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毛片a精品毛-国产毛片黄片-国产毛片久久国产-国产毛片久久精品-青娱乐极品在线-青娱乐精品

中國公司帶頭反擊:安卓陣營面臨崩潰解體危機

發布時間:2019-6-13 14:41    發布者:eechina
關鍵詞: 安卓 , Android , 鴻蒙 , 操作系統
作者: 陳經

導讀:華為公司以超強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作好了準備,應對美國的絕殺。中國IT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自主的互聯網生態。以此為基礎,中國公司從谷歌旗下安卓系統的固有弊端入手,推出新的操作系統,對美國發動反擊。安卓陣營面臨的崩潰解體危機,讓谷歌都著急了。

一.鴻蒙操作系統進展令人驚訝

2019年5月21日,華為手機業務負責人余承東透露,鴻蒙系統最快當年秋天推出,最晚明年春天。這個消息傳出距今不到一個月,業界態勢卻令人驚訝地在快速發展。

月初,業界消息稱華為在100萬部手機測試鴻蒙操作系統。這個規模令人驚訝,說明系統已經初步成型,到了大規模測試修改的階段。近日,除早有預料的BAT等互聯網生態巨頭與華為聯合測試,又傳中國幾大手機廠商都派出技術員入駐華為,實測鴻蒙系統。

常用APP對新系統進行測試是必然的,手機廠商也來就不尋常了。這個消息還沒有正式確認,也有人說手機廠商是來測試方舟編譯器。之前華為4月11日公布了能大幅提升手機應用性能的方舟編譯器,確實邀請了業界廠商使用。某小米高管微博上用比較粗俗的語言,否認參與了鴻蒙測試。

6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稱谷歌向美商務部游說,要求永久解除對華為的安卓禁令,以免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谷歌的理由非常曲折,大致邏輯路線是:華為用不上安卓,就只好開發自己“不夠安全”的混合系統,容易被竊聽泄密;而美國人雖然自己用的手機是安全的,但也免不了要發送信息到這種不安全的華為手機上,就會有安全風險。谷歌為何搬出這么繞的理由替華為說話?一定是有大麻煩了。

筆者5月29日對華為操作系統的發展進行粗略推測時,還沒有想到谷歌面對的麻煩居然已經這么大了。綜合新信息回頭再往深里想,是可以想清楚的:這回谷歌真的麻煩大了。

從反饋看,讀者普遍對華為新操作系統很有興趣。但是對第六點“其它中國手機公司也可能換華為操作系統”疑問較多,如認為華為可能不開放給其它公司,其它公司也會觀望。

后續消息說明,事情發展得很快,在這種非常時期,不可以常理度之。中國市場用戶對鴻蒙系統的興趣明顯非常高,如果Mate30這樣的華為旗艦新手機,以及價格較低的榮耀系列新機真的上了新系統,會有很多用戶購買試用。如果新系統比起安卓有本質的改進,如在新的架構與方舟編譯器配合下運行速度大幅提升,新系統不會是弱項,反而是大賣點。

之前業界關注的是,美國政府可能進一步打擊中國,把其它手機廠商也禁了。因為生存壓力,OPPO、VIVO、小米(簡稱OVM)等中國大手機廠商需要備用操作系統,正如2012年任正非令人奇怪地大談備用操作系統,OVM也需要有準備。一些輿論認為,需要國家協調出一個獨立的新操作系統公司,而不是華為自己用。華為新系統在這種觀察中,還是一個備用的概念,是極端情況下走投無路的選擇。

現在的進展說明,即使谷歌讓其它中國手機廠商繼續正常使用安卓,其它廠商也將面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如果OVM這些大廠商不支持鴻蒙系統,只有老的安卓系統,可能在競爭中是重大劣勢。如被認為只有“低檔的操作系統”,各種性能不如硬件同檔次但支持華為新系統的手機。也有可能手機廠商被群眾認為技術上沒有追求,死抱著美國體系不愿走獨立道路,影響形象。就算不防美國禁用,單純只為了市場賣點,各大廠商也需要積極跟進新系統。


