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wǎng)11月27日消息,據(jù)日本經(jīng)濟新聞報道,一家日本公司近日調查了人們對于和人工智能(AI)談戀愛或交朋友的態(tài)度。結果顯示,近六成男性對于與AI交往持積極態(tài)度,而超過六成的女性則拒絕與AI交往。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類 機器人應用也隨之而來。走進我們視野的機器人更加智能了,它們可以輔助人類的生產活動,幫助推進科學研究,也可以充當好幫手,服務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偠灾瑱C器人好像越來越像人了。但是,你會跟機器人戀愛嗎? 調查結果(日本經(jīng)濟新聞) 運營招聘網(wǎng)站的日本DIP公司近日,針對500名從事兼職的15歲到26歲男女做了一項調查,主要用于了解人們對于和AI交往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表明,不同性別對于AI的態(tài)度差異明顯,對AI的接受程度也根據(jù)地區(qū)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比如日本的石川縣,回答“AI很可怕”的人數(shù)是最多的。 被問到是否愿意和AI作為戀人或朋友進行交往,回答“首先從朋友開始”的男性為30%,女性為23%。而回答“希望試著交往一下”的男性為19%,女性為10%。 有3%的男性回答“希望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女性僅有1%。總體調查得知,對于與AI交往持積極態(tài)度的男性比例達到58%,超過半數(shù),大幅高于女性的35%。 換做你,你會怎么選? 隨著人工智能產品的普及,在家里擁有各類AI的消費者逐漸增加。當然,還有不少人表示擔心“個人信息被泄漏”、“將來就業(yè)機會更少了”,對AI持有警惕感。 真正的機器“人”離我們有多遠? 其實,目前看來機器人更多是服務人類,若真想取代人類,恐怕并不簡單,只能說人類會讓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如斯坦福工程人員近日就開發(fā)了一種包含 傳感器的 電子手套,并有望在未來給機器人手臂帶來人類認為是理想的靈活度。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鮑哲楠及其團隊證明了傳感器能夠允許機器人手臂握持并不會擠爆嬌弱易碎的漿果和乒乓球。鮑哲南表示,位于手套指尖的傳感器能夠同時模擬實現(xiàn)人類靈活度的兩個關鍵性質:壓力的強度和方向。
這種電子手旨在模擬人體皮膚層為給我們帶來超凡靈活度的協(xié)同工作方式。外層皮膚充滿了“傳感器”(感覺神經(jīng)),可以檢測壓力,熱量和其他刺激。 研究人員正在完善技術,以支持其自動控制傳感器。但如果能夠實現(xiàn),穿戴這種手套的傳感器將能靈活地用拇指和食指來握持雞蛋,并且不會擠碎或脫落。 未來的機器人,一定也是一個細膩的機器人吧! 3E·北京國際人工智能展 2019年8月2日至4日,由振威展覽股份、中國電子企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3E·北京國際人工智能展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屆時,最前沿的掃地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機器人藥師、機器人送餐員……各行各業(yè)機器人大秀將輪番上演,機器人表演賽也將炫酷來襲。此外,科技領域各路大咖還將帶來與智能生活相關的思想盛宴,深度解析智能領域痛點,與你共同描繪未來藍圖。無論你想?yún)⒂^還是參展,記得明年來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就夠了! 商務合作 咨詢熱線:010-59273876 參觀團報名請聯(lián)系客服:010-5823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