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8月4日,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復旦微電”,證券代碼“688385”)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6.23元/股。4日開盤,公司股價報53.51元/股。 深耕集成電路行業二十載 研發能力顯著 復旦微電成立于1998年,自成立以來,持續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與研發,圍繞金融、社保、防偽溯源、工業控制、智能電表以及高可靠應用等多個領域,為客戶提供系統專業的解決方案,在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FPGA芯片等領域已具備較好的技術儲備和較強的研發優勢,自主研發的單相智能電表MCU芯片產品、EEPROM產品、智能卡芯片等多種產品均處于行業先進水平。 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復旦微電在研發方面投入不凡。招股書顯示,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41,277.31萬元、56,232.15萬元和49,054.8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99%、38.18%和29.01%,在行業內處于較高水平。不僅如此,復旦微電一直在不斷完善人才儲備及用人機制,擁有多元化、多層次的研發人才梯隊,各個產品事業部均有對應的核心技術儲備,目前研發團隊超過800人。 深耕集成電路行業二十余載,復旦微電研發成果豐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復旦微電擁有境內發明專利171項,境內實用新型專利7項,境內外觀設計專利3項,境外專利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證書160項,軟件著作權225項,建立起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此外,復旦微電還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金融IC卡芯片遷移產業促進聯盟發起人單位、以及中國RISC-V產業聯盟、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理事單位,參與制定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等應用領域的多項行業標準。 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完善的研發體系,為其帶來了亮眼的經營業績。最新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24億元、14.73億元和16.91億元,營收保持穩健增長,盈利能力可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6.62%、39.46%和45.96%,整體上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齊全的產品線、深厚的技術儲備、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以及較強的定制化方案開發能力,讓復旦微電在客戶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持續穩健的收入。 利好政策助推產業發展 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相關技術不斷發展完善,集成電路逐漸成為現代信息產業的基礎性、關鍵性和戰略性的產業,愈發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項利好法規紛紛出臺,從產業規劃、財稅減免、知識產權保護、投融資等多個方面為復旦微電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目前,5G通信、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應用,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產品形態不斷升級,產生了大量對集成電路產品的應用需求,支撐著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持續發展。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度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額達到 8848 億元,同比增長17%;集成電路產量為2614.70萬塊,同比增長 29.56%。半導體產業自給率為目前為14%,預計到 2025 年我國半導體自給率將提升到 25%-40%。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各大企業目前正不斷加大人才、技術引進力度,以積累自主知識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地位,推動集成電路產品的進口替代進程。 行業多項利好政策的落地以及市場日漸旺盛的需求,為復旦微電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其創新研發提供了根本動力。 招股書顯示,復旦微電此次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可編程片上系統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項目。隨著集成電路行業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復旦微電可以此為契機,繼續鞏固提升在技術、服務、質量、品牌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同時不斷提高業務在產業鏈的覆蓋度,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