媒體曝光的鴻蒙操作系統界面

因此,如果鴻蒙系統愿意開放,中國各大手機商進駐華為測試完全可能。從操作系統架構來看,安卓能支持各種硬件類型的手機,想取代安卓的鴻蒙肯定也是普適的,不會只支持華為自己的機器,如不會只支持麒麟970、980等自家芯片。而且鴻蒙系統已經說了是跨平臺的,電視、汽車都支持,只是硬件稍有不同的手機肯定沒問題。


2019年4月11日華為發布方舟編譯器,重新編譯后手機性能提升顯著

還有一個非常可能的情況,一些安卓系統的老版手機,如果硬件不是太差,可以刷機變成鴻蒙系統!這就不是新機拋棄安卓的問題了,老機器都可能改變陣營。如果手機換系統性能就可以提高不少,相當于什么錢也不用花,手機就升級了,用戶會非常有興趣。之前華為已經通過方舟編譯器,在安卓系統上實現了華為老手機的性能大幅提升。連安卓也換掉,從技術上來說是自然的發展。其它廠商的老手機硬件配置大同小異,基本是高通或者聯發科的核心芯片,集中研發后,換新系統也能取得性能突破。

對谷歌來說,搞不好一夜之間安卓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就完蛋了。而且不僅是市場份額的問題,如果新系統性能明顯好,安卓的口碑會崩潰,被認為是低等的系統,是影響手機賣價的老系統。

二.安卓陣營面臨崩潰解體

如果中國市場安卓被快速取代或淪為低檔選擇,這對谷歌會是一個很不好的范例:換掉安卓是可以成功的!而且這不是還要很多年才發生的事,2019年就會開始了,是谷歌需要面對的現實危機。

外國一些公司本來就在盤算安卓系統的份額,如亞馬遜也在搞操作系統。亞馬遜有一個Fire OS用在kindle、智能音箱等硬件設備上,雖然是基于安卓的,但是改得很厲害。亞馬遜在云計算業務上很厲害,如果搞一個手機平板新操作系統,程序主要跑在云上,終端負責顯示,這都是自然的發展。亞馬遜系統雖然是基于安卓的,但并不是跟著谷歌不斷升級版本,而是自己搞一套。

微軟之前是認真準備和安卓全面競爭的,一度聲勢很大。安卓剛出來時缺陷不少,微軟在操作系統上積累很深,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后來Windows Phone(簡稱WP)在2017年11月宣布停止開發了,市場份額變成了零。這讓人們覺得手機操作系統不簡單,連微軟都被消滅了,對于取代安卓不敢想。其實程序員們只是暫時放下了騷動的心。

微軟和諾基亞搞到一起力推WP手機,從結果看是互相坑了,HTC也卷入得深一些。其它公司基本不捧場,一般是搞一兩個機型試水,不行就沒再跟了。主要原因是搞的時候比較早,很多問題搞不清,沒想明白要干啥。2010年10月微軟發布了第一個版本WP7.0,中間WP7.5升到WP8.0時,居然不向下兼容,另外搞了一個WP7.8讓7.5的升級。然后2015年1月又推出了windows 10,對PC、筆記本、手機、平板等多個平臺統一支持,目標太大,手機這邊就搞不下去了。微軟倒是開放,邀請各家來用WP系統,但是開發者們不捧場,生態沒起來,就撐不住了。不捧場是因為微軟的大公司病,開發收費不說,明顯有毛病還不改,改起來動作也太慢,不象安卓那樣快速迭代進步,大家受不了不玩了。微軟諾基亞陣營解體,諾基亞都轉向了安卓平臺開發手機,安卓陣營徹底勝利。對開發者來說,蘋果和安卓構成封閉-開放兩個特色很不相同的陣營。

蘋果的IOS是封閉的,不讓別家用,所以和開放的安卓不是直接競爭,是通過手機銷量在間接競爭。開放市場是各家打來打去,全球開發者用腳投票,最后安卓一統天下了,算是“分久必合”。但這也說明,開放市場是會發生戰爭的,弄不好哪天又天下大亂,“合久必分”了。現在華為推出自主操作系統已經是確定的事,天下大亂開始了。

以前不出來打,并不是安卓很完美,而是因為安卓在上升勢頭,天下由分到合的過程中,開發者們確實覺得開發省事了,心向安卓(和微軟WP比),愿意跟著安卓一起進步。新玩家跳出來時機不對,沒有生態做配套,也沒有技術優勢。

