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面上主流的VR頭顯已經基本滿足消除暈眩感的三大指標:延遲低于20ms、刷新率高于75Hz、單眼分辨率2K以上。消費級的VR產品正在快速放量,而下一代VR光學方案光波導仍在成熟完善過程中。 消費級VR的產品形態(tài)較為成熟,后期發(fā)展技術路線相對明確。比如在芯片方面,以高通驍龍865為基礎的XR2芯片是目前VR一體機的絕對主力芯片。而且,高通在今年十月份還升級的該芯片驍龍XR2+Gen 1,據高通的新聞稿介紹,該平臺能夠實現(xiàn)50%的續(xù)航表現(xiàn)提升,及30%的散熱性能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新的XR2+Gen1能在不對設備外形做出犧牲的前提下,支持更多并發(fā)的多媒體處理,并提升多感官交互的表現(xiàn)。此外,XR2+Gen1引入了新的圖像處理管線,能夠實現(xiàn)低于10ms的超低延時。據悉,除了已經發(fā)布的Meta Quest Pro外,還有多個廠商宣布將推出搭載XR2+Gen 1的產品。 在顯示方面,4K分辨率的FAST-LCD屏幕目前產能穩(wěn)定、成本較低,且刷新率能達到70Hz~90Hz,是當前VR頭顯的首選屏幕。高分辨率主力屏幕是Micro-OLED屏幕,目前也開始逐步裝機。最新的消息顯示,Meta正計劃推出具有視網膜分辨率(Retina)的VR頭顯產品。因為在Meta看來,VR頭顯的視覺質量不僅僅是由分辨率來衡量的,系統(tǒng)分辨率(以每度像素衡量,或PPD)、銳度(用透鏡的調制傳遞函數,或MTF來衡量)、對比度及顏色。 在交互方面,定位技術是VR硬件的靈魂。就游戲操作體驗而言,作為玩家,自然是希望定位越精確、反應越靈敏越好。VR頭顯位置追蹤技術氛圍外向內追蹤(Outside-In)和內向外追蹤(Inside-out),Outside-In需要外接傳感器,且受遮擋問題影響和傳感器監(jiān)測范圍限制,對用戶體驗影響較大。目前不依靠外接設備進行運算的Inside-Out已成為了中高端消費級VR一體機的標準配置,一體機也成為了VR主流的產品形態(tài),其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好、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和廣泛。而眼動追蹤功能預計將在未來3年成為VR頭顯的普及性和標準型配置。 另外,全彩透視功能的加入,讓VR實現(xiàn)了部分AR場景,這是因為目前AR整體產品表現(xiàn)力不夠成熟,衍射光波導、陣列光波導這些方案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AR整個產業(yè)不成熟,但是VR是相對成熟的,在VR相對成熟的領域里加入部分功能形成MR的技術,相比于直接發(fā)展AR更有優(yōu)勢。全彩透視和AR不是同類的技術,邏輯在于都是與現(xiàn)實做交互,AR是通過光學中波導、光機去成像,交互方式也是通過攝像頭,但是AR通過眼鏡的方式呈現(xiàn),與現(xiàn)實的交互只需要通過采集。VR最大的問題是視野遮擋,全彩透視就是來解決這個痛點問題,這也是VR之后拓展社交應用的重要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