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作為國內最高規格的工業互聯網領域賽事之一,自2019年以來連續4年舉辦,已成為產業中新項目、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平臺,以及洞悉中國工業互聯網的最前沿窗口。第四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全國總決賽,將于12月28-29日在寧波市海曙區舉行。大賽緊跟趨勢,在組織機制、全賽設計和宣傳推廣方面推出新的形式特色,內孵外引賦能區域發展,展現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風貌。 向“下”扎根,推動大賽成果落地轉化 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將創新的目光對準了全國,為全體有志于從事工業互聯網的企業提供實現價值的平臺。在大賽的賽場上,賽題賽道設置根據當下風向,多元聚焦,區域賽賽制與地方主導產業相結合,滿足各地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賦能千行百業;而大賽的成果在選拔階段,擁有更權威、更專業的“伯樂”來慧眼識珠,三十余位院士構成的顧問團,更有涵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界人士等上千位專家的評審委員專家庫,形成技術專家看創新能力、行業專家看應用成效、投資專家看商業價值的共同“把脈”方式,多措并舉確保大賽在專業的軌道上運行,向“下”扎根,真正助推參賽團隊的創新成果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的落地轉化。 目前,大賽累計集結了全國千余支團隊、兩萬余人參與,賽事影響力遍及全國。大賽獲人民日報紙媒上刊報道,CCTV1、CCTV13《朝聞天下》欄目多次報道;新華社、光明日報、中新社等中央媒體多次頭條推薦;大賽以深度內容、短訊、視頻、短視頻、直播等社會化傳播形式破圈擴散,風向引領掀起產業領域關注熱潮,高影響力為參賽團隊持續曝光,讓大量參賽企業在產業中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 內孵外引,賦能區域發展 大賽是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前沿窗口,為充分服務參賽團隊,推動項目落地轉化,賦能區域發展,大賽供給方式積極創新,在資金獎勵、政策扶持、投融資服務等方面,內外聯動,多主體聯合打造競賽新生態。 按照第四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總體工作安排,經過項目征集,以及賽站線上初賽和線下決賽層層選拔,本次大賽從 1754 個報名團隊中遴選出百強工業互聯網參賽解決方案和團隊晉級全國總決賽,在寧波巔峰對決。為最大限度地保證賽事的公平公正,各賽題方向的“新銳組”和“領軍組”分別按比例晉級,屆時各參賽團隊將以路演和答辯的方式角逐本屆大賽各類獎項。大賽總決賽獎項豐富、獎金優厚,共有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2名及各單項獎虛席以待,更設置了500萬元獎金池恭候最終贏家! 除此之外,對于項目本身,大賽將通過提供專家團隊及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召開數字經濟宣講會等政策支持的方式,推進企業與技術創新融合,應用場景不斷實現新突破,達到促進參賽團隊成果落地、賦能區域發展的雙贏目的。蘇州金睿澳科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分別在各地方落地。 對于項目扶持方面,大賽將舉辦工業互聯網+投融資沙龍、海曙會客廳等活動,為投融資機構打開了解產業的新窗口,助力參賽團隊獲得資本關注。此外,借助多渠道、多方式對接活動,進一步地推動投融資機構與參賽團隊開展深度合作洽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即使是年輕人、小企業也完全有機會在大賽上展現風采、獲得良機。 以賽為媒,探索產業新價值 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蝶變進化,大賽繼續向著場景更加豐富、應用環節更加深入、賦能行業更加廣泛的方向發展。令人欣喜的是,大賽已成功挖掘了部分具有產業價值、技術價值、應用成效以及投資價值解決方案。例如為解決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少、缺人才,難以獲得資源、價值體現能力弱等問題,遴選出一批能夠切實解決制造業實際問題,具有引領性、創新性、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能夠獲得過去只有大企業才能擁有的能力和人才。正如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郭朝暉提到的典型案例,“在SAAS軟件或者工業APP中,通過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方法,可以共享知識資源、可以利用專家的碎片化時間。在大賽中,有幾個項目是把設計能力、軟件和管理能力做成SAAS實現共享的。而設備維護的外包,本質上也是人才和知識的共享,從而讓中小企業可以低成本地獲取優質資源。單純從技術角度講,許多技術和方法一點都不新穎,但應用范圍卻顯著擴大了。” 第四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以賽為媒,做到了聚焦多主體差異化需求設置賽題,幫助服務商找準中小企業、大型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產業園區等主體的不同需求和場景,在大賽全程開展融資、引才、問政、促用的面對面活動,“開源”大賽資源,實現了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共享,全速成長”。未來,大賽賦能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初心使命不變,也期待與參賽團隊一道,譜寫更為廣泛、更為深度、更高水平的工業互聯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