等安卓壟斷了開放市場,沒有了戰爭,大家就靜下心來,在不斷的升級中積累了經驗,逐漸認清了安卓的根本弊端。這種弊端是安卓架構的問題,也是整個安卓陣營過于龐大帶來的困境(如各種機型都要適配),無法通過升級解決。當更先進的架構與技術時機成熟后,必然有起義者,開啟亂世。在亂世中,安卓那肥美的市場份額正好是絕佳的打劫對象。對全球有實力的IT大公司來說,閑著也是閑著,如果跑出來能啃掉安卓一塊份額沒壞處。

如果中國市場這里,安卓的統治居然被一夜掀翻,有實力的全球大公司會非常有興趣跟上分食安卓的份額。IT業技術擴散很厲害,在開源代碼幫助下,眾多程序員在精英開發者帶領下拼命加班,不長時間就弄出來了。如果有成功的范例,開發者方向明確敢于投入,會比想象中容易。

都不用徹底拋棄安卓,只要把安卓弄出無數混亂的分叉,整個安卓陣營也會一片混亂,打著安卓旗號實際自立為王的大小公司會到處都是。這種情況谷歌也等于失去了控制,統一升級無從做起,勉強搞個升級聲稱是“正朔”,別人也不買賬。實際上谷歌在論證“禁華為用安卓有損美國國家安全”的古怪邏輯中,就是把華為新操作系統稱為安卓的一種“劣質分叉”,已經不由自主自居“正朔”了。

而其它公司搞分叉的理由很好理解:谷歌要帶著整個陣營一起升級,拖累太多搞不動。各家公司有特殊的軟硬件體系,華為證明了自己搞能大幅提升性能,為什么不也來搞個分叉試試?沒有什么業界規范說不能搞分叉。

對谷歌來說,這可就要了親命了。安卓陣營崩潰解體,不只是手機操作系統的事,對谷歌整個公司的生存都有重大影響。安卓一直是免費的,雖然有放風說要收費。安卓對谷歌來說,意義是搜索流量入口,這是關乎立身之本的重大關鍵,所以一直免費推廣。

谷歌本質是個廣告公司,業務在互聯網上。雖然搞了很多酷炫的研發,如人工智能,但是業務核心就是互聯網廣告。谷歌多年來季報中,廣告收入占比高達83%-90%。2018 全年谷歌營收總額為1368.19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23%,全靠廣告收入增長,其它業務沒有起色。

對互聯網廣告公司,最關鍵的是流量入口,能獲取多少流量,要多少成本。用戶其實懶得管入口是什么,什么順手就用什么,但是對擁有入口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資本。2018年,谷歌付給蘋果的“買路錢”高達95億美元,2019年據說要漲成120億美元。谷歌做得不錯的是,眼光長遠地收購了安卓,通過免費推廣,壟斷了開放手機操作系統,不然谷歌付出的買路錢會更嚇人。谷歌還發展了架構不錯性能優秀的瀏覽器Chrome,這也是互聯網流量重要的入口。谷歌為了廣告核心業務,抓住了流量入口這個關鍵,精心布局。谷歌市值8000多億美元,和蘋果、微軟、亞馬遜是一個級別,排世界前四,主要就是廣告業務搞得不錯,一直高增長,也能夠以適當成本獲得流量。

與之相反的就是百度,一度在中國IT公司中市值第一,現在只有阿里騰訊的十分之一了。百度對搜索排名點擊費率之類的業務很用心,短期也搞到不少廣告費,在中國公司中也算是非常重視IT技術的,人工智能技術儲備不錯,培養了很多人才。但是百度卻忽視了流量入口的長期建設,沒有戰略眼光,也可能是執行能力不行。總之百度已經被其它公司打得滿頭是包,流量渠道被瓜分得面目全非,操作系統沒有,無數公司都推自己的瀏覽器,百度瀏覽器份額很小,百度APP春晚大做廣告沒有什么用。廣告市場被別的互聯網公司搶掉很多,百度還剩的份額流量獲取費用也高,只好相應提高互聯網廣告價格,經常只有高利潤廣告主能競爭到廣告位,于是莆田系坑人醫院、各種坑蒙拐騙的黑心廠商就變成百度的大客戶,口碑越弄越差。百度又想用搜索幫助導流,連吃飯本事搜索都弄得沒法看了,和谷歌的思路是反著的。

