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在很多時候都會提及溫度傳感器等的分辨率、靈敏度以及精度這三個參數。但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這三個參數的區別,導致在使用時會易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下面,就傳感器的靈敏度、精度和分辨率三者的區別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分辨率: 概念:是指傳感器可感受到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輸入量從某一非零值緩慢地變化。當輸入變化值未超過某一數值時,傳感器的輸出不會發生變化,即傳感器對此輸入量的變化是分辨不出來的。只有當輸入量的變化超過分辨率時,其輸出才會發生變化。分辨率通常理解為A/D轉換精度或能感知的最小變化而精度通常指:A/D、傳感電路其它因素等綜合因素,誤差除以顯示所得的百分比。數字式儀表通常決定于A/D轉換器的位數精度是傳感器重復測量同一標準值的最大百分誤差,是校準后衡量準確程度的指標分辨率要優于精度幾倍。 靈敏度: 概念:是指傳感器在穩態工作情況下輸出量變化△y對輸入量變化△x的比值,即輸出、輸入量的量綱之比。例如,某位移傳感器,在位移變化1mm時,輸出電壓變化為200mV,則其靈敏度應表示為200mV/mm。傳感器靈敏度是輸出——輸入特性曲線的斜率。如果傳感器的輸出和輸入之間顯線性關系,則靈敏度S是一個常數。否則,它將隨輸入量的變化而變化。當傳感器的輸出、輸入量的量綱相同時,靈敏度可理解為放大倍數。提高靈敏度,可得到較高的測量精度。但靈敏度愈高,測量范圍愈窄,穩定性也往往愈差。 精度: 概念:是指在真值附近正負三倍標準差的值與量程之比,是指測量值與真值的最大差異;分辨率——是值引起示值改變的最小測量值;應與靈敏系數分開(靈敏系數——指輸出與輸入之比) 一般的國產溫度傳感器的精度分A、B兩個級別,國標規定如下:根據傳感器的輸出值與所測量的溫度的真值的差來劃分,A級:不大于±(0.15℃+0.002*傳感器量程);B級:不大于±(0.30℃+0.005*傳感器量程)。所以,如果要求測量精度較高,應該選用量程較小的傳感器。分辨率,“通常決定于A/D轉換器的位數”,或看其輸出值的最后一位。 通常,傳感器在滿量程范圍內各點的分辨率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滿量程中能使輸出量產生階躍變化的輸入量中的最大變化值作為衡量分辨率的指標。上述指標若用滿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則稱為分辨率。分辨率與傳感器的穩定性有負相相關性。 ![]()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兩款工采網國外進口的溫度傳感器,首先是從德國HLP公司生產的紅外溫度傳感器 -TS318-1B0814,這是一款主要用在非接觸式測量,功能是將物體發出的熱輻射轉化為電壓輸出。應用領域包括電器、醫療、自動設備、消費類產品、工業應用等。 選擇紅外溫度傳感器的兩點要素: 性能指標:首先就是量程也就是測溫范圍,選擇紅外溫度傳感器時一定要注意到它的量程,只有選擇了適合的量程才能更好的測量。用戶的被測溫度范圍一定要考慮準確、周全,既不要過窄,也不要過寬。其次是要注意傳感器的尺寸,不能選擇過大也不能太小,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才能更好的方便測量,量程和尺寸是選擇傳感器都要注意的,但是選擇紅外溫度傳感器還要確定光學分辨率、確定波長范圍、確定響應時間、信號處理功能等。 工作條件: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處的環境條件對測量結果有很大影響,應加以考慮、并適當解決,否則會影響測溫精度甚至引起測溫儀的損壞。當環境溫度過高、存在灰塵、煙霧和蒸汽的條件下,可選用廠商提供的保護套、水冷卻、空氣冷卻系統、空氣吹掃器等附件。這些附件可有效地解決環境影響并保護測溫儀,實現準確測溫。 ![]() 最后是從法國Humirel公司進口的氣體溫度探頭 - 405系列,熱電偶由兩根不同導線(熱電極)組成,它們的一端是互相焊接的,形成熱電偶的測量端(也稱工作端)。將它插入待測溫度的介質中;而熱電偶的另一端(參比端或自由端)則與顯示儀表相連。如果熱電偶的測量端與參比端存在溫度差,則顯示儀表將指出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動勢。溫度探頭一般是熱電偶或者熱電阻,熱電偶溫度變化有電壓變化,熱電阻溫度變化有電阻變化,說明是好的。應用范圍:溫度計的配件,探頭。405系列氣體溫度探頭適用于醫療行業,恒溫箱溫度,實驗艙溫度,實驗室溫度,烤爐溫度,冰箱溫度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