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echina 于 2017-12-15 10:08 編輯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智能汽車融資爭奪戰加速。 第一財經獨家獲悉,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小鵬汽車已經完成第三輪融資,該輪參與的投資機構有小米、富士康、IDG等。小鵬汽車將于本周內正式宣布融資消息。 此前,阿里系參與了小鵬汽車第二輪融資。近日,作為小鵬汽車的運營實體公司,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中增加了“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0%。該公司的股東分別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他個人注資2.08億元占股80%;另一股東為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謝世煌,注資5200萬元占股20%。在阿里巴巴完成對小鵬汽車戰略投資的同時,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已進入小鵬汽車董事會。 自2014年成立以來,小鵬汽車一直與互聯網巨頭阿里系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小鵬汽車核心投資人、董事長何小鵬就來自阿里系。 在首輪融資中,小鵬汽車獲得神州優車22億元戰略投資,投資主體為神州優車成立的優車產業基金,這也是優車產業基金首次對外投資。記者從接近小鵬汽車人士處獲悉,包括雷軍、俞永福、李學凌、傅盛等人士曾通過上述基金曲線投資小鵬汽車。 何小鵬13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沒有回應上述消息,但透露近期會發布三輪融資的情況,今年融資目標是50億美元。 兩年計劃融資50億美元 小鵬汽車前三輪融資總額高達7億美元。何小鵬的目標是兩年內融資50億美元。第一財經獲悉,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小鵬汽車計劃引入新的首席財務官。 何小鵬曾表示,小鵬汽車一年內要完成5輪融資。對于當下的小鵬汽車來說,這個目標不是難題。一年5次的融資速度,已經超過了共享單車頭部企業摩拜單車。2016年全年,摩拜單車完成了四輪融資。 小鵬汽車以“三電一屏”(電機、電池、電控和中控屏幕)開發為切入點,進行互聯網汽車核心系統研發,于2015年初開始進入造型及整車研發階段。2016年9月,小鵬汽車發布Beta版樣車,2017年2月首臺試制車輛下線,已生產的100多臺試制車輛通過了各項嚴苛的測試。至今,尚未有任何一家互聯網造車企業拿到新能源車企生產牌照,小鵬汽車選擇了與傳統車企海馬汽車合作的方式,借助海馬汽車的生產資質,終于使得小鵬汽車首款產品可以在今年10月順利下線。 除了與海馬汽車在生產等方面深度合作,小鵬汽車也在自建工廠。今年5月,小鵬汽車宣布將在廣東肇慶累計投資100億,建設總共占地3000畝的車輛生產基地。其中第一期工程計劃投資40億元,預計2019年將竣工,投產后將實現10萬輛/年的產能。 互聯網造車,在科技設計、產品迭代等方面上占有優勢,但汽車是僅次于飛機的最復雜制造產業,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小鵬汽車,新造車勢力在很長時間內還需要為質量努力,不斷迭代完善產品,造出更好的智能互聯電動車。何小鵬談到,今年10月發布的小鵬汽車1.0版量產汽車不會大規模對公眾銷售,目前大約有1000輛訂單。通過這些特定客戶的試駕而從中發現問題并不斷改善,完成對硬件迭代,小鵬2.0版本的智能電動汽車以開發出來,即將參加美國CES展,并將于2018年正式上市。 造車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領域,而且汽車行業是一個超長周期行業,產品推出和換代周期長、產業鏈長、投資回報周期更長。造車新勢力除了要不斷攻破技術的難關,還要克服資金的難關,源源不斷地投入巨額資金。樂視造車項目擱淺,與資金鏈斷裂密不可分。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曾說過,造車是非常專業的一個領域,難度大大超過外界想象。有錢不一定能做好,沒錢一定做不好。 走在造車路上,造車新勢力紛紛通過融資來繼續前行。能否獲得投資方的青睞以及每輪融資背后的投資方是誰、融到多少錢,這些成為衡量造車新勢力實力的指標。 BAT雙邊押注 近兩個月來,在造車新勢力中呼聲較高的幾家互聯網造車企業推出或即將推出首款量產車時,BAT正積極參與進來。 11月8日,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完成新一輪超10億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其首款量產純電動車ES8將于12月16日上市。 12月5日,威馬汽車完成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等跟投的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12月11日,威馬首次對外公布了未來產品規劃以及旗下首款量產車EX5。目前,威馬汽車的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20億元人民幣,并又在籌備新一輪的融資計劃。此前,騰訊前CTO熊明華創立的七海資本曾投資威馬汽車,熊明華也加盟威馬汽車擔任副董事長。 小鵬汽車繼今年6月獲得神州優車22億元的戰略投資之后,又獲得阿里、小米的戰略投資。 借助資本的力量,造車新勢力加速超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前進。BAT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從資金、技術等方面為造車新勢力撐腰。 三家公司造車方式不盡相同。蔚來汽車選擇了“外包”,先后同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達成合作,由后者作為代工廠;威馬汽車和小鵬汽車選擇了自己生產,威馬汽車整車工廠位于溫州市,小鵬汽車的生產基地位于廣東肇慶。 一位從傳統車企跳到互聯網造車企業的高管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到,在移動互聯領域先行一步的手機產業,蘋果以顛覆式的創新,扳倒了愛立信、諾基亞以及摩托羅拉這三個手機巨頭,這一幕將可能在汽車這個新的移動終端上重演。造車新勢力擅長互聯網思維,打磨出更注重數據和用戶體驗的電動車極致產品,將從產品、商業模式以及服務等全面顛覆傳統汽車產業,他跳槽到互聯網造車企業,就是想接受這種新挑戰。 當前,傳統車企也在加速朝智能互聯電動車加速沖刺,而且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傳統車企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更勝一籌。傳統車企巨頭豐田2016年財年雖然出現減收減益,但銷售額依然高達27.6萬億日元(按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1.67萬億元),營業利潤為1.9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10億元)。而作為中國最大、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上汽集團在2016年總營收高達7564.16億元,凈利潤達3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BAT除了對造車新勢力進行戰略投資以外,也與傳統車企進行跨界合作,阿里與上汽、騰訊與騰訊,以及百度與長安等抱團合作。其中,早在2014年,上汽攜手阿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率先提出“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的設計理念。次年,上汽、阿里共同設立10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同時投資成立“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起車載硬件設施與車載互聯網系統的應用開發體系,讓車端有了“云”的支持。 BAT對汽車領域的布局,同時將籌碼押注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