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VNET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療健康、生活質量、疾病護理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依托于電子信息技術的治療和監護手段越來越先進,也使得醫療電子產品在智能化、微型化和實用化等方面得到了長遠發展。這也為集成電路技術在醫療電子領域內帶來了廣闊且多樣化的應用。 電子醫療設備的發展 目前,集成電路應用在四個關鍵的電子醫療領域設備中,即醫學影像設備、醫療儀器設備、消費型醫療設備、診斷及患者監護與治療設備。在這四個領域中,尤其是消費型醫療設備需要通過先進的集成電路技術來達到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分辨率等目標。 醫療設備的首要目標始終是使醫療保健準確、有效、方便、可負擔,同時使治療更安全、創傷更小。這些改進的重點是以更小的外形尺寸來使用更少的功率,并將信號安全地傳送到目的地。傳感器、模數轉換器、射頻和微控制器都是關鍵因素。圖像和信號處理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也被添加到這些系統中,以便監測和診斷任務更簡單,更快速,且希望比人工執行得的更準確。 芯片賦能醫療設備 面向消費者市場的芯片,往往在成本,準確性和可靠性方面與醫療電子的臨床專業設備不同,臨床的設備更看重高質量的部件和系統設計。 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對更多居家醫療服務的需求,及更廣泛的電子醫療設備(如可穿戴監視器)的應用,這些界限逐漸變得模糊起來。 集成電路可分為數字和模擬集成電路這兩大類。這兩種IC都被廣泛應用于醫療設備中。數字IC如微處理器、FPGA、存儲器(RAM、ROM和閃存)和數字ASIC等組件,數字IC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電路密度。模擬IC被用于運算放大器、線性調節器、鎖相環、振蕩器和有源濾波器。模擬IC更關注半導體器件的物理特性,如增益、匹配、功率耗散和電阻。模擬信號放大和過濾的保真度是很關鍵的環節。因此,模擬IC使用的有源器件面積比數字IC設計大,電路密度通常較低。 幾乎所有類型的芯片,包括數字IC和模擬IC, 從MEMS到DSP和FPGA,都被廣泛用于醫療設備中,而且越來越多的芯片具有內置的安全性。在目前的醫療設備中,ASIC因為能夠滿足客戶化定制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可以被設計成適合確切需求的系統和功能。 典型的應用包括計算機斷層掃描的X射線計數IC、助聽器(帶有μC、DSP和音頻引擎的數字IC;帶有ADC、DAC、麥克風IF、電源等支持功能的混合信號IC)、帶有NFC讀出的連續溫度測量(用于病人監測、懷孕控制和醫療物品的運輸等)以及血糖、凝血等血液分析。 FPGAs則被廣泛的應用于變化迅速的領域,“與時俱進”的優勢,使得可編程性的FPGA和SoC被廣泛用于醫療設備和應用中。FPGA和自適應SoC被用于各種場景,包括醫用超聲、數字X-Rays、CT、MR和PET掃描儀,以及診斷、手術和其他臨床設備中。 說到醫療電子IC,那就不得不提到3D IC,即三維集成電路。3D-IC將不同的處理、內存、射頻、傳感器和其他功能塊集成到多個堆疊的硅芯片上,通過某種類型的連接器(如硅通孔)連接。這種芯片節省了空間,但其復雜性使得設計和集成問題更加棘手。醫療領域是3D集成電路的目標市場和技術驅動,它們對外形的尺寸、功率、能耗源、熱能和電磁效應都有著高要求。雖然整體市場規模沒有消費電子大,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中。 未來展望 目前,電子醫療設備的主要用途是研究、收集公共衛生數據、維護和獲取病人記錄以及病人保健。但隨著設備轉向監測、診斷或通過手術或其他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如神經技術中的藥物輸送和神經刺激,半導體在這些設備中的使用范圍正在擴大。監測系統還包括在病人家中使用的植入式臨床設備,將數據傳回給醫生,或從病人身上的傳感器上獲得有關生命體征系統的監測服務。 醫療芯片用于改善醫療保健的一系列芯片和創新,這些新的技術和應用層出不窮。可以說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應用創新和技術升級。相信未來在醫療IC和設備的“呵護”下,人們的生活會更加健康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