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新條例對機場的安全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各機場也在不斷地努力和探索更高的安全技術。 6月16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簡稱“浦東機場”)某段圍界外,兩名全副“武裝”的“飛行愛好者”鬼鬼祟祟地走近防護網,商量著如何翻越高高的防護網進入機場,但他們還未靠近防護網,就被一陣陣警告聲給嚇退了回去。隨后,兩人又嘗試了從外圍挖掘、翻越旁邊的防護墻等各種方法,均被警告聲制止,就在二人猶豫著下一步行動之時,幾名安保人員突然出現,將他們“擒”了個正著…… 上述場景并非真實發生,而是浦東機場向來自全國20多個機場的安全技術人員,演示其新投入使用的最新一代的圍界防入侵系統。也就在當天,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安全督察組到滬檢查民航華東地區安全工作,這發生在浦東郊外的這一幕,正好展示了我國機場圍界安全在“技防”方面的新突破。 1 圍界防入侵 機場安全的重要防線 在當天舉行的機場安防技術研討會上,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公安局局長顧奇鳴對記者介紹說,航空安全分為飛行安全和空防安全,相比起機械、氣象故障引發的飛行安全,我國對空防安全的關注和投入要弱一些。在空防方面,也一直是空中重于地面,地面的空防相對薄弱。例如2004年11月11日,兩名男孩穿過重慶機場受損的防護圍欄并藏匿在飛機的起落架艙中,結果造成一死一傷;2005年5月25日,在敦煌機場又一次發生了男孩爬機墜落死亡事件。而華東地區近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因為機場跑道入侵造成的復飛事件發生。因此,確保機場圍界的萬無一失是空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顧奇鳴同時介紹,近年來,隨著國際安全形勢的復雜化,國家在空防安全上加大了投入。從機場方面來講,民航局也在政策上對飛行區的安防制定了更加具體和細致的規定,如《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安全保衛設施建設標準》、《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等,詳細地規定了有關飛行區圍界、通道、監控和報警系統等民用機場安保設施的建設標準。 今年7月1日,《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即將正式實施,新條例對機場的安全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機場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圍界安防系統,也隨著全國各大機場對安全認識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受到了重視。 2 從人防、物防到技防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王健向記者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機場在圍界安防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人防結合物防的手段,也就是通過簡單的圍欄或圍墻,并輔之以人員巡視或定點崗哨的形式實現防入侵功能。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一些機場開始將多種技術手段引用到防入侵系統,這些技術包括振動光纖、輻射電纜、紅外對射、張力圍欄、高壓脈沖等。這些“信號驅動”型技術各有所長,對機場安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是,這些單一的技術手段難免存在缺陷,有的受氣候條件干擾嚴重,有的存在監控死角,漏警、誤警現象頻繁發生。因此,無法實現全天候、全天時、立體化的實時監控和防護。 據記者了解,由于上述原因,特別是誤警現象頻繁的發生,目前一些采用“信號驅動”圍界安防技術的機場大多已經停用了該系統,如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等。而一些計劃引進圍界安防新系統的機場,由于現有技術手段的不成熟,還一直處于觀望狀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簡稱“蕭山機場”)的一位安防信息技術方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蕭山機場建設新的圍界安防系統計劃已有兩年,但因上述原因,這個計劃一直沒有實現。 另據了解,目前我國機場所采用的“信號驅動”圍界安防技術,大多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等國家。由于存在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問題也造成“信號驅動”圍界技術的綜合成本較高,因此讓一些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型機場望而卻步。 機場安防專家表示,在未來數年間,中國的民航機場將面臨一個新建、改建、擴建的高峰。要對龐大的機場區域進行安全監控,建立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機制,不斷完善技防措施,提升安全防范體系,成為現階段機場建設必須面對的問題。 3 空防安全需求 帶動“技防”升級 技術總是隨著需求而不斷發展進步的,機場安防技術也是如此。