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三星電子剛剛結束了一個上升周期。 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 IC Insights 本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于存儲芯片(主要包括DRAM和NAND閃存)市場景氣周期結束,三星電子在2019年的營收可能會下降19.7%。 如果是這樣,三星將在2019年,失去保持兩年的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的王位,讓位英特爾。 當年將三星推上全球半導體第一的業務,也正是即將把三星拖下王位的業務:存儲芯片。 成也存儲,失也存儲 存儲芯片業務,是三星電子過去三年里最重要的業務。 它在三星銷售額占比不斷上升,從2015年Q4的15.6%,一路上升到了2018年Q3的32.2%。同期,以存儲芯片為主要業務的半導體業務,貢獻的營業利潤增長了387.5%。 由于存儲芯片極高的利潤率,2018年Q3半導體業務為三星貢獻的營收利潤達77.7%。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雖然銷量全球第一,創造的銷售額也高于存儲芯片,但同期貢獻的營收利潤只達到了12.6%。 三年里,三星對存儲芯片的依賴程度大大加深。 這一變化歸功于2016年開始的行業景氣周期;ヂ摼W數據中心、消費電子內存升級以及企業級固態硬盤(SSD)等成為存儲芯片市場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原因。 景氣周期帶來存儲芯片價格也不斷上漲。以DRAM(即我們常見的系統內存)為例,IC Insights 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它的價格比2016年8月上漲了165%。 2012年以來,隨著存儲芯片市場產能的轉移,DRAM領域的競爭者從14家銳減到5家左右。三星、SK 海力士、美光成為市場頭部企業。 據新時代證券研報顯示,三星目前在這一市場的份額達到了42%,SK海力士和美光分別占28%和21%。 在NAND閃存(一種計算機閃存設備)方面,情況也大體相似。三星仍是市場份額的第一。 ![]() 一邊壟斷市場,一邊價格還在猛漲,這也難怪三星在去年5月31日,和 SK 海力士以及美光一起,遭遇中國監管部門的反壟斷調查。 但是就在這個背景下,景氣周期突然結束了。 2018年9月底,美光率先下調對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預期。三星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2018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它的存儲芯片銷售額猛跌了26%,拖累當季三星銷售額下跌10%。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8年出現下滑;PC市場增速平淡:存儲芯片庫存出清。這些都是影響存儲芯片銷售的原因,其根本還是因為供求關系出現變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存儲行業分析師告訴36氪:“存儲芯片行業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原因是它具有極大的市場銷量和標準劃程度,供求關系容易錯位,因此總是處于暴漲和暴跌的周期當中! 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中國的存儲芯片公司,如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和福建晉華的產品已經投入或即將投入市場,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市場供需的心理預期。 不過,三星自己預測認為,存儲芯片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迎來觸底反彈。 如何過冬? 存儲芯片市場的冬天,對于三星業務影響很大,但目前還改變不了它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 長遠來說,存儲芯片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上述分析師認為,5G、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數據會越來越多,未來對數據存儲的需求將會出現“爆發性增長”。 但眼下的問題僅僅是,增長什么時候會出現?有行業分析師向36氪表示,下游的需求量不需要擔心,它是個逐步增長的過程。To B的業務如數據中心存儲器和企業固態硬盤市場一直都在發展,而手機內存需求增長還比較平緩,DRAM的價格還會往下走一段時間。 在存儲芯片方面,中國的競爭者們對三星存儲業務暫時還不能構成實際性影響,因為它們的產品良率不高,技術和產能還不足以構成威脅。即使到2020年,長江存儲的3D NAND的產能也僅占全球5%,合肥長鑫的DRAM到時產能也僅占3%。由于本輪存儲芯片景氣周期在投產之前已過去,中國的存儲芯片廠商還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此外,三星還保持對中國競爭者們兩年以上的產品代際優勢,并在未來努力維持這種代際優勢。2018年,三星在西安存儲工廠二期工廠開工,以獲得與中國其余競爭對手在產品成本及供應上的同等競爭力。 產能上,三星仍舊維持對存儲芯片基礎設施的投資,為可能到來的市場爆發做好準備。但中國廠商的進入使三星等對市場的控制力度降低。行業分析師預測,三星存儲的市場份額肯定會下降。 目前在存儲芯片上三星還能繼續賺錢,還可以依靠技術和產能的時間差繼續維持一定市場份額。但長期看,像過去幾年里這樣靠賣存儲芯片任性賺錢的日子可能不會再來了。 因此,它需要在存儲芯片業務之外尋找另外的增長點。 “傳統”業務還是支撐點 過去三年的暴利,讓三星并不缺錢。2018年Q4的財報顯示它目前持有104萬億韓元(約合922億美元)現金,足夠它在時間合適時擴充產能,另一方面可以讓它做出符合戰略目標的并購投資。 2018年8月,三星宣布了25萬億韓元(約合221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在未來三年中,三星將投資在人工智能、5G、汽車電子零部件和生物醫藥等領域。 汽車電子是新的發展方向。2018年8月,三星成立了無人駕駛研究部門,但短時間內不會帶來直接收益。今年1月和3月先后傳出三星試圖以440億美元并購荷蘭汽車芯片生產商恩智浦。雖然三星方面均予以否認,但這樣的并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016年,三星宣布80億美元收購了汽車電子公司哈曼國際。哈曼國際旗下有汽車音響、娛樂、導航和車聯網等業務。2018年3月三星將旗下物聯網公司與哈曼國際合并,以推動自家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但從各季度財報來看,哈曼國際在2018Q4貢獻的營業利潤占比還不到1%,影響極為有限。 不過,汽車電子本身有大量的存儲需求。它與存儲兩個板塊耦合,可能會創造出更多需求。下一步三星如何在汽車電子上發力,值得重點關注。 短期來看,三星最現實的做法還是在“傳統”的業務上發力。顯示面板將可能給三星帶來增長機會。中金證券的研報認為,在今年下半年,全球可折疊手機OLED屏幕相關需求將會開始增加。三星同時還會加強OLED面板在各場景中的滲透,例如在汽車上推廣OLED替代光學后視鏡等,而這是三星搶跑行業的優勢。 以三星在5G芯片和智能手機的研發和成果來看,它在5G市場上有足夠的技術和產能儲備,第一批5G手機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商用,但行業認為5G手機要普及要到2021年。 對于三星來說,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業績不會向以往那樣好看。下半年折疊手機和存儲芯片市場需求增加后,業績才會轉為向好。2021年5G智能手機的爆發,會為三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在此之前的日子,對習慣快速增長的三星來說,會比較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