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功沒有捷徑,機器人行業拒絕噱頭,踏實做好技術和產品,做對社會有用的機器人,是普渡始終的追求。”普渡科技創始人兼CEO張濤先生在對話中如是說道。 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領域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計算機視覺與圖形學,擁有超過60項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專利,先后創辦國內頭部科技媒體雷鋒網和家庭服務機器人公司……張濤的履歷充滿學霸氣息,更展示了他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天賦。 2016年,張濤創辦了普渡科技。在這五年里,普渡科技堅持以創新驅動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專注自身“內功”的修煉,先后推出了智能送餐機器人“歡樂送”、高端送餐機器人“貝拉”、主打呼叫通知功能的配送機器人“好啦”、配送迎賓二合一機器人“葫蘆”、商用清潔機器人“CC1”等多款產品,這些產品在各行業有著眾多的使用場景和增長空間。 “普渡一直重視技術,人人都是技術控。”張濤說這句話時頗為自豪。在他看來,正是基于團隊優秀的創新研發能力及出眾的生產制造能力,普渡科技服務機器人的整體出貨量才得以不斷增加,覆蓋多個商業場景,顛覆了用戶體驗,在國內外穩步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而隨著人工智能、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等技術的縱深發展,不僅提高了服務機器人智能化水平及場景適應能力,也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個領域的滲透,如何將機器人更好的應用到物業設施設備升級和清潔服務中,提高物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正是張濤思考的問題之一。就在前段時間,普渡推出了清潔機器人“CC1”,剛一上市就備受物業企業青睞。 五年時間,普渡科技實現從0到1,一路領跑,為餐飲、零售、物業等行業的商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化變革帶去無限的可能,為商用服務機器人產業注入澎湃動力。 張濤說,他有一個大大的夢想,就是針對不同服務場景打磨新品,推動人工智能與商用服務機器人前沿技術的深度結合與創新,實現用機器人提升人類生產生活效率,成為全球最強的商用服務機器人公司。 那么,張濤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又是如何帶領普渡科技在短短幾年時間取得如此成績?未來,普渡科技又有著怎樣的藍圖愿景? 日前,張濤先生赴約“秘書長有約”欄目,在與深圳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呂維女士的對話中,暢談了普渡科技的發展歷程、取得成果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向大眾展示了一個機器人夢想家,以及一個更立體的普渡科技。 呂維:開始采訪前,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您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張濤:這個問題我也經常問自己,就像圣人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尤其是公司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時,需要時常的自我總結和反思,回到您的問題,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追求極致,敢想敢做,善于學習,心態良好的人。 俗話說“求其上者得其中”,在普渡科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對自己和團隊也一直是高要求高標準,這樣才有公司的飛速發展。五年來從初期幾十人發展到現在幾千人團隊,產品側我們在配送領域推出“歡樂送”等廣受好評的產品后,最近也發布了“CC1”清潔機器人,后續也會有更多清潔領域的商用機器人推出! “心態決定成敗”,我也經常給自己做積極的心理建設,不管遇到什么問題,再多一些堅持,多一些思考實踐,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永遠不缺少問題,積極良好的心態,也是作為創業者必備的品質。 呂維:“追求極致,敢想敢做,善于學習,心態良好”看得出張總身上散發的正能量和企業家那種敢闖敢拼的精神。創業特別辛苦,也特別不容易,那當初是什么原因驅使您走上了商用服務機器人創業之路呢? 張濤:源于熱愛!我在讀書時期就感受到自身對機器人的熱愛,并開始創業。