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隨著政府層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家中國科技企業亦不斷提升對芯片研發的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就刊文稱,中國已經能生產自己的芯片。例如,華為擁有麒麟和昇騰芯片。紫光展銳也準備明年將5G芯片推向市場。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這一方面有所進展。 有輿論認為,在政府支持與企業投入“齊頭并進”的背景下,中國芯片產業取得一定發展在意料之中。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認為,中國通過優惠政策來實現芯片專業技能的崛起,這些措施鼓勵中國國內和跨國企業加速新的鑄造項目。 這家新加坡媒體曾刊載題為《中國芯片專業技能在崛起》的文章稱,中國在半導體領域成為世界領導者的最新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報道稱,美國集成電路研究公司介紹,今年,中國在全球晶圓產能中所占份額已經超過北美的12.5%。該公司還預測,未來5年中國的產能將增加一倍,達到470億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 在境外媒體看來,中國對發展芯片產業的確抱有雄心。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認為,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產自己所使用半導體的40%,到2025年再提高到70%。 隨著政府層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家中國科技企業亦不斷提升對芯片研發的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就刊文稱,中國已經能生產自己的芯片。例如,華為擁有麒麟和昇騰芯片。紫光展銳也準備明年將5G芯片推向市場。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這一方面有所進展。 有輿論認為,在政府支持與企業投入“齊頭并進”的背景下,中國芯片產業取得一定發展在意料之中。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認為,中國通過優惠政策來實現芯片專業技能的崛起,這些措施鼓勵中國國內和跨國企業加速新的鑄造項目。 這家新加坡媒體曾刊載題為《中國芯片專業技能在崛起》的文章稱,中國在半導體領域成為世界領導者的最新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報道稱,美國集成電路研究公司介紹,今年,中國在全球晶圓產能中所占份額已經超過北美的12.5%。該公司還預測,未來5年中國的產能將增加一倍,達到470億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 在境外媒體看來,中國對發展芯片產業的確抱有雄心。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認為,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生產自己所使用半導體的40%,到2025年再提高到70%。 盡管有媒體指出,短期內,中國國產芯片完全取代外國芯片并不容易,但有分析認為,中國芯片產業未來高速發展的勢頭已難以阻擋。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援引美國數據創新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發展資金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創企業以及在芯片設計方面的進步表明,它或許能夠至少縮小部分差距。東京理科大學研究生院教授若林秀樹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網站采訪時更直言,關于半導體等高科技,中國或將在五至十年后實現國產化。十年以內,在半導體等領域,中國也存在席卷市場的可能性。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則認為,中國在大力發展芯片產業的同時,西方的競爭對手也不會原地踏步,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因此,未來十年圍繞全球芯片領導者地位的爭奪將會異常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