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集微網 比亞迪2022年官宣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這家新能源巨頭自此成為全球首家“斷油”車企。這一年,比亞迪產銷數據一路向好,全年汽車的銷量達186.3萬輛,產量為187.7萬輛,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同時,比亞迪走出“高營收低利潤”的怪圈,2022年凈利潤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預計達到160億元-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 投資版圖 電動化與智能化時代,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與半導體的聯系更為緊密,其所需的芯片數量遠高于燃油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單車芯片需求量會從燃油車的600顆到700顆間,增加至新能源汽車的約1600顆。 作為早早涉獵半導體領域的比亞迪,除了設立比亞迪半導體加快發展自身半導體業務外,也將半導體視為重點投資方向之一。 在智能汽車高速發展變革、“缺芯”等背景之下,比亞迪不斷加強半導體布局,可視為保障供應鏈穩定、建立產業生態的一系列舉措。2021年、2022年,比亞迪投資半導體企業的頻率明顯加快。 ![]()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比亞迪及旗下公司投注的半導體企業已超20家,涵蓋設計、材料、設備等產業鏈環節,涉及DSP、碳化硅襯底/外延、激光雷達、VCSEL、d-ToF、導航定位芯片、濺射靶材、工業軟件等細分賽道。 從比亞迪所投企業來看,企業分布于江蘇、福建、北京、湖南、上海、安徽、廣東、重慶、四川、浙江10省14市,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四地的企業最多,占比達50%。 截至目前,比亞迪對外投資半導體企業主要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占比70%;深圳比亞迪創芯材料有限公司投資了一家半導體企業——北京天科合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注:另有多家所投企業,無法通過股權穿透圖確定投資主體)。 ![]() 比亞迪的出手多集中于中后期,在披露具體融資輪次的事件中,B輪及以后投資事件占比超70%。 如今被投企業中,天域半導體已開啟上市輔導;華大北斗開啟A股上市征程;宏泰半導體已進行上市輔導;天科合達重啟A股IPO... 此外,華大北斗、地平線、速騰聚創、合力泰等企業都曾公開披露與比亞迪的合作事宜。例如,速騰聚已與比亞迪汽車達成多款車型前裝定點合作;合力泰為比亞迪供應TFT顯示模組、FPC等電子配件產品;比亞迪部分車型將搭載地平線高性能、大算力自動駕駛芯片征程5。 熱門賽道 智能化為汽車電子帶來更多機遇,碳化硅、激光雷達等賽道大有可為,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大批交付上市,同時碳化硅“上車”進程也在持續提速。自2021年始,無論是傳統車廠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積極布局碳化硅和激光雷達產業鏈,除比亞迪外,上汽、北汽、廣汽、長城、東風、蔚來、小鵬等均在押注該領域,相關企業迎來融資小高潮。 在碳化硅產業鏈,比亞迪投資了天域半導體以及天科合達。 幾年前,比亞迪便實現了SiC上車,2020年發布的比亞迪漢EV的電機控制器首次使用了比亞迪自主研發制造的高性能碳化硅功率模塊。在SiC MOSFET領域,比亞迪多次指出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搭載SiC 電控,使整車性能在現有基礎上實現顯著提升。 在激光雷達產業鏈,比亞迪陸續投資了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速騰聚創、VCSEL廠商縱慧芯光、光傳感芯片與方案供應商芯視界。其中,縱慧芯光獲得了比亞迪多次投資,及速騰聚創的投資。 上述企業中,芯視界在單光子直接ToF(SPAD dToF)技術和應用落地上處于領先地位,是全球率先研究單光子dToF三維成像技術的先驅之一;縱慧芯光在VCSEL激光芯片及外延片的研發、制造領域深耕多年,是國內最早從事VCSEL激光芯片3D感知應用研發的企業;速騰聚創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在激光雷達領域的技術與規模化應用等優勢較為突出。 被投企業 近年來,車企集體投資一家企業的情況經常出現,在比亞迪的投資版圖中就曾數次出現該情形,包括速騰聚創、天域半導體、川土微、地平線、天科合達、華大北斗。 除獲得比亞迪投資外,速騰聚創還獲得吉利、北汽、廣汽、上汽的投資;華大北斗獲得江鈴、北汽、上汽的投資;地平線獲得奇瑞、一汽、長城、東風、廣汽的投資;川土微、天域半導體獲得上汽的投資;天科合達獲得北汽的投資。 這些標的能夠被一眾車企選擇自然“身手不俗”:地平線是國內率先且最大規模實現車載智能芯片前裝量產的公司;天科合達成功制備出高品質8英寸導電型SiC單晶襯底;華大北斗是國內北斗GNSS衛星導航定位芯片領域頭部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