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日的“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絲路行暨渭南國際增材制造產業合作懇談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表示,去年全球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產值已經達到97.9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3.5%。其中,增材制造零部件的產值占比達12%,增材制造應用方式逐步從設計走向了直接制造,這意味著到了真正的產業化階段。 瞿國春表示,未來將推動3D打印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從提升創新能力、推進行業應用、打造產業集聚區、深化國際合作上下功夫,突破專業材料、工藝裝備等核心技術方面的瓶頸。當日,由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和渭南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絲路行暨渭南國際增材制造產業合作懇談會”在渭南召開。 瞿國春在會議上指出,增材制造作為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將產生深刻影響,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之一。持續推進增材制造產業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識。 他表示,在此背景下,全球增材制造產業實現了快速增長,據其統計,2018年全球增材制造產業產值已經達到97.95億美元,“雖然這個量級在整個大的產業鏈中不是特別大的數字,但是它同比增長了33.5%,從三年來看,這個增速達到了24.4%。在經濟發展放慢的情況下其他產業很難實現這么高的增長。” (會議上展示的3D打印可降解人體植入體 記者夏旭田攝) 瞿國春表示,未來將推動3D打印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從提升創新能力、推進行業應用、打造產業集聚區、深化國際合作上下功夫,突破專業材料、工藝裝備等核心技術方面的瓶頸。當日,由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和渭南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絲路行暨渭南國際增材制造產業合作懇談會”在渭南召開。 據羿戓信息所了解,瞿國春在會議上指出,增材制造作為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將產生深刻影響,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之一。持續推進增材制造產業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識。 他表示,在此背景下,全球增材制造產業實現了快速增長,據其統計,2018年全球增材制造產業產值已經達到97.95億美元,“雖然這個量級在整個大的產業鏈中不是特別大的數字,但是它同比增長了33.5%,從三年來看,這個增速達到了24.4%。在經濟發展放慢的情況下其他產業很難實現這么高的增長。” 據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對40家重點企業的數據統計,2018年聯盟重點企業產值已經達到了40.63億元,同比增長23.8%。瞿國春指出,展望未來,我國增材制造產業擁有難得的發展機遇,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如在專業材料、工藝裝備等核心技術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突破,在標準體系、安全法規方面還有待完善,在商業模式、應用領域等方面還有待于拓展。 為此,他認為,未來增材制造將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著力在提升創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知識產權利益分享機制為紐帶、政產學研用協同的政策指導創新體系。 第二,要著力在推進行業應用上下功夫。堅持需求為牽引,推動增材制造在工業、醫療、文化創意、教育等重點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第三,要著力在產業集聚區建設上下功夫。要鼓勵具有一定增材制造產業特色優勢的地區,進一步完善資本,配套體系,惠及上下鏈企業,加快培育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第四,要著力在深化國際合作上下功夫。借助“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與國際同行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市場開拓、資本運營、人才培養等方面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增材制造產業發展壯大,為全球經濟持續向好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