但是谷歌也不是說就很好混,畢竟它也是依賴流量做廣告的,百度碰上的麻煩它可能只是暫時避過去了,打擊可能仍然會來。因為被蘋果狠宰,別的渠道也紛紛多要錢,谷歌2018年第四季的流量獲取成本高達74.4億美元上漲16%,只是因為廣告業務增速不錯還能夠覆蓋。

如果安卓陣營崩潰了,谷歌很可能就走下坡路了,廣告市場被瓜分,流量獲取越來越麻煩,象百度一樣無力掙扎。現在大家還是在安卓上搞開發,以后安卓不行了,亂世來了,谷歌的生態可能就崩了。每個手機上面的瀏覽器五花八門,APP亂七八糟,搜索引擎也被換得面目全非。重視搜索質量的人可能會特意用谷歌搜索,但這種人往往不是商家的廣告目標,人數也不夠多。那種到處隨便看的人反而是最主要的廣告投放對象,不知不覺就看了一堆廣告,對搜索質量并不在意,生活中就算谷歌消失了也無所謂。中國用戶就是這樣,谷歌用不了有一些人抱怨,但也沒有大事,廣告市場非常碎片化。

在全球市場,如果手機操作系統亂世來了,谷歌完全可能不知不覺就在不少國家從手機生活中消失了,只要挖墻角的夠狠夠用心。比如歐盟就對谷歌很不滿,反壟斷罰款搞了幾次,2018年7月就罰了43億歐元。歐洲本來是有傳統廣告市場的,不受美國控制。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廣告萎縮,互聯網廣告崛起,歐洲公司卻基本沒有份,市場全讓美國公司占了。

歐盟曾經和中國合伙,在3G、4G時代把美國電信設備公司的技術路線堵死,導致美國要搞5G卻發現沒有技術能力了。當手機操作系統亂世來臨,如果能把互聯網廣告市場搞回來,歐盟會有動機再次和中國合作,如對谷歌發動反壟斷,扶持本土新興互聯網公司。辦法中國早就有現成的,技術都準備好了,可以和歐洲公司合資分享美國公司讓出的份額。這說得有些遠了,但如果真亂套失去控制,谷歌絕對沒法安心。

看了以上這些討論,就知道谷歌為什么著急了,居然曲線幫華為說話了。華為和中國IT公司如果共建新的生態成功,絕對是對谷歌的重大打擊,這個意義外界可能還不清楚,相關公司卻是心知肚明的。

三.安卓陣營崩潰解體的技術背景

以上說安卓陣營崩潰解體是偏商業的描述,如果安卓很完美,或者能夠通過升級解決大問題,這種可怕景象是不會發生的。但安卓作為操作系統,確實就是有難以克服的技術弱點,可以進一步解釋,加深理解。如對操作系統相關知識無興趣,可略過。

安卓是基于Linux開發出來的,而Linux是“宏內核”。有些新聞介紹說,華為的鴻蒙系統是基于“微內核”的,也就是說并非基于Linux,和安卓有本質區別。這說的是什么意思?

宏內核(Monolithic kernel)是說,操作系統的核心代碼都是以特權模式運行在一塊核心內存空間(kernel space)中的。這些核心代碼雖然分模塊各做各的事,但算是一個團伙,互相緊密關聯,一榮俱榮,代碼規模比較大,很難修改成其它類型的操作系統。典型的就是Linux代碼,模塊不少,核心代碼已經很長了,也不太好拆開來,而是精心安排讓各模塊共同運作好。要開發,就得按照它的套路來,不好自己靈活安排。有時一個設備,要不了太多功能,但是整個宏內核都得放上來,想剪裁就很麻煩。

而微內核(Micro kernel),只提供操作系統最基本的少數核心功能,是精簡版本。核心模塊互相獨立,運行提供服務時有自己的內存空間,和用戶進程一樣運行,不是特權模式。微內核就很靈活了,要什么服務就把相關的模塊放上來,互相獨立不影響,不用太顧慮配合問題。這樣就有很好的擴展性。