在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研讀碩士期間,我的研究領域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計算機視覺與圖形學,擁有超過60項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專利,也先后創辦國內頭部科技媒體雷鋒網和家庭服務機器人公司。 2016年初我意識到,商用服務機器人上下游都處于不成熟轉向成熟的拐點,創業時機到來。憑借著商業嗅覺和滿腔的創業熱情,我創辦了普渡科技,希望能夠通過創業把技術和商業結合,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瞄準時機,普渡科技不到5年就成長為商用服務機器人標桿企業,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我們提倡發明家精神,堅持產品創新,智能送餐機器人“歡樂送”剛推出就獲得德國紅點獎;這些明星產品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撐。普渡科技的每一款機器人都堅持做到技術行業領先,不管是導航算法、多機調度、感知避障算法,還是機器人減震等。 公司也在快速發展中,普渡科技現有員工2000+,除了深圳總部,還在北京、成都等城市擁有子公司12家以上。2020年7月至8月,普渡科技獲得過億元B輪融資,以及近億元B+輪融資,并在2021年5月和9月分別完成C1輪和C2輪融資,C輪累計融資額近10億元。 即便如此,創業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就像前面所說,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們做的事情是大致正確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再多一些思考實踐,以平常心對待,問題就總有辦法解決。 呂維:短短五年取得如此成績確實不容易。我也關注到,普渡前段時間推出了商用清潔機器人“CC1”,在市場上備受關注,請您介紹一下該產品都有哪些優勢? 張濤:首先,普渡科技在機器人的定位導航、運動控制、多機調度、感知和避障等領域構筑了很深的技術壁壘。基于現有技術基礎和對商用清潔需求的敏銳洞察,普渡科技推出的這款多功能清潔機器人“CC1”,適用于寫字樓、辦公室、住宅公區、工業園區等場景,使用場景廣泛。 此次推出的“CC1”,是普渡科技為了探索清潔行業商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線和多元清潔應用場景而打造的一款商用清潔機器人,可實現洗掃推吸、全自動加水排污、自主乘梯、自動過閘、跨樓層作業等多重功能。同時,“CC1”還可完成70cm寬的窄道清潔、8°爬坡及4cm地面縫隙跨越等高難度動作。此外,滾刷、吸水扒和塵推的可升降結構賦予“CC1”可適應包括硬質地面和短毛地毯在內的不同硬度、不同材質地面的清潔能力,充分滿足不同場景的地面清潔需求。普渡科技希望借助科技力量,助力清潔行業實現數字化清潔,為全球用戶帶來全新智能潔凈體驗。 通過任務監控、運維上報,“CC1”可自主生成數字清潔報告,幫助管理者實現數字化管理。同時通過與電梯、閘機、門禁及通訊等IoT設備及上層軟件連接,打造智能化清潔生態圈,助力全面推進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清潔,構成智慧樓宇管理中的重要一環。 “CC1”可有效解決清潔行業招工難、用工難、人力成本日漸升高、人工有效清潔時間短及頻次低、清潔質量不穩定、甲方清潔感知低等痛點和訴求。相較于市場上現有的同類產品,“CC1”在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清潔效率,提高清潔標準上做了大量創新,這也使得“CC1”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 呂維:從張總的介紹中,看得出“CC1”的科技含量確實很高,也讓我們對智能機器人有了更深的認識。想請問張總,智能機器人賽道很多,普渡為什么要選擇物業清潔領域?您如何看待這一市場呢? 張濤:本次入局清潔領域,經過了長時間細致的市場調研,以及對用戶需求和痛點的深度洞悉,是普渡機器人在商用領域橫向發展的戰略性舉措。“CC1”作為普渡科技在清潔領域的先行產品,集多重清潔功能為一體,突破市面上商用清潔機器人瓶頸,將開啟普渡機器人在清潔場景的嶄新篇章。 清潔服務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以及年輕人不愿意從事這類簡單重復的工作,清潔行業陷入了招工難、人員流失大的窘境。據統計,2020年第四季度,在用工缺口量排名中,保潔員排在了第2位。面對亟需解決的勞動力大量缺口問題,行業對于低成本、高效率的自動化清潔機器人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商業清潔市場規模將達到488.2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商用清潔機器人市場將呈現持續高增長至近千億元規模,清潔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 普渡機器人家族又添得力新成員“CC1”,代表著普渡科技正式在清潔領域開啟了新征程。機器人不僅能改變配送,也能改變清潔,后續還有更多清潔機器人產品發布。普渡科技相信,清潔機器人產品必將普惠各行各業,提升人類的生產生活效率。 呂維:普渡科技取得今天的成績,您認為靠的是什么? 