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鳳凰網廣東采訪到安芯易CEO范祎。 安芯易CEO范祎 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缺貨潮、產品價格劇烈波動.....電子元器件市場供應越發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分銷商保障供應鏈安全的產業價值愈發凸顯。 登榜2021年營收全球TOP50并實現400%增長(榜單最高增幅)的安芯易,就是獨立分銷商的代表。安芯易的定位很明確,客戶緊急需求,快速、低成本滿足。 通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4000多家合作供應商,安芯易獲取客戶需求后可以在短時間內鎖定并匹配貨源,從而以更低成本、更短交期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14年的發展過程中,安芯易實現跨越式發展集中在兩個節點,一個是2017年全球性貼片陶瓷電容短缺潮,另一個是2020年爆發的全球芯片缺貨。 遇上風口,是運氣還是努力? “努力重要還是運氣重要,我覺得毫無疑問,運氣是很重要的,但不努力,運氣也不會眷顧。” 談及這幾年的成績,安芯易CEO范祎直言,市場行情確實給了很大的機會,但是安芯易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150人全球采購團隊,以及質檢部門、IT部門、中臺管理部門等的提升。這些系統和平臺越扎實,相互協同支撐越順暢,服務客戶的能力才能更強。 安芯易品質控制中心 “分銷商本質就是中間商,技術、資金、資源、服務、物流、品控都是至關重要的核心能力,有了這些客戶才會選你。” 安芯易平均交貨周期是1到2周,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疫情前后一直保持這個數據。眾所周知,疫情期間物流隨時中斷,貨物運輸風險加大,但是只要對客戶做了承諾,安芯易一定會遵守,有時甚至會通過人工坐飛機送貨。 當下,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面向烏卡時代,企業生存法則亟待重塑。安芯易正在探索以敏捷、創新、韌性的團隊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安芯易定位于變動性的市場,聚焦于客戶計劃之外的需求,對變化的反應一定要更快。范祎表示,疫情和團隊擴張后,自己對企業經營產生了三方面的思考,第一,要有敏捷的團隊。如今世界經濟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企業經營同樣如此,要有敏捷的思維和行動才能應對環境的變化。 “我們是給客戶解決問題的,必須更加敏捷,要像機警的兔子那樣對市場變化建立危機意識。像華為‘五看’,我們團隊每周會組織一次,讓團隊對外部環境更加敏感。” 第二,創新變得更重要了。新的困難也意味著新的機會,保持積極、正面的力量,并堅持不斷地創新,才能收獲更多的機會,供應鏈數字化趨勢勢不可擋,分銷模式也需要創新才能滿足客戶需求、應對市場變化。 第三,企業要有韌性。外部環境變化很快,有韌性的企業、有拼搏文化的企業才能夠在這種環境中走出來,不能向困難投降。 暴漲又暴跌,芯片市場后續怎么走? 芯片漲價潮自2020年初開始,在2021年到達一個頂峰。而2022年以來,芯片價格最高跌幅已達90%,市場需求疲軟,國產芯片產能過剩在清倉,海外廠商努力去庫存。 “現在只是中場。”范祎告訴記者,之前芯片價格暴漲導致了很多虛假需求,這種虛假需求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供應過剩。半導體產業供需傳導時間很長,未來12個月,芯片價格還會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下跌,市場風險仍在加劇。 芯片價格的暴漲和暴跌說到底是市場不健康的表現。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已經明確,支持深圳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 “深圳天然適合流通,包括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等,既是國外產品進入中國的橋頭堡,也是中國制造流向全球的中轉點。”范祎認為,當國家關注流通時,投入的資源會增多,長遠來看,深圳作為電子元器件的國際交易中心,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產業價值都會越來越大,對于分銷商來說,是很好的事情。 如何在10%的市場里實現可持續? 近期,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芯片法案以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與美國的限制對應的是,中國造芯如火如荼。 “中國半導體與國際存在差距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資金投入不足,二是人才積累不足,三是下游應用端給的機會不足,并由此導致產業經驗不足。如今在國家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下,產業已經在加速發展。” 同時逆全球化也讓產業鏈自發推動國產替代。范祎介紹,目前下游應用端更愿意用國產芯片。 “首先企業會考慮成本問題。疫情導致原本依靠全球供應鏈的國際品牌漲價幅度特別大,中國品牌基于本土供應鏈波動比較小,成本相對穩定。其次,從供應鏈安全角度來看,受地緣政治、供應能力各方面影響,企業會優先考慮國產芯片。以及從民族情懷角度來說,國外打壓中國企業,我們肯定會在自己的生態內去找最好的合作伙伴,減少對外部的依賴慢慢成為了中國企業的共識。” 在這樣的風向下,安芯易今年成立了國產芯片的管理部門。“我們在做相關的工作,幫助我們客戶更多的了解和采用國產芯片。” 除分銷業務外,安芯易自2015年起陸續打造了以“芯師爺”為主的媒體矩陣,定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記錄者、見證者和分享者,讀者已超40萬人。 記者發現,范祎的辦公室里放著幾幅字畫,正中間那幅寫著“允執厥中”四個大字。他表示,自己是一個有使命感以及講究企業發展節奏的人,既不愿意保守,也不愿意激進。 在電子元器件600億美元規模的變動性市場,安芯易目前市場占有率不到1%,與歐美同行的差距還有15年到20年。接下來,公司將聚焦目標,認知差距,腳踏實地,打造優秀的團隊,持續朝同行業全球第一的目標挺進。 19年前,范祎剛到新加坡的時候,被蓬勃發展的國際化電子元器件交易市場深深觸動,看到全球電子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認定這個過程會產生一些商機,于是在2008年成立了安芯易。 如今,安芯易在亞洲范圍內已有八大辦事處,并開始逐步拓展海外市場,立足亞洲,服務全球。未來,他希望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將安芯易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被行業頂尖客戶認可的電子元器件采購和供應服務企業。(本文節選自鳳凰網《專訪安芯易CEO,解密600億美元的芯片獨立分銷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