安卓是基于Linux的,是宏內核,由一堆底層特權模式的核心代碼緊密組合在一起。這個架構,它的靈活性是不夠的。面對各種硬件配置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視之類的系統,它都是這一個架構,怎么適應?于是就搞出一個叫“虛擬機”的東西,假設大家都是在虛擬機上運行,代碼是跨平臺的,這么幻想著開發。每一個安卓應用,都在操作系統底層對應著一個虛擬機實例,由這個虛擬機來伺候運行應用程序的代碼。

安卓程序開發者寫的代碼,其實是針對虛擬機的,所有機型都是一樣的程序文件。但是不同機型,底層的機器代碼其實不一樣,如CPU類型不同。這樣,雖然開發者能夠一套程序所有安卓機都能跑(就是常見的APK安裝文件),但是中間就需要經過虛擬機的翻譯。

在早期版本的安卓系統中,這個虛擬機甚至是在實時解釋翻譯應用程序的代碼,而且每次運行都要解釋一次。執行時碰到一段代碼,就解釋翻譯一段,變成機器碼交給底層執行。不能整個應用程序一次性全翻譯完,這樣會卡。應用需要點一下就立刻能進去,等用戶真開始操作了再把相關代碼調上來解釋翻譯。

后來安卓進步了,在第一次安裝APK程序時,直接一次性全翻成機器碼,效率就得到了提高。雖然安裝過程會慢一點,程序占用空間也大了一點,但每次點開運行時都好多了。

程序如果能直接針對底層機器硬件優化,性能可以提升非常多,就如蘋果機器那樣。華為方舟編譯器也是這樣,直接生成底層高效機器碼。但是通用的安卓平臺真不好辦,只能對虛擬機搞點通用的優化把APK文件弄好點,然后虛擬機把APK翻譯成機器碼時也搞些通用的優化。這種分段通用優化的辦法不可能做得多好,比APP直接針機器碼優化要差不少。

有些APP開發者是可以繞過安卓,直接對某一機型優化。例如騰訊的王者榮耀,檢測到用戶是OPPO的機子,OPPO又給騰訊交了足夠的“特別優化費”,就調用經過特別精心優化的高效機器碼。但是這個過程就很麻煩,一般開發者搞不了,這也說明安卓要高效支持多種機型很困難。

長久以來,安卓系統就被詬病不如蘋果iOS性能好,原因也被業界人士分析清楚了。蘋果系統優勢的基礎是封閉性,不需要考慮兼容,所以可以自己控制,優化盡情地做。例如蘋果APP就是直接編譯成高效的機器碼,在蘋果自己開發的CPU如A12上執行,編譯器優化可以做得很好。蘋果還可以對開發者進行嚴格的管理,提供豐富的高效率底層接口給開發者,不許開發者使用低效的操作拖累整機效果。

安卓系統方便各種手機廠商開發,兼容做得好,所以占領了市場。但是既然要考慮兼容,管理就不可能太嚴厲,不可避免會帶來效率降低。例如內存管理,各種安卓機各種APP都要能跑,內存操作就會比較零碎,一會分配一會釋放,最后內存空間就碎片化了。到一定程度,沒有可用的大塊內存了,安卓系統就要運行一個內存整理程序把碎片化的內存合并成大塊。這時不管機器上在運行什么程序,都會暫停一段時間,等待內存整理完畢,用戶就會發現很厭煩又難以理解的機器卡頓了。增大內存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有時安卓機6G內存還不如蘋果機3G內存流暢。

這些毛病谷歌其實知道,安卓系統在不斷升級,人們對安卓系統慢慢覺得能夠接受了。但是就怕比較,和蘋果機比起來順滑流暢的感覺總是差一些,原理上就比不了。就算是安卓機陣營內部也在比較,想要更好的性能。安卓又要兼容,谷歌要協調使用者的利益,一些改進不能只針對某些機型。安卓升級改進,或者APP開發時最麻煩一點就是“適配”,各種機型多得很,這些機子看著弄好了,那些機又不行了。人們已經得出結論了,在現有這個兼容框架下,安卓的固有弱點不好改,會永遠受束縛。例如優化就不可能做到極致。

華為通過引入方舟編譯器已經證明了,用編譯器取代安卓系統的中間環節,從APP代碼到機器硬件執行一步到位,直接生成高效機器碼,能一舉取得高達60%的性能提升。這就是說,從代碼到機器是可以直接對話的,不需要安卓在中間插手。也就是說,單獨一個安卓系統機器,優化潛力是很大的。只是面對的機器種類太多,兼容適配太麻煩,沒法統一搞。這其實就蘊含著安卓陣營崩潰解體的力量。既然捆在一起潛力不大了,不如分開來各過各的,各自發展自己的分叉,不需要谷歌協調了。

