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觀察者網 10月10日上午舉行的華為全鏈接2018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首次闡述了AI戰略。徐直軍宣布,一直以來華為都在研發AI芯片,在此正式發布兩款AI芯片:昇騰910和昇騰310。徐直軍稱,昇騰910是目前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芯片,計算力遠超谷歌及英偉達,而昇騰310芯片的最大功耗僅8W,是極致高效計算低功耗AI芯片,兩款芯片預計明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 此外,在2019年華為還將發布3款AI芯片,均屬昇騰系列。 徐直軍在現場透露,華為昇騰910將在2019年2季度上市。根據現場的介紹,這款屬于Max系列的昇騰910,采用7nm工藝制程,最大功耗為350W。在現場的PPT中,華為將其和谷歌TPU v2、谷歌TPU v3、英偉達 V100進行了對比。“可以達到256個T,比英偉達 V100還要高出1倍!”徐直軍說。 ![]() 【華為昇騰910】 架構:達芬奇 半精度(FP16):256TeraFLOPS 整數精度(INT8):512TeraOPS 128通道 全高清 視頻解碼器 -H.264/265 最大功耗:350W 7nm ![]() 【華為昇騰310】 架構:達芬奇 半精度(FP16):8TeraFLOPS 整數精度(INT8):16TeraOPS 16通道 全高清 視頻解碼器 -H.264/265 1通道 全高清 視頻解碼器 -H.264/265 最大功耗:8W 12nm FFC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還表示:“在華為內部,最討厭兩個字,就是轉型。什么叫轉型?是從一個戰略轉到另一個。華為沒有這么做,華為沒有轉型,只是在前進。” 針對此前關于華為發布兩款AI芯片、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的報道,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兩款AI芯片均不會單獨對外銷售,而是以芯片為基礎研發的模組、一體機、加速卡等產品銷售。 10日得大會中,徐直軍結合當下人工智能的發展態勢,主要談了三個觀點: 第一,人工智能將是一種通用技術。用AI的技術和理念去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這是未來我們能夠構建競爭力的關鍵; 第二,AI將會改變所有行業; 第三,AI將改變每個組織。AI將降低傳統崗位需求,而提高對數據庫人才的需要。 此外,還提出了10個人工智能的重要改變方向:模型訓練、算力、AI部署、算法、AI自動化、實際應用、模型更新、多技術協同、平臺支持、人才獲得。 華為最早公開對AI的“野心”可以追溯到2016年任正非的一次內部談話。當時,任正非在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座談會上做了一次內部演講,首次系統談到了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 任正非提到,不做小商品賺錢,是“趁著這幾年有的是錢,要大力投入”。 諾亞方舟實驗室是華為于2012年設立在香港的實驗室,主要從事人工智能學習、數據挖掘研究等前沿科技領域,這也可以視為華為正式投入AI基礎研究的先導信號之一。 當下,國內外科技巨頭則開始紛紛搶占先機展開布局。目前的GPU芯片市場上,英偉達市場占有率高達70%,是當之無愧的芯片領域霸主;谷歌在2016年推出了專為機器學習定制的專用芯片TPU,已經被其應用在了AlphaGo、搜索、翻譯、相冊等背后的機器學習模型中,今年2月,谷歌云TPU 宣布向外部用戶開放。 國內競爭態勢也愈演愈烈。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發布了百度自主研發的 AI 芯片“昆侖”,并宣稱這是中國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也是目前為止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而在今年9月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芯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打造面向汽車、家電、工業等諸多行業領域的智聯網芯片平臺,阿里巴巴還將在明年4月發布第一個神經網絡芯片。 內外夾擊之下,華為AI布局特點明顯:一開始大都基于自身業務、解決內部實際問題,而不是純粹的探討技術“無人區”,先聚焦在企業內部的服務當中,試圖通過從自用到賦能,來完成AI從人才到技術再到平臺和產品的布局。其動作和谷歌、微軟以及國內的BAT相比,穩健很多。 這些原則之下,就是華為人工智能的聚焦投入:要急用先行小步快跑,要聚焦在確定性業務、人工消耗大的項目,不要鋪開一個很廣泛的戰線;不要遍地都是智能化,這會形成全面開花沒有結果的盲動,就有可能滿盤皆輸;先縱向打好殲滅戰,旗開得勝后再橫向擴張。 任正非提出,即便未來AI泡沫破滅,也能實現華為AI大發展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