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軟銀集團周二表示,將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出售給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的交易已經終止。此前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內的監管機構均未能批準這項芯片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 軟銀發表聲明稱:“由于擔心交易會引發重大監管挑戰,這項出售計劃已經被取消。”消息公布后,軟銀在東京的股價由漲轉跌,英偉達盤前股價沒有顯著變動。 軟銀表示,計劃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財年內對Arm進行IPO公開募股。這項收購在最初宣布時規模為400億美元,到去年年底時,隨著英偉達股價上漲,已經翻番至800億美元的價格。 “Arm不僅在手機革命中成為創新中心,而且在云計算、汽車、物聯網和虛擬世界中也成為創新中心,并已進入第二個增長階段。”軟銀董事長兼CEO孫正義表示,“我們將借此機會開始準備將Arm上市,并取得更大的進展。” 盡管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曾表示公司“并不是非收購Arm不可”,但收購Arm對于英偉達而言是其“計算帝國”中一塊重要的“拼圖”。 面對交易的失敗,黃仁勛表示:“Arm擁有光明的未來,我們將在未來幾十年繼續以被許可人身份支持該公司。” 黃仁勛還稱,Arm是計算領域發展的“動態中心”。“雖然我們無法成為一家公司,但我們將與Arm密切合作。”他表示。黃仁勛還稱贊了軟銀CEO孫正義對Arm的投資。“這使得Arm的范圍從客戶端計算擴展到超級計算、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黃仁勛說道,“我預計Arm將成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CPU 架構。” 出售Arm失敗將令軟銀損失一大筆現金收入,但根據協議,軟銀將獲得一筆價值為12.5億美元的“分手費”;英偉達將保留其20年的Arm許可。 該交易自宣布以來就面臨各國監管機構的審查。Arm制造的技術是當前幾乎每個智能手機處理器的核心,包括蘋果的iPhone和運行高通芯片的安卓設備,幾乎每家半導體公司都是Arm的客戶。 軟銀集團周二公布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實現了2.51億美元(約合290億日元)的凈利潤,遠低于去年同期1.2萬億日元的凈利潤,這是由于其愿景基金部門的科技投資組合估值疲軟所致。愿景基金部門過去一個季度的投資收益為1114.5億日元。 截至去年12月底,愿景基金二期擁有510億美元的資本,并向200多家初創公司投資了431億美元。上周,軟銀首席運營官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宣布辭職,這給該集團未來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 三個月前,孫正義曾表示:“軟銀正處于一場暴風之中。”他將在東京時間下午4點30分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