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下降,大氣污染引發人們深思,你知道嗎?PM2.5等顆粒物進入人體后到了哪里?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顆粒物有四種,分別是PM50、PM10、PM2.5和PM0.1,這四種顆粒物都會分別可以到達人體的什么部位,會給人體帶來怎樣的傷害呢? PM0.1 PM0.1是可以到達人體的免疫系統,PM0.1是納米級超細顆粒物直徑(小于100納米),遠小于規范的PM2.5和PM10,PM0.1是空氣顆粒物的主要成分,錳鉛鈦釩等金屬元素的PM0.1顆粒,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進而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循環系統以及生殖系統。PM0.1超細顆粒物易進入肺泡、血液、神經系統等,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PM2.5 PM2.5是可以到達肺泡的。PM2.5以下的細顆粒物,上呼吸道擋不住,它們可以順利下行,進入細支氣管、肺泡。我們的呼吸系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氣管分出支氣管,支氣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密密麻麻的細支氣管又連著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數量有三四億個。吸進去的氧氣最終進入肺泡,再通過肺泡的壁進入毛細血管,再進入整個血液循環系統。我們吸進去的PM2.5,因為太小,也能進入肺泡,再通過肺泡的壁進入毛細血管,進而進入整個血液循環系統。 PM10 PM10可以到達咽喉,PM10以下的細顆粒物被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咽喉是PM10的終點站,咽喉表面的豁膜細胞分泌的豁液會粘住它們,每個砧膜細胞還有200根纖毛(也是肉眼看不見的),在不停地向上擺動,就像逆水劃龍舟一樣。我們天生的這種生理功能就是為了阻止PM10繼續下行。 PM10積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積累越多,分泌的粘液也越多。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 PM50 PM50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它通過呼吸進入你的鼻腔,但是由于個頭太大無法再繼續前進了。說到這里,可能有些人會問:是不是我們鼻腔里的鼻毛擋住了PM50?其實不是,鼻毛可以擋住PM75以上的顆粒物,但擋不住PM50。能擋住PM50的是鼻腔砧膜細胞的纖毛,這些纖毛肉眼看不見,很細密。而且,鼻腔里的豁膜細胞分泌的戮液還可以把PM50粘住,讓它們無法前進。 PM2.5攜帶了許多有害的有機的無機的分子,是致病之源。細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細菌有一比。 PM2.5是直徑為2.5微米的細顆粒物,細菌則是微米級生物,大小多為1微米、幾微米,也有十幾微米的。也就是說,PM2.5和細菌一般大小。 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健康,我們需要檢測和防治PM2.5等顆粒的來源和擴散,深圳市工采網有限公司提供良好品質的PM2.5傳感器來檢測PM2.5等顆粒的濃度,進而有效的治理霧霾等惡劣氣候。 深圳市工采網有限公司提供的PM2.5傳感器如下: PM2.5傳感器(工業應用)OPC-N2的特點:
PM2.5傳感器(工業應用)OPC-N3的特點:
PM2.5傳感器(OPC-N2的廉價版本)OPC-R1的特點:
VOC傳感器(民用) TGS2600的特點: * 低功耗 * 對污染空氣有高靈敏度 * 使用壽命長、成本低 * 應用電路簡單 * 體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