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之前,芯片大廠英特爾在中國舉行的“尖端制造大會”上,正式向大家展示了藉由最新的10納米制程技術所生產的晶圓,并且表示由10納米制程技術所生產的Cannon Lake處理器將會在2017年年底之前開始量產。 只是,現在有消息透露,首批進入到市場的英特爾 10納米制程技術產品,將不會是大家期待的CPU,而是目前市場價格高漲的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 根據業界人士透露,英特爾計劃在自家最新的64層3D 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上使用最新的10納米制程技術。至于為何在3D 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上首先使用新制程技社,很可能是因為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的結構相對簡單,基本上就是大量同類電晶體的堆積。 相較之下,CPU處理器的架構就顯得復雜多了。而就由使用新制程技術來生產,復雜性也是關系成功與否的重要風險之一,而這也是英特爾在14納米制程、10納米制程上屢屢延后推出的一項主要因素。 而依照英特爾的說法,10納米制程技術使用了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Hyper Scaling(超縮微)技術,可將電晶體密度提升2.7倍,結果自然可以大大縮小芯片面積,對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的設計來說,當然就能極大地提升容量。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英特爾的10納米制程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的具體生產情況為何,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未來該批產品將會首先運用于資料中心的市場,等成本下降之后,再推廣到消費等級市場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