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2021年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市。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 。 2021年12月13日,入選“202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21年12月20日,入選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2021年度十大新詞語。 2022年1月4日消息,入選《中國名牌》評出的2021年度品牌十大熱詞 “碳達峰”和“碳中和” 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減排依賴于碳排放監測系統的相關儀器設備來實現。 兩會“碳達峰、碳中和”穩居能源領域的C位話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重點任務,更要求各行各業制定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近期一些地區和大型企業已提出具體路線圖,電網、三峽集團等先后出臺行動方案和實現雙碳計劃時間表。 2月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開市”,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啟動施行。按照要求,企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折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煤,即納入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應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碳排放數據、清繳碳排放配額、公開交易等信息并接受監管,初期覆蓋發電行業的2225家單位,納入門檻為2013年至2018年期間任何一年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過26000噸當量,將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八個行業。這意味著高耗能企業不僅需要為直接消耗的能源買單,還需要為超標的碳排放買單,所以企業要開始重視碳排放問題。 對于高耗能企業,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和流程結構,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二是按照開源、降耗、節能、增效的原則,利用好新能源和技術創新,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等輔助管理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其中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無疑是投入少,性價比高的一種方式,也是實現能源數字化和節能減排的數據基礎。 碳排放氣體監測系統其核心是二氧化碳的核算,將直接排放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相關儀器設備對氣體的濃度或體積等進行連續測量,也可以利用公式計算。 能全天候、連續、自動地監測環境中的CO、CO2、CH4、NH3、N2O濃度等參數即可得到排放量,采用進口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工采網提供進口氣體傳感器能夠有效監測環境中CO、CO2、CH4、NH3、N2O等氣體濃度,有需要的朋友請上工采網官網在線咨詢,有專門的技術工程師為您提供技術支持。 碳排放氣體監測系統 采用先進的國外穩定可靠、高靈敏度傳感器,實現對監測因子的實時快速分析。產品安裝簡單,運維方便,實現城市區域、企業廠界無組排放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因子連續自動監測,還可對特定區域內空氣質量、生態環境、污染物等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測和監控,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是實施環境網格化管理的利器。通過大面積布點,協助地方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區域內碳排放情況,為各級政府的碳排放管理提供決策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