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千家智客“智能產品人機交互可用性實驗室”在國內率先啟動“智能鎖安裝工藝與交付水平評測”工作,陸續收到各智能鎖企業寄送過來大量評測樣機。接下來,千家智客將攜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人因與工效學重點實驗室,從工效學專業角度對智能鎖進行評測研究,為企業提供產品改進建議, 為用戶推薦適合的智能鎖產品。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當前中國智能鎖市場發展現狀。
從國內市場來看,智能門鎖市場目前正是一片藍海,潛在市場巨大。智能門鎖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級產品,攝像頭、門鎖、檢測器、報警器已構成相對完善的安防系統,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由監測到報警的實時安防體系,智能門鎖與報警器、監控、門禁等多種安防產品相互配合,共享數據,形成較為立體、實時的安防體系。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智能鎖可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安防措施,4k攝像機及4k監控系統不斷發展,特征識別與視頻智能分析在安防體系中的應用,讓安防系統的時效性和安全性不斷提高。
對于國內市場來說,中國約有14億人口,4億家庭,其中70%以上的家庭平均規模3人以上,97%的家庭都存在從機械鎖更新為智能鎖的需求,加之每年新增住房數仍將保持相對較高的活力。
但智能鎖仍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智能鎖在國內市場的滲透率與海外市場相比差距大。目前國內的智能鎖市場總體滲透率僅2%,韓國已達80%,預計到 2020 年,我國智能鎖市場滲透率也僅能達到 19.75%,雖然大幅縮小與日韓等成熟市場的差距,但是趕超路途依舊遙遠。
我國產業鏈產能不足,仍處技術迭代期。近3 年來,智能鎖的面板和鎖體的總體生產量,雖然基本能滿足需求,但存在較嚴重的結構性的需求缺口,其中面板結構性短缺約20%,鎖體結構性缺口約30%,可見產能較不足。由于國家加強環保檢查等因素,最近幾年與實際需求比,電鍍與烤漆的有效供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短缺,其中電鍍供應結構性短缺較為嚴重,約達20%,烤漆供應結構性短缺約5%。未來包括金屬貼膜、鋼化玻璃、陶瓷等工藝將有可能更多的應用于智能鎖領域。近幾年,光學指紋頭的供給基本能滿足智能鎖市場的需求,但是高端 半導體指紋頭存在一定的結構性供給短缺,2018年半導體指紋智能鎖的占比將超過光學識別。
第二,部分技術與設計問題亟待突破。目前智能鎖主要以傳統執手型為主,推拉型智能鎖由于不能帶動天地鉤,不符合中國國情及相關安全需求。雖然國內消費者喜歡推拉型款式,但大品牌廠家都未出推拉型智能鎖。
此外,部分智能鎖產品應急鎖芯的防盜性能差,部分產品鎖具設計防技術開啟性能差,部分產品用料差致使防破壞開啟性能差。諸多生物識別開啟方式都有瑕疵:指靜脈成本高,普及率極低;指紋識別是絕對主力,但部分產品受到假手指復制的威脅,不同的皮膚情況、濕度情況、指紋識別的認證效果,也存在著很大不同,所以適應性較差,但拒真率、認假率仍有著提升空間;人臉由于其算法、功耗、場景應用等方面,依然無法做到100%的識別準確率,所以適應性差且功耗高;虹膜易用性差且成本高。 文章來源:與非網 深圳奧立科www.aureke.com/,www.aureke.1688.com/;深圳辰馳電子www.chinco.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