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射頻技術、集成電路、自動控制、無線數據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無線傳輸技術越來越多的被提及,當前的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工廠等都需要無線傳輸技術來支撐。以下主要介紹幾種點對點的無線通信具體應用: 一、在油田中的應用 目前發展油田自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效率與效益,對于開采油田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環環相扣。在開采時候的過程當中,油壓、流量、溫度、負荷等都是效率與效益的重要參數,是直接關系到油田生產的穩定及原油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分散,生產作業流動性大,野外施工環境惡劣,有線通信的通信線纜需要被不停的移動,難免造成布線困難和線纜損壞,造成高昂的維護費用,所以我們就需要更好的方式來處理實際中遇到的問題。使用無線傳輸的方式可以實現油田的生產管理和油井的數據檢測,做到信息化、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條件。一旦數據有異常就可馬上確定那個油井的什么地方的問題。也不會因為油井轉移而產生額外的布線費用,不僅降低了布線成本也不用產生后續的維護費用,在油田開采上一舉多得,大大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與效益。 ![]()
圖1 油田抽油泵的壓力、溫度、位移、負荷和紅外等信息通過無線數傳電臺無線發送出去,遠端的接收端收到數據后將數據傳遞給電腦端,電腦端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抽油泵的信息,做到實時監控,提升生產效率。 二、在消防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面積不斷的擴大,各種火情、災害事故也頻繁發生。重大險情一旦發生,就要通過119指揮中心與災害事故現場、途中車輛、各基層中隊值班室保持不間斷聯系,使119指揮中心能及時、準確地調遣消防官兵和消防車到災害事故現場救災,并要在指揮室根據災害事故現場反饋的救援情況及時調度、指揮,確保后方指揮人員隨時掌握災害事故現場情況和增援力量的實時動態,良好的無線通信網能為指揮部人員快速、正確的做出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據。特別是發生較大災情,進行多中隊跨區聯合作戰時,無線通信在消防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無線通信模塊檢測電源設備的電壓、溫度、電流、開關狀態等信息,做到實時上報,將安全隱患防范于未然,可以避免由于線路老化和使用不當造成的災害發生,做到將災害控制在未發生階段。 ![]()
圖2 智慧用電系統可以實時存儲大量數據,隨時獲取第一手數據,形成數據中心,數據提取、挖掘、分析、總結,為重要決策提供依據;此外,相比傳統的更多的利用人工來進行用電安全監管的模式,智慧用電系統能夠實現7×24小時全天候的監控,擺脫人力工作的局限與低效,通過物聯網系統隨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況;在操作端,通過大數據系統,可以將用戶的用電情況變成可視的數字化呈現,可以用圖形直觀地展示和監控電氣運行安全情況;如果出現線路異常、超負荷運載等用電安全隱患,系統可以及時啟動報警機制,準確報告故障點,及時通過技術手段排查安全隱患;在一個大的區域內,用電設備數以千萬計,“智慧用電”系統可以幫助管理方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具體方式是通過智慧用電系統,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監控點定位,項目,設備分布一目了然,同時監控區域用電狀態,實現電氣消防安全“透明”化管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總之,智慧用電監管系統,它改變了傳統的運維模式,通過建立自動化監控管理平臺,使用電安全監管變得更加簡單,達到消除潛在安全隱患,實現科學管理的目的。 在任何涉及到數據傳輸的領域,無線數傳都能有他的用武之地。當前無線傳輸技術發展迅猛,無線模塊廠家越來越多,涉及到公網傳輸和專網傳輸的解決方案也層出不窮。相比于公網傳輸,專網傳輸越來越多的被使用者接受。首先是投資少,有線通信方式需要鋪設電纜,耗費物力人力,租用公網模塊,需要支付費用,而專網傳輸模塊建立專用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只需要在中斷接上無線數傳設備和架設適當的天線就可以,這點在遠距離和地形復雜表現尤為明顯;其次開通快,當要把相距數公里或數十公里距離的遠程站點與主站相互連接通信的時候,采用有線的方式,必須架設長距離的電纜或者挖掘漫長的電纜溝,這個工程周期可能就需要數個月的時間,而用無線數傳設備建立專用無線數據傳輸,只需要架設適當高度的天線,工程周期只需要幾天就完成;再次適應性強,有線通信的局限性太大,在遇到一些特殊的應用環境,比如遇到山地、湖泊、林區、道路、建筑等特殊的地理環境或是移動物體等布線比較困難的應用環境的時候,將對有線網絡的布線工程有著極強的制約力,而用無線數傳設備建立專用無線數據傳輸的方式將不受這些限制;最后專網傳輸的擴展性也比較強,在用戶組建好一個通信網絡之后,常常因為系統的需要增加新的設備。如果采用有線的方式,需要重新布線,施工比較麻煩,而且還有可能破壞原來的通信線路,但是如果采用無線數傳設備建立專用無線數據傳輸的方式,只需將新增設備與數傳電臺(或者WiFi模塊、ZigBee模塊、lora模塊、藍牙模塊等)相連接就可以實現系統的擴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