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會在近幾年大力推動工業物聯網的落地呢?一方面,它是各個企業快速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能提升各行各業企業的的整體競爭力;二是工業物聯網背后的核心芯片技術、通信技術、存儲技術、傳感技術和軟件技術,可以通過發展工業物聯網而將其背后的技術產業推動起來。 從工業物聯網的角度來看,要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連接,就需要兩個網絡,即工廠內網和工廠外網。工廠內網實現的是一個工廠內部物料、工人、設備和系統等之間的互連。同時,為了讓更多的社會資源和要素進入工業領域,還需要有工廠外網,它連接的除了工廠之外,還包括其上下游,比如物流企業、設計企業、供應鏈企業、金融企業,以及使用其智能化工業產品的用戶等等,都可以通過外網連接到工業物聯網體系當中,從而實現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的創新。 在網絡連接方面,工廠原來的工業控制網絡和企業信息化網絡是分開的,大量生產產生的數據都消失了,并沒有沉淀下來,在新的工業物聯網采用了逐步TSN等新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將這兩個網絡結合起來變成一個網絡,從而實現生產數據的保存。 制造業中的工業網絡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那就是私有的協議特別多,工業物聯網必須兼容各種不同的私有協議。 還有就是安全,工業物聯網的安全與原來的工廠內網絡的安全不一樣,原來只是強調生產的安全,防止發生生產事故,現在的工業物聯網安全還需要防止木馬、病毒等的攻擊。因為工業網絡很關鍵,但又最脆弱,很容易被攻破。確實,相比于西方國家,我國的工業化建設起步相對較晚,許多的核心工業控制系統、工業生產設備采用的是國外的產品,我們對其設計邏輯,工業協議的理解并不全面,安全工作做起來就更不容易了。 那么如何才能保證工業物聯網的安全呢?要想保證工業網絡的安全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必要的安全硬件設備,比如工控安全防火墻、日志審計與分析系統、工控安全審計平臺、綜合管理平臺、漏洞掃描系統等等;二是企業員工要有安全意識;三是安全管理制度。當然,針對工業物聯網的安全來說,安全企業需要掌握多種工業協議的解析,只有對工業協議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針對它做出相關的安全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