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代周報 一覺醒來,整個團隊都被老板炒掉是怎樣的體驗? 格雷格·查普曼就在最近深切感受到。作為微軟旗下Studio Alpha的首席架構師,查普曼在剛剛過去的一周被通知,他所在的Studio Alpha工作室徹底關閉,團隊所有員工都被解雇。 “哇,這真是一次冒險,我和我的整個團隊都被炒了。我已經從事游戲開發25年,在微軟干了12年。我到現在還沒有平復心情……”查普曼在社交媒體上說,但很快,他就給自己的賬戶設置訪問權限,并不再發表任何公開言論。 KC Lemson是微軟首席技術官辦公室的產品經理,她在社交媒體上亦透露,自己也被解雇了。 這位在微軟工作了20多年的老員工感嘆道:2022年,真不容易啊! 10月20日,微軟表示,將在多個部門裁員,包括Xbox、戰略任務和技術組織等多個部門,涉及不同級別、團隊和駐地。有消息稱,此次裁員人數接近1000人。 不僅僅是微軟,整個2022年,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不是在裁員,就是在減少招聘。數據顯示,迄今為止,美國科技行業已裁掉44000名員工。 另一巨頭英特爾在10月12日已被曝出將大幅裁員,裁員人數可能達數千人。在此之前,網飛(Netflix)已裁員300人,美股平臺Robinhood裁員9%,二手車交易平臺Carvana裁員2500人,特斯拉更是一舉裁了10000人。 連公認最愛招人的亞馬遜也在8月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二季度亞馬遜直屬員工減少了9.9萬人,主要是倉庫和配送中心大規模裁員。 至于全球首富馬斯克,雖然還未完成對推特的收購,但他已對裁員躍躍欲試。10月21日,美國媒體透露,馬斯克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推特的7500名員工人數減少到2000多人。這意味著,推特可能要裁近75%員工。 美國經濟降溫,裁員寒潮四起,昔日財大氣粗的科技巨頭也未能幸免。 瘋狂競爭或被裁 一直以來,美國科技企業以待遇高、福利好而聞名,是無數人向往的夢中公司。 但在經濟走勢放緩、通脹加劇的當下,曾被調侃“最適合養老”的美國大廠也不得不告誡每一位員工:要么競爭,要么被裁。 “被炒前,我已經嗅到了些危險的味道。當被通知去談話時,我就知道,一切都結束了。”特斯拉的一位前程序員表示,宣布裁員當天,所有人都哭著走出了辦公室。 這位程序員回憶道,特斯拉還給了他一張優步乘車券,讓他打車回家。“行吧,我覺得我要重新開始了。” 盡管有這樣的經歷,這位程序員仍然覺得特斯拉是最好的公司,為世界做著有意義的好事。 網飛的前廣告撰稿人也向媒體描述了他所在的團隊被裁員的經歷:先是經理的辦公軟件被停用了,很快他們就接到了電話,被告知會繼續支付兩周的薪水,但全部被開除了。 在這些美國大廠,面談或者電話告知已經算體面的做法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員工在社交媒體上說:“剛剛在Zoom里和其他600人一起被解雇了。”另一家公司的員工則表示:“沒有任何預兆,昨天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讓我們在家辦公,今天早上又發封郵件,讓我滾蛋。” 即便沒被裁,留下來的員工也不輕松。扎克伯格已經連續幾個月在公司內部會上直言,并非所有員工都符合公司的標準,要求大家必須自我加壓,更加努力工作,要是不想干了隨時都可以走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亞馬遜員工表示,“以前從事多個建設項目的同事,現在已經不再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了”,他們的經理建議他們利用額外的時間專注于“學習和發展”。在這位員工看來,這話“讓人聽著很慌”。 谷歌首席執行官皮查伊對員工們說:“從今以后,有3個人做決定的地方都需要改進……將其減少到2個或1個,以提高效率。”他表示,預計于2022年余下期間,將放慢招聘速度。 微軟任務工程部門負責人扎克·克拉馬爾亦透露,由于項目優先級調整,該部門不得不砍掉一些已經在進行中的項目。“公司不得不權衡利弊并做出取舍,因為資源不是無限的,而時間恰恰屬于最稀缺的資源。” 好日子不再 疫情以來,美國科技行業普遍曾有過一段好日子。 就在2021年,科技五巨頭——蘋果、亞馬遜、谷歌、Meta和微軟的總利潤還一度達到1.4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96萬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球向數字化時代趨近,這些科技大廠們通過云基建、互聯通訊、電子商務以及遠程辦公等方式,提供數字化時代的核心服務。 銷售增長、股價飆升,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擴招。 但進入2022年,繁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俄烏沖突、高利率高通脹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降低,損害了市場并影響了行業吸引人才的能力,對美國經濟的增長與創新產生了廣泛影響。 經濟增長放緩,科技巨頭們的業績也在下滑。 電商零售作為亞馬遜的核心業務,增長明顯放緩。今年以來,亞馬遜的零售營收同比增長連續兩個季度7%,停留在個位數,遠低于去年和前年20%-40%的同期增長水平。營收下降的同時成本還在大幅增長,整個2022年亞馬遜的利潤來源基本都是靠云業務撐著。 微軟7月公布的季度財報顯示,受到經濟放緩、通脹、加息、俄烏沖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該季微軟營收僅增長12%,低于預期,其中Windows OEM及Xbox內容和服務兩部分各衰退2%及6%。 這些科技巨頭,曾經為了跟上消費者需求而大舉擴招,如今只能被迫裁員、調整招聘,以應對增長放緩和其他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 由于疫情期間需求,亞馬遜在2020年投入了巨資招聘并增加所需的儲存空間。但兩年后發現,由于美國通脹飆升,已經不需要這么多倉庫和員工了。Meta亦因為業務下滑,被迫削減成本,其中就包括裁員;而推特則準備在馬斯克完成收購前,完全不再進行新的招聘。 裁員和經濟下行的恐懼困擾著這些科技企業的員工。在一個可以用來匿名談論雇主的應用程序Blind中,關于停止招聘的討論比去年增加了13倍,關于裁員的討論增加了5倍,關于經濟衰退的討論則增加了50倍。 10月下旬,美國各大公司第三季業績將陸續揭曉。從目前公布的情況看,幾大巨頭均表現不佳,職場裁員已成大勢。 當地時間10月2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利潤均不及預期,其中營業收入為690.92億美元,是該公司近9年來的最低增速,營業利潤171.35億美元,同比下降18.5%。財報公布后,Alphabet表示,將放緩招聘,并加強成本控制。 至于微軟,2023財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至501億美元,增速創5年來最弱,凈利潤176億美元,同比下降14%,是兩年多來最大降幅。 一位在Meta工作的工程師表示,現在除了房貸,他都不敢過度消費,連油都不敢亂加,免得被裁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要是我能晚幾年畢業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