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目的僅為通過案例分析闡述可靠性設計與分析的重要性。供應商選擇是多方考慮的結果,在此只想說明可靠性設計和分析方法應作為選擇供應商的重要考量之一。 案例背景: 有一家公司正在開發電梯的控制面板。為它提供控制面板按鍵的有兩家供應商可供選擇: 供應商 A:每個按鍵1美金($1), 標定的MTBF為2.7071百萬次. 供應商B,每個按鍵0.5美金($0.5),標定的MTBF為 2.9699百萬次. 預期電梯控制面板的使用情況為:每天500次按鍵(每年182,500次),共有5,000部電梯將要安裝這種控制面板。 這家公司將想購買控制面板的客戶提供3年的質保。 公司質保成本為每次維修需250美金($250) 請問你選擇哪家供應商呢?? 大多數人的選擇: 通過測試元器件后的可靠性分析可以發現: 兩家供應商都能滿足要求,然而供應商B的 MTBF略高于A A: 3,255,800 cycles B: 3,798,000 cycles 而且供應商B的單位成本僅為供應商A的50% Selection is B! 然而,答案并非如此 讓我們看看我愛方案網上的分析: 盡管供應商B有遠超于標定的MTBF,也好于供應商A,但是從下面的曲線可以看出,它將比供應商A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更早的失效。 這意味著這可能更早地發生更高的質保頻次,從而帶來更多的維修成本。 我愛方案網 供圖 總成本: 如果計算總成本,即按鍵成本+質保維修成本,你將發現供應商B的總成本遠遠高于(17倍)供應商 A。 此時你又將如何選擇呢? 當然是供應商A! 假設我們是供應商: 假如我們是按鍵供應商: 供應商A: “我們很幸運!” 供應商B:“我們該怎么辦?!” 供應商B的對策: 從前面的分析中得出,作為供應商B,如果想要同供應商A做競爭,必須要提高可靠性,是可靠性曲線整體后移,減少早期失效的頻次。 第一步就是要通過失效分析了解失效模式和機理,從而做出相應的改進,達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隨機抽取24個按鍵投入測試,直到每個按鍵都出現失效。下面是測試的數據和結果。 共有三種失效模式。 A 模式是罪因,即導致產品可靠性曲線整體前移的罪魁禍首。而B和C則表現了良好的可靠性趨勢。 供應商B的進一步分析比較和對策: 通過下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將失效模式A減少或消除,將非常有效地改善產品可靠性,使之達到甚至超過與供應商A相近的可靠性表現。從而顯著提高了電子展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電子元件技術網結語:如果想要贏回這個業務,對策會是: 重新設計按鍵,已達到消除失效模式A,提高整體可靠性的目的; 如果無法消除失效模式A,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其發生概率,以期改善可靠性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