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消息,每日經濟新聞日前披露,ofo拖欠智能鎖物聯網通信服務商費用達400萬,在多次催款無果后,服務商決定停止業務涉及的300萬輛小黃車的智能鎖物聯網卡服務。這意味著,將有300萬輛小黃車無法使用智能鎖,并面臨無法定位、自動停止計費等影響使用的問題。
ofo方對此表示,所謂拖欠物聯網通信服務費問題已有明確解決方案,并正在落實推進,且小黃車不存在停止服務問題,車輛還可正常使用。但據服務商稱,截止7月26日中午已停止智能鎖服務超200萬輛小黃車。不過,智能鎖服務的終止僅會對小黃車的智能服務方面造成影響,用戶還可進行騎行,但是無法自動停止計費,且關鎖后,前密碼依舊可再次開鎖。
拖欠通信商欠款一事,再次引發了對ofo資金荒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日前ofo發起買年卡返現活動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有助于ofo快速聚攏資金,而ofo上月取消信用免押,也使得騎行ofo的用戶必須繳納押金或充值金才可騎行,這對于處在資金荒中的ofo而言,有利于借此維持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ofo自2017年7月完成超7億美元的E輪融資后,直至今年3月才完成8.66億美元的E+輪融資,相較于前兩年一年3到4次的融資頻率,ofo今年僅完成一筆融資,且部分為抵押借款方式。
E輪融資后的下半年,正是ofo和摩拜大批量投放單車,進行價格戰的高峰,加上開拓國際市場,本就未實現盈利的ofo燒錢難止,而資本的耐心也已走到末期。盡管今年6月份,ofo稱已在百城實現盈利,試水的廣告業務,也使得B2B業務營收超1億元,但國際業務的收縮及當前再被爆拖欠通信供應商服務費,甚至影響到用戶使用單車,ofo的未來發展存疑。
文章來源:電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