谷歌也知道這個情況,在開發Fuchsia操作系統,試圖從底層重新出發,解決安卓系統的問題。例如Fuchsia不要Linux的宏內核了,改用靈活的微內核。谷歌的計劃,是時機成熟時用Fuchsia取代安卓系統,手機、平板等各種機器都包括。這聽上去和鴻蒙系統有些象。

但是鴻蒙系統看樣子會比Fuchsia更早大規模投入市場。還是那個問題,谷歌不能自己搞分裂,還想維持表面上的一統天下,開發時要考慮的事情就多。而華為開發鴻蒙時不怕和安卓分家,可以大膽操作。這也是創新時常見局面,舊的市場大佬利益太多不敢革自己的命,新入場的卻能放手大干一場。

理論上來說,鴻蒙基于微內核,比Linux要靈活,對機器進行優化組合更有空間。而編譯器對于操作系統效率是非常關鍵的,華為會用方舟編譯器積累的技術,甩開安卓虛擬機的限制,直接對各類機器進行高效編譯。微內核架構有利于在這個方向進行努力,如一個關鍵組件并不是象Linux那樣已經定好了代碼寫死了,而是在不同機型由高效編譯器分別準備好。

這種開發非常有難度,需要對操作系統底層有深入的了解。但只要投入足夠的人力去做,原理上有把握做出來一個開放的高效操作系統。其實這一步并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應用程序開發商要配合在新系統上編譯,而且不是隨便編譯能用就行,要深度優化共建生態。由于美國無理對華為禁運,已經幫華為解決了這個最大的問題,中國APP的開發者都會積極與華為配合。如果沒有谷歌對華為禁用安卓這事,華為獨自推出一個新操作系統,要邀請別的大公司配合會很麻煩,中國別的大公司可能會各有算盤,會不會深度配合優化不好說。作為開放的操作系統,最好其它廠商也來試用。看來在美國倒逼和中國市場輿論影響下,中國手機廠商也會積極地參與進來。

從以上的技術分析可知,安卓陣營崩潰解體是有深刻的技術背景的。但是由于開發新系統的各種麻煩,真要動手促成安卓解體,也沒那么容易開始。因為可能白費錢沒有成果,光自己努力不行,沒有生態就不行。華為如果不是被逼,也許就不推出了。

美國人悍然對中國發動了技術戰爭,自以為能用一紙禁令絕殺中國最優秀的高科技企業。但是,華為公司以超強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作好了準備,中國IT公司也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自主的互聯網生態。以此為基礎,中國公司從安卓開放系統的固有弊端入手,推出新的操作系統,對美國發動反擊。雖然這是為了生存,也確有可能沉重打擊美國的互聯網霸權。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云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作者,微博@風云學會陳經。
本文地址:http://m.qingdxww.cn/thread-564543-1-1.html     【打印本頁】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 立即注冊

廠商推薦

  • Microchip視頻專區
  • 利用SAM E54 Xplained Pro評估工具包演示CAN轉USB橋接器以及基于CAN的主機和自舉程序應用程序
  • 使用SAM-IoT Wx v2開發板演示AWS IoT Core應用程序
  • 使用Harmony3加速TCP/IP應用的開發培訓教程
  • 集成高級模擬外設的PIC18F-Q71家族介紹培訓教程
  • 貿澤電子(Mouser)專區

相關視頻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 老妇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 人 色综合| 殴美一级视频 | 亚洲精品小视频 | 日本经典影片免费在线看 | 欧美1819|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艾玛好色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久久 | 岛国片免费 | 黄色片免费观看 |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一百度 | 91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欧美韩国专区 |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 |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 亚洲第一区在线 |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 | 2019自拍偷拍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 | 免费看黄色的网站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 日韩手机在线视频 | 青青青草国产 | 日本大片成人免费播放 | 色原网站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 97青青| 情侣偷偷看的羞羞视频网站 | 国产亚洲日本人在线观看 | 三a级毛片 | ww国产| 欧洲1区二区三区二页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