求中國運營商在數據安全等領域遵守更嚴格的要求。這些關鍵的行業還包括公共交通和交通等行業。 投行Jefferies分析師預計該決定對美光的影響有限,因為其在中國的主要客戶是智能手機和計算機制造商等消費電子公司,而不是基礎設施供應商。 “由于美光的DRAM和NAND存儲芯片產品在服務器中的占比要低得多,我們認為其在中國的大部分收入并非來自電信等基礎設施運營商。因此,對美光的最終影響將非常有限。”Jeffrie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根據Jefferies的數據,去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為美光貢獻了52億美元的收入,約占其總收入的16%。 分析機構還稱,美光在中國銷售的大部分產品都被非中國公司購買,用于在當地生產的產品。但目前尚不清楚網信辦的決定是否會影響美光在中國對非中國公司的銷售。 “美光和三星一樣,大部分的需求都來自于國外企業客戶。”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美光是全球主流存儲芯片市場上唯一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該公司正在紐約州北部建造一座耗資150億美元的新工廠。 疲軟的消費需求擾亂了由三星、美光等主導的存儲芯片市場。不過美光此前表示,客戶庫存正在改善,預計行業供需平衡和毛利率也將逐步改善。公司還預計,受益于人工智能的需求,存儲芯片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3月美光公布財報顯示,2023年第二財季收入下降約53%至37億美元,虧損23億美元。公司預測,下一個財季的收入將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近60%,這也將創下該公司200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美光還表示,2023財年的投資將保持在70億美元左右。該公司今年還宣布了15%的裁員目標。盡管如此,美光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表示,美國的新工廠仍將按計劃開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