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MacBook、AirPods、iPad——蘋果產品之間的相互工作和聯通性是完美的,并且幾乎從不對第三方設備和服務廠商開放。 比如,用戶在蘋果手機上收到的信息,可以直接在蘋果電腦或平板上回復,甚至電話都可以用電腦接聽;不同設備之間的圖片文件,可以用 AirDrop進行快傳;如果要暫離辦公桌,拿上手機就可以直接繼續之前電腦上正在進行的工作。 這一設計,背后的策略被業界稱為“圍墻花園”(walled garden),其結果就是進入蘋果的軟硬件生態系統非常容易,想離開的話會非常艱難和不適應。 在上月底英特爾正式推出第13代酷睿處理器的同時,還發布了另一項少為人注意的技術: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Intel Unison)——一項讓手機和電腦無縫協同互通的技術。 通過該技術,任何用戶都可以在手機和 Windows 電腦之間進行無縫連接,快速傳輸照片文件、同步手機上的通知,甚至在電腦上收發短信和接打電話,無論是iOS 還是 Android 系統的手機都可以。 關鍵在于,這些功能同樣支持 iPhone——正如前面提到,類似的能力過去只在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搭配時才可以使用 你可以這樣理解:蘋果一直盡力維護著圍墻花園的完美無瑕,卻被英特爾開了一個小口。 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四大亮點功能,讓手機和 PC 之間不再有隔閡 它們正好也是手機最關鍵的部分職能: 1)在電腦上接打電話 2)收發信息(包括短信和 WhatsApp、Telegram 等主流 IM 應用) 3)手機通知同步(并且對部分短信/IM通知進行快速回復) 4)照片/文件快傳 該技術的主要設計目的是減少用戶在一天當中放下電腦拿起手機、放下手機回到電腦的次數,避免頻繁切換設備帶來的分心,讓用戶能夠盡可能地保持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這里有三個典型場景: 首先,當你在家辦公,人在書房,手機放在臥室又來了電話,可以不用起身去拿手機,直接在電腦上就可以用相關應用接聽和撥打電話。只要手機和電腦完成了配對,當手機收到通知的時候,你在電腦上也能看到,無論該應用在電腦上是否打開。 其次,我們在電腦/網頁端上進行的一些登陸和交易操作,往往需要二步驗證(2FA),要掏出手機才能查看短信驗證碼。而通過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驗證碼直接就可以在電腦上顯示,并且可以直接復制粘貼完成操作。 此外,英特爾的用戶調研中出現了一類常見的情況,就是職場用戶收到客戶/老板的消息的時候要立即回復,但是在手機上容易打錯字鬧尷尬。很多人的解決辦法是在電腦上開一個文檔,把要回復的消息先用電腦編輯好,再通過某種方式發到手機上,復制粘貼給收件人。而現在有了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就可以直接電腦端編輯回復短信了。 這并不是第一個做手機電腦互傳/同步的產品,但重點在于它打破了過去此類產品對對于連接環境的重度依賴(比如需要互聯網連接,需要在同一 Wi-Fi 網絡下等等。) 還是以短信為例:即使在沒有 Wi-Fi 和移動數據網絡的環境下,只要你的手機還連著基本的蜂窩網,都可以用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在電腦上收發短信息。這一點,蘋果的 iMessage 都暫時做不到。 在電腦上安裝了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的相關應用之后,會出現一個二維碼,用自己的手機上掃一下,經過一個非常簡短安全的流程,就可以完成配對。使用不需要注冊賬號,只有在手機和電腦的配對過程中會連接到互聯網。 而在后續的使用中,四個核心功能在理論上都不需要 WAN (公網)連接,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Intel Unison 亦不會在云端存儲個人識別信息——它是一個“無身份”(identity-less) 的產品,所有個人資料都保存在本地,用戶不需要擔心隱私泄露。這意味著至少在隱私性方面,Intel Unison 已經達到了蘋果 AirDrop 相同水平,更是顯著領先了目前中國用戶普遍接受的一些文件快傳方式,如微信文件傳輸助手、網盤、給自己發郵件等。 