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兮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或許是得益于智能手機的“軍備競賽”,亦或是行業的自然規律,如今電子產品屏幕的分辨率正飛速發展。受限于機身續航能力的困擾,智能機屏幕分辨率在達到2K之后已經基本停滯。盡管索尼推出了4K屏幕的智能機,但顯然,想要獲得更高的分辨率體驗,還是要從電視上獲取。 不出意外的話,夏普的第一款消費級8K電視即將在近期正式登場。據悉其將采用85英寸IGZO面板,新廣色域LED發光熒光體和X8-MEP專業圖像處理引擎的加持,可以讓消費者觀看到更多色彩的層次變化,增強視覺臨場體驗,實現真正的裸眼3D功能。 事實上,對于8K電視,各大電視廠商早已準備許久。早在2015年美國的CES展,夏普就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臺符合8K測試播放標準的電視。三星也展示了其110英寸8K電視,其老對手LG也不甘示弱,亦推出了55英寸的8K顯示器。 而在2016的CES展上,LG繼續發力,以一款98英寸的8K電視驚艷全場。除LG之外,海信也帶展示了旗下首款8K電視。緊接著,康佳等國內電視廠商也按耐不住紛紛試水,跟隨腳步發布了8K產品。 既然我們說了這么多,那什么是8K呢? 還是得益于智能機的普及,消費者如今對如1080P,2K分辨率等名詞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所謂8K產品,就是分辨率為7680*4320的產品,其像素總量約為3300萬。作為對比,目前主流的1080P屏幕其像素總量為200萬,8K分辨率的像素重量為1080P產品的16倍,其顯示效果可想而知。 8K顯示的圖像雖然依舊為2D畫面,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畫面層次,再現立體感。要知道,立體感來源于人類雙眼觀察物體時的視差以及對遠近物體不同的感知方式。8K的超高清晰影像可以真實再現這些自然形成的差異,呈現實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事實上,8K影像技術將全面滲入工作、教育、社交、健康醫療等各個生活領域。如在醫療領域,8K影像可以為更深層的微創手術提供技術支持,帶動智能化醫療設備處理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數據;在體育比賽轉播過程中,使用8K攝像機捕捉的畫面可以為觀眾帶來身臨現場的觀賽體驗,并有利于賽后球員的技術修正。 可見,8K技術將在社會各個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既然8K這么好,那8K產品想要普及還要多久呢? 或許8K產品的硬件已經準備好了,但8K視頻內容還是十分稀少。盡管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已經實現了8K衛星信號的試播,而日本也將在2018年開通8K視頻直播,但這還遠遠不夠。事實上,如今即使是4K片源的數量都難以讓消費者滿意,如此更不用提8K片源了。因此,目前業內整體對8K產品依舊持一個觀望的態度。 但是,8K產品想要普及,真正需要的還是整個產業鏈的成長。 首先就攝影器材問題。想要獲得8K視頻內容,自然需要進行拍攝。然而,目前能夠拍攝8K視頻的設備還是較為匱乏。即使是目前最強大的單反相機,也只是能夠勉強達到8K視頻技術標準。如此,又何談視頻畫面呢? 其次便是顯示設備問題。盡管目前8K電視將要上市,但是問題在于,未來是否會有廠商涉及8K視頻處理器。我們知道,8K技術對影響處理器等電視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電視內部各個基板之間,過往會使用銅線連接,但為了8K技術,必須使用光纖代替銅線。而目前的主流影像處理器必須進行重新設計,來避免高發熱以及龐大的數據處理問題。 目前來看,事情似乎正向好的方面發展。VR等設備的崛起,驅動廠商開始對高分辨率技術進行研究。而隨著8K電視的上市,勢必將再度拉動8K主流處理器的發展。 最后,還是內容。 相比于硬件設備的問題,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8K視頻內容問題。內容與硬件應當是同步發展,同步配合的存在。沒有硬件,內容不會有用武之地。沒有內容,硬件只能吃灰。如今8K硬件開始發展,但8視頻K內容卻遠遠跟不上。另外,如果8K視頻真的來了,那視頻成本又要如何解決,是否需要消費者承擔更多,這些問題短時間內都很難得到答案。 看起來8K電視似乎來得早了,畢竟4K資源的問題尚未解決。但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向終極目標又前進了一步。對顯示技術的追求,是在顯示設備上看到更接近真實世界的樣子,8K技術只是其中一個階梯,像虛擬現實技術則需要更高的顯示分辨率。畢竟,人類的眼睛有10億像素,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