張濤:第一是在新時代下,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有著巨大機遇和市場需求,依靠著國內和諧穩定的市場環境和秩序,普渡得以專注前行。 第二是我們擁有志同道合的創新型團隊和同甘共苦的員工。五年來,公司從不足百人到現在幾千人,是大家一起追求極致和努力付出實現了公司的快速發展。 第三是我們專注和深耕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多年,了解客戶需求和行業現狀,公司研發的產品在行業里也處于領先地位,推出的各類型機器人對各行業降本增效、提升服務品質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四是價值認同的客戶,普渡科技倡導以客戶為中心,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在產品交付中,不僅要保證高標準的產品質量,按時按質交付,也會有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支持,保證機器人在各場景的定制化落地。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客戶滿意,創造好的口碑,轉介紹的客戶比例不斷提高,這也是我們的北極星指標。 任何成功沒有捷徑,商用服務機器人行業拒絕噱頭,踏實做好技術和產品,做對社會有用的機器人,是我們普渡科技始終的追求和使命。 呂維:作為企業的創始人,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一件事讓您記憶特別深刻? 張濤:記得在公司發展初期,我們曾遇到大客戶流失危機,我們團隊通過定制化解決方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最終贏得客戶的好評,在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 2018年3月,正在布局智慧餐飲的海底撈主動與我們普渡聯系,雙方溝通后,海底撈決定讓我們將一臺“歡樂送”部署在深圳南山區某門店試用。大家都很開心,不僅是因為收獲了來自大客戶的初步認可,更是看到餐飲市場對機器人產品釋放的積極信號。 但出人意料的是,當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門店于當年9月開業時,使用的卻是另一個品牌的機器人,海底撈對此反饋:普渡的產品使用不夠穩定。 那時普渡的研發團隊認為:我們采用的UWB方案很靈活,可以讓機器人主動避開障礙物,不貼碼不影響客戶的裝修,但該方案也有缺陷——不夠穩定,會丟失定位從而使機器人無法抵達目的地;當時另一品牌機器人使用了marker方案,相比較之下,雖然能讓機器人運行更穩定,但其行進路線機動性不夠強,而且貼碼在視覺上也不夠好看。 當時我們認為,方便靈活還好看,客戶會選擇我們的方案。但海底撈表示:誰穩定高效、不影響員工工作,能得到門店經理及其他員工的好評,就選誰。 現在回想,那時我們疏忽了關鍵一點——客戶想要的不是靈活好看的技術方案,而是滿足實際場景需求的擁有穩定表現的產品。 那時公司只有60人左右,如果損失海底撈這個大客戶,我們在市場競爭中可能會永久落后。團隊馬上著手推進,在三大解決方案中確定了革命派marker方案。我們和客戶談好將北京門店作為試點,研發、非研發職能各團隊的伙伴,打破部門、職能、業務壁壘,為同一個目標作戰。過年期間,海底撈對我們的交付成果表示滿意,我們和3家門店正式達成試運營合作。然而,這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2019年上半年,研發團隊不斷迭代方案,非研發團隊深入門店,統計、優化運營情況,針對門店落實解決方案,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機器人可以為門店降本增效。 終于,600臺機器人在2019年年中交付,我們與海底撈達成了更深入的戰略合作。這個公司初期大客戶的成功合作案例,也讓更多客戶、媒體、市場關注到我們,公司也迎來飛速發展,現在也跨入清潔機器人領域,開始發布了新產品“CC1”,我們堅信,在所有普渡人的努力下,公司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呂維:看得出來,您對團隊和產品很有信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成立之初,普渡科技就一直有著明確的市場定位,堅持以技術驅動,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堅持以客戶第一,定制化服務為客戶降本增效;堅持發明家精神,不斷在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深耕,并像養孩子一樣的經營著公司的發展。 而在與您的對話中,我也感受到“以客戶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落實到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我相信這也是普渡科技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感謝張總的精彩分享,也祝福普渡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