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現階段的發展態勢如何,其替代通用產品的時間表是否已經明確?LED能否迎來政府補貼時代?近日,在中國地下停車場照明節能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電氣總工程師張文才等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明確解答。 “如果中國搞傳統照明的企業在未來5年內不能接受LED,中國的照明傳統大國地位就將消失”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電氣總工程師張文才介紹說,建筑能耗占我國一次能耗總量的27.8%,基本上為同緯度國家的3倍左右。而在這其中,照明在各項能耗中所占比例又相當靠前:具體說來,通風能耗占總能耗40%~50%,照明能耗約占20%~30%,給排水能耗占10%~15%,其他動力能耗占10%~15%左右,照明居第二位。因此,照明行業的節能潛力相當巨大。但是,張文才在參加北京市辦公建筑節能改造時發現,一些單位為了減少能耗而少開燈甚至不開燈,單純為了實現節能卻不能滿足視覺的要求,這是一個誤區,并不可取。“照明節能有許多方面,關注光源、燈具、配套附件的應用,都能帶來廣闊的節能空間,從照明控制的角度也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節能。”他表示,“當然,對氣體放電燈而言,當采取移動探測控制開關時,光源壽命受開關次數的影響較大,開關一次相當于點亮幾個小時,因此要找到更好的光源不受開關燈次數的影響,LED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LED在建筑照明中日益受到關注。目前室外照明采用LED的范例較多,包括路燈照明、庭院燈照明、航空障礙燈照明等。從供電方式上,有外部供電方式,也有采用太陽能光伏一體供電。而在室內照明中,應用于應急疏散照明和指示顯示領域的較多,還有的用于停車場照明等,用于辦公室、走廊、樓梯間的照明目前數量還不多,但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說,當下,全球80%的節能燈是在中國生產的,但是如果中國搞傳統照明的企業在未來5年內不能接受LED,實現提升和轉型,那么中國的照明傳統大國地位就將消失。按照飛利浦的預測,到2015年,其銷售收入的50%將來源于LED,到2020年這項收入將占到總的銷售收入的80%,這可以說明LED在未來照明市場上的巨大影響力。 “LED替代通用照明產品已有時間表,這也成為國家出臺財政補貼政策的重要依據”吳玲介紹說,LED產品呈現出爆發增長的態勢,整合速度加快,連續5年LED增長速度都超過了30%,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企業超過4000家。未來5年,其增長速度將保持在38%~40%,而企業近幾年的投入也有望在未來2年內看到收益。吳玲強調,國家財政補貼政策也將會依據LED對通用產品替代時間表而逐漸浮出水面。 “不同廠家生產的LED產品、甚至是同一廠家不同規格的產品接口都是不同的。我國LED標準、檢測、認證體系有待完善”張文才介紹說,中國目前關于LED的相關標準是從2005年開始制定的,主要是針對光源、燈頭燈座、控制裝置、燈具、LED光安全等,但是作為指導建筑照明設計的有關LED照明標準卻一直處于空白。他認為,標準的制定應該包涵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應用來推動標準的編制和完善,再反過來推動技術的應用和進步。二是吸取國際相關技術,來推動國內標準的進步。他透露說,在此次對《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的修編中,就將增加關于LED照明的內容,推動我國照明設計中對LED的應用。 除了標準之外,技術的進步更是重中之重。“就其光學特性而言,光效高、壽命長、能效低、色彩豐富、便于控制、安全等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方面。但是我們同樣要關注,由于LED屬于點光源,光線集中,峰值光強高,容易產生視覺的不舒適感,這是未來需要認真研究并加以克服的。另外,在低色溫其顯色性方面應該有所提高。LED的色溫很寬,產品的一致性控制問題、光譜的連續問題、不連續光譜對人的影響問題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張文才表示。 吳玲也表示,目前LED檢測設備方法標準不統一、滯后,“我們看到,不同廠家生產的LED產品、甚至是同一廠家不同規格的產品接口都是不同的,這都反映了我國LED標準、檢測、認證體系的缺失。而除此之外,技術人才隊伍不足,公共研發平臺缺位,關鍵材料、關鍵設備、關鍵技術發展滯后等都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對于未來,吳玲表示,要從三個方面加強對LED行業的建設:第一就是規范市場,這其中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完善標準體系;二是建立網絡式的檢測平臺;三是開展節能產品的認證。第二,要建立公共的研發平臺,這些平臺包括核心裝備、原材料國產化;下一代白光核心技術;互換性、兼容性、通用性的標準化光源模塊及接口;上下游多學科技術交叉融合、系統集成。第三則是要加強人才培養,支撐產業可持續創新,要創新人才與團隊建設,開設相關學科教育;積極開展職業資格培訓認證,形成創新人才開發模式。通過“軟硬”兼顧,實現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