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中高端電視的屏幕刷新率都是120Hz,而大部分經濟型電視的屏幕是60Hz。少數240Hz顯示器也存在,但這些主要用于PC顯示器。 簡單來說,刷新率主要代表畫面在屏幕上的圖像幀幅,它以赫茲為單位,通常縮寫為 “Hz”。 比如常見的60Hz,便是指屏幕最高顯示的圖像幀幅為60張,刷新率越高,閃爍現象越不明顯、顯示效果越流暢,另外電視廠商針對刷新率的優化設計,可以有效減少液晶面板顯示高速移動物體時殘影的先天不足。 刷新率經常與幀率(fps或每秒幀數)相混淆。 兩者確實很相似,都是指每秒顯示靜態圖像的次數,但幀率通常指的是內容本身,而刷新率指的是視頻信號或顯示。 理論上來說,120Hz肯定是更好的;因為屏幕的刷新頻率是兩倍,運動看起來應該更好。不過遺憾的是,120Hz的內容很少。 平時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刷新率的作用并不是很明顯,但是看體育類節目時,由于運動員的移動速度很快,所以如果刷新率過低的話會有模糊、拖影的現象,這時就體現出120Hz的重要性了,不管看什么類型的體育節目,都能獲得高清的畫面。 高刷新率對游戲來說也至關重要。 高刷屏幕可以降低操作時的交互延遲,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比別人提前行動一點點。有的時候只是那么短暫的零點幾秒,往往就決定了比賽的成敗。 也正是因為如此,144Hz甚至240Hz高刷屏成了電競游戲設備的標配,而另外一方面,顯卡和游戲本身也往往匹配著這種高刷新率模式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