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輔助總線,在不需要CAN總線高性能的應用里,LIN大大節省了相關成本。在電動汽車中,這些不需要CAN總線高性能的應用并不少,電動門窗控制、座椅調節、燈光照明調節這些都是很典型的LIN應用場合。這一成本優勢其一源自LIN只需要單線傳輸,其二源自無需在從屬節點中使用石英或陶瓷諧振器。 LIN總線的最高傳輸速率只有20千比特/秒,是妥妥的低速網絡,這種面向傳感器、執行器控制的低端通信更看重相對可靠性,大大節約了總線驅動力。一般來說,LIN不會在汽車電子系統中單獨存在,通常都是與上層CAN網絡相連,形成CAN-LIN網關節點。在復雜的汽車電磁環境里,LIN的最高傳輸速率20千比特/秒把EMC的強度限制得很緊,基本不會出現EMC風險。 綜合看來,LIN總線的特征很突出,前提是該汽車電子子系統對速度或者容錯性的要求較低,這么看LIN的低成本優勢才極為明顯。而且LIN只需要一根信號線,既不需要購買許可而且節點也更便宜。還有一點容易被忽視,LIN總線的關鍵不僅是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節省能耗。LIN的主節點可以通過發送診斷幀來讓所有的從節點進入休眠模式,此外,如果總線超過4秒沒有活動,從節點就會自動進入休眠模式。 在車載通信網絡傳輸速率日益攀升的今天,LIN在低成本低速領域固守得很好,而且隨著汽車電子系統下的子系統越來越多,很多應用都需要LIN在低端通信里發揮可靠且低成本的優勢。據Strategy Analytics測算,LIN節點的預計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7%,這一市場增速反而超過了Strategy Analytics對CAN節點增速的預測。因此在汽車電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發展下,LIN相關的半導體廠商也有不小的發展機遇。作為一種通信總線技術,LIN收發器IC是實現其作用的基礎器件。不少半導體廠商在LIN收發器IC上有所布局。半導體領域正在加速的國產化替代進程,加國外品牌供應短缺,給擁有技術優勢與成熟產品儲備的國內IC廠商帶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在LIN收發IC賽道上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