海納百川,以開放姿態與產業共同革新PC體驗 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移動創新部門總經理 Josh Newman Intel Unison 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連接方式開放、操作系統開放、API 開放、開源技術開放…… 據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兼移動創新部門總經理 Josh Newman 接受采訪時透露,英特爾在多設備協同技術里,采用的全部都是開源的技術和 API,以及行業普遍接受的開放協議,理論上只要用戶的手機和電腦有 Wi-Fi 和藍牙功能,就可以正常使用,沒有特殊的硬件要求。 Josh Newman 表示:“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Intel Unison)可以支持多種連接方式,我們的產品會只選擇最好的那種,無論是 Wi-Fi 直連、藍牙直連還是云端,都是可以的。甚至在理論上,你想用數據線/Thunderbolt 連接都沒問題。” 至于產品如何發布,英特爾的初步計劃,是讓該技術和搭載第12、13代酷睿處理器 Evo 平臺的高性能系列筆記本電腦產品進行“綁定”,首批支持的 OEM 包括宏碁、惠普和聯想等。這意味著在最開始,并不是所有的 Windows 用戶都能夠第一時間用上多設備協同技術。 但 Josh Newman 在采訪中也進一步闡釋了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細節。可以確定的是,該技術在理論上對所有英特爾 x86 平臺處理器兼容,不限 Evo 平臺。 只是英特爾不想一上來就面向所有 PC 推出產品,而是希望首先做有限范圍的早期推廣,確保在最新一代的芯片上能夠順暢加載和工作,搞定了所有可能出現的兼容性問題,再去考慮后續的大規模分發。 “長期來看,我們也會考慮更多的產品分發模式,比如與第三方 OEM 合作驗證的安裝、預裝方式,甚至通過 DTC (直接面向消費者,也即提供可下載的安裝包)的方式進行分發。” Josh Newman 還透露,正因為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使用的基本都是開源技術,只要移動應用本身采用的也是標準協議,那么第三方開發者無需做任何額外適配工作,他們的產品就可以自動適配這項技術。 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對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量的 Android 設備和 iPhone 設備都可以支持。不過在部分功能上,由于 iPhone 整個系統更加封閉,的確沒有辦法做到和 Android 相同的用戶體驗。 比如短信/IM信息回復功能,目前來看在 iPhone 上僅支持1對1的私聊,不支持群聊;再比如在同步照片時,由于蘋果采用了專有的 HEIC 圖片格式,通過該技術自動同步到電腦上時會略微損失分辨率。 Josh Newman 并不擔心這些細微的損失,會打消 iPhone 用戶的積極性,“如果平時用 iPhone,但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使用 Windows 電腦,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能夠為這些用戶帶來很大的效率幫助,我相信大家會喜歡我們提供的產品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基于的是前不久被英特爾收購的以色列公司 Screenovate的技術打造。該公司之前的主打技術就是以 Windows 電腦為核心的多設備同步,并且和蘋果有著相當深度的合作。在 Intel Unison 之前,其實 Screenovate 的技術已經進入了戴爾、惠普等 OEM 的 PC 產品了。 誠然,蘋果通過和 Screenovate 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軟硬件生態的封閉性,讓更多不得不使用 Windows 電腦的 iPhone 用戶,也能有機會享受到近似于 MacBook+iPhone 的多設備同步體驗。 更重要的是,近幾年略微疏遠的英特爾和蘋果,兩家公司之間因為 Unison 的推出,又顯得親密了一些。畢竟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以及其背后的技術,并不是為了贏下平臺份額的零和游戲,而是為了給更多處在多平臺交叉區域的關鍵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科技的存在是為了改善世界和人的生活,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的問世和背后英特爾、蘋果兩家公司的合作,正是這一觀念的體現。 本平臺所發布信息的內容和準確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單位或組織獨立承擔完全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