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在反復甚而可能長期共存的新冠疫情,重塑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格局,加之人口老齡化及用工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機器換人成為大勢所趨,服務機器人作為后起之秀也由此開始走向全面普及,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稍加留意不難發現,我們身邊各式各樣的服務機器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迎賓接待、掃碼測溫、清潔消毒、末端配送、安防巡檢……宛如寒武紀后的“生物大爆發”,似乎一夜之間,一個屬于服務機器人的時代就已到來。 事實上從資本市場也可窺見一二,2019年國內服務機器人融資金額僅為54億元,到了2020年就暴增至186億元,而2021年融資金額更是達到了440億元,春江水暖鴨先知,未來無可捉摸,只有數字不會騙人。 以點到面,突破服務機器人應用難點 IFR和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為21.8%,到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125.2億美元,2022年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超過工業機器人,至2023年突破200億美元,中國作為最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將持續受益。 如今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且在未來仍然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但另一方面,在這已經開啟的服務機器人時代中,市場的淘汰賽也拉開了序幕,行業內的競爭變得越發激烈,各企業都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發展下去。 在維科網機器人對中智衛安董事長鐘翔宇的采訪中,其表示,服務機器人發展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痛點和瓶頸,那就是成本太高、市場接受度不夠,想走向全面普及,降低制造成本是必須跨越“大山”之一。 為此,中智衛安抓住行業痛點,轉換思路,選中一款基礎產品著重投入,從單一功能、單一場景切入,集中研發力量,整合供應鏈資源大幅降低成本,全力打造了一款輕量級產品,獲得了市場廣泛認可,在此基礎上再做全場景滲透,在多個場景、行業平滑復制逐步推進其他產品的市場導入。 能進入市場并不意味著就站穩腳跟了,只有實現商業化落地應用才算是走出了第一步,于是在大部分同行企業都選擇委托代工生產時,中智衛安選擇了自建工廠實現大規模量產,做到100%自研自產,以此整合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最終解決了服務機器人成本太高的問題。 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質量過硬的產品以及正確的發展策略,如今中智衛安已陸續推出智能接待、迎賓巡更、光觸媒空氣消毒、消毒噴霧、智能配送、測溫門崗、室內清潔、室外安保巡邏、送餐等多種功能的機器人產品,服務領域和服務客戶不斷豐富,真正打開了服務機器人這個廣闊的藍海市場。 目前,中智衛安在深圳光明的建造基地年產能已達二十萬臺,規模化生產上的優勢,也提升了在產出、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形成了良性循環,如今公司的門崗測溫、智能接待、消毒清潔、末端配送等一系列服務機器人已廣泛落地應用,積累了超四萬的客戶,出貨量已經接近十萬臺,服務人次超百億,在國內商用服務機器人賽道已位列第一梯隊。 解決實際需求才是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之道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給服務機器人行業按下了加速鍵,使其陡然邁過了需要不短時間進行市場教育的階段,簡單粗暴的將服務機器人推到了所有人的眼前,市場需求隨之擴大。 以疫情期間應用最廣泛的消殺機器人為例,有報告顯示,中國此類服務機器人出貨量在2020年猛增了165%,而2021年同比增長也高達92%,為應對日益增長的衛生要求,諸多生產企業紛紛開發出了噴灑消毒液或采用紫外燈等各式的消毒機器人。 此外一同爆發的還有檢測識別機器人,在小區、商場、辦公樓、醫院等重要場所的出入口,還有全國各地隔離酒店、方艙醫院、圍合管理社區等重點場所,為實現無接觸快速服務,一臺檢測識別機器人變成了必備之物。 被疫情催促生長的服務機器人市場,縱然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能否持續下去,看的還是產業的實力,也就是解決實際需求的能力。 在解決實際需求上,一些品類的服務機器人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如檢測識別機器人擁有的高效率與穩定性,就是人工所無法比擬的,以中智衛安的一款智能識別機器人“電子哨兵”為例。 據了解,“電子哨兵”(智能健康碼識別機器人)是一款具有健康碼識別、核酸信息校驗、非接觸式測溫及登記、信息發布等功能的室內智能服務機器人,可實現對來訪人員的健康碼信息篩查、人員信息登記、測溫、進出管理、出入留痕等功能。 以往每一次人員進出都需要進行的測溫、驗碼、人員信息登記等多種操作,如今“電子哨兵”幾秒鐘便可以輕松解決,極大地提高卡口查驗效率和圍合管理效能。 如今深圳多家商場引入了中智衛安“電子哨兵”機器人,顧客僅需出示健康碼或身份證,“電子哨兵”便可快速識別并展示紅綠黃碼/核酸/疫苗等相關信息,同時,工作人員還可以設置風險信息進行播報警示,用戶的掃碼信息記錄亦會上傳到云平臺方便回查,實現簡單快速的防疫信息確認,大大提高通行和防疫效率。 同時,作為深圳十大機器人企業之一,中智衛安也積極將各類機器人產品投入到防疫抗疫之中,僅2022年3月份,中智衛安便累計投入了千余臺各類機器人產品支援抗疫一線,這支由電子哨兵(智能健康碼識別機器人)、消毒噴霧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等組成的硬核機器人“兵團”,助力各地筑起高效抗疫的堅實防線,大大減輕一線防疫人員的工作負擔,實現疫情防控智能化。 服務機器人的藍海市場已經打開 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是,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自動化升級等歷史性轉折正在全球范圍內發生,機器換人正在成為大勢所趨,我國服務機器人的廣闊藍海也將由此打開。 一方面,中國老齡化在持續加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4億,占18.70%,已然進入老齡化社會了;而在勞動力市場,需求和供應的缺口也在持續增大,2021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相比2010年,已經減少了4000多萬人,如今在制造業發達的地區,出現用工荒的新聞已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我國第三產業的比重在逐年增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高,202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54.5%,而第三產業內的教育、醫療、餐飲等服務行業的發展將有望拉動對于服務機器人的需求量,促進服務機器人數量與質量的快速提升。 可以預見,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餐飲、公共服務等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服務機器人將迸發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對于未來服務機器人市場的把握,中智衛安董事長鐘翔宇表示,中智衛安將持續深耕場景,如商場、酒店、辦公大樓等不同場景,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都是不同的,只有基于對行業深刻理解下的解決方案和數據積累,把場景做深做透,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據介紹,經過幾年的布局,中智衛安將銷售及服務網絡深度覆蓋到了全國各區域各層級市場,打通了線上、線下營銷體系,并通過“好蘿卜”電商平臺整合行業產品,構建了多維產品矩陣,一站式滿足客戶各種不同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中智衛安還將目光延伸到了海外,加強了海外銷售渠道建設,目前已經在東南亞、中國香港澳門有大批產品銷售,日本、韓國、歐洲及北美的市場渠道也在快速建立中,向著成為一家擁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企業不斷進擊。 最后,中智衛安董事長鐘翔宇表示,中智衛安將持續迭代技術創新,加強互聯網、軟件算法、人機交互等多方面的技術融合,完善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常態化防疫抗疫應用的同時,還將繼續深挖細分場景的多樣化需求,不斷開拓商用服務機器人的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