根據民航局相關規定,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一類機場的飛行區圍界應設立圍界報警、視頻監控系統,系統應能對圍界入侵行為作出判斷,對目標進行分類,應能在機場飛行和安全照明的環境下工作,應滿足全天候運行的要求。 作為華東地區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浦東機場的擴建工程廣受關注。而世博會的即將召開更對其安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東機場方面強烈意識到在圍界安防這個重要環節需要新的技術突破。 據浦東機場技術設備部部長滕建軍介紹,為了打造一個能盡量滿足目前安防需求的機場圍界防入侵系統,浦東機場兩年前開始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將中科院領先于國際水平的“傳感器網絡”技術引入到了機場圍界防護系統中。目前,這套基于傳感器網絡技術的第三代機場圍界防入侵系統已經成功應用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圍界防入侵。而本文開始的一段,正是浦東機場首次向機場業內詳細展示的圍界防入侵系統。據悉,上海浦東機場的這套圍界防入侵新系統實驗段已經通過了工程驗收,今年年底將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中科院傳感網領域總設計師劉海濤博士向記者介紹,與第二代“信號驅動”型安防技術不同,新一代的圍界安防系統是一種“目標驅動”型安防技術。這種系統采用震動傳感器網絡全新的目標識別、多點融合、協同感知與定位等帶狀三層傳感網系統構架和網狀三層體系構架等核心技術,實現機場圍界入侵目標的有效分類和高精度區域定位,同時結合和組合氣象傳感子系統、智能視頻等先進技術,使系統具備自感應、自適應和自學習等機制,可滿足機場全天候、全天時的防入侵預警的需求。 4 傳感器網絡技術有望擴大應用 劉海濤介紹,我國的傳感器網絡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浦東機場的這套圍界防入侵系統是首次應用于民用方面。據悉,這套系統之前主要應用于軍用方面。實際上,除了圍界防入侵,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從服務于機場安全來講,還可應用于跑道防護等。例如,目前機場跑道的異物檢測還主要靠人力,如果有朝一日能將這個技術應用于此,將極大提升跑道的安全系數。 記者進一步向劉海濤請教了這套基于傳感器網絡技術的第三代機場圍界防入侵系統與第二代的區別。他介紹說,第二代安防技術只能看到有沒有入侵目標,而傳感網絡安防技術則可以感知入侵目標“是什么”、“在哪里”和“干什么”,然后再報警。由于是基于多種傳感器的協同感知和智能監控技術,新系統可實現對圍界地下、地面和低空的三維智能入侵報警功能。機場內飛機起降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其針對局部氣象可自適應調整算法區分惡劣天氣,不會造成誤警;可有效探測挖洞、破壞墻體、翻越圍墻等入侵行為,不會漏警。 劉海濤說,傳感器網絡安防技術一般有三級警報:預警、報警、出警。在人、動物、車進入圍界四五米處,會有喇叭預警,告知進入圍界預警區,希望離開;當人或者動物企圖穿越圍界的時候,傳感器網絡就會報警,對入侵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和跟蹤,自動彈出聯動的攝像頭視頻畫面,輔助值班人員決策,決定出警與否和出警力量。 5 新技術推廣尚待時日 浦東機場安全受肯定 機場安防專家表示,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民航機場的圍界安防模式將會朝著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及多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方向不斷發展,將第一代、第二代圍界安防系統逐步升級改造為高安全性的“傳感器網絡”圍界防入侵系統,是今后民航機場安防系統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 但是,專家也同時表示,目前,“傳感器網絡”圍界防入侵系統在推廣應用方面尚需解決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在第一、二代圍界安防系統升級改造為“傳感器網絡”圍界防入侵系統時,需要保護已有投資,能夠將已有系統接入新系統,大幅度提高圍界防入侵系統安全性。其次是了解“傳感器網絡”圍界防入侵系統的機場不多,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加強與機場和設計院的技術交流,做好技術人才的培訓。第三,還需要解決成本問題。對于首都機場、浦東機場這樣的大型機場,價格壓力較小,但是對于大多數中小型機場,圍界安全也一樣重要,我國自主創新的“傳感器網絡”圍界防入侵系統還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以滿足中小型機場的要求。 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樂觀,認為該技術是自主知識產權,在成本上應該有控制的空間。浦東機場這樣的一類機場由于對安防要求較高,采用的是壁掛加地埋比較復雜的工程,能夠實現預警和報警相結合,圍界地下、地面的智能入侵報警,而其他中小型機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對簡單的工程形式,成本可隨之下降,仍然能夠實現遠高于第二代的圍界防入侵系統的安全性。 另外,記者在上海采訪結束回京后獲悉,華東民航管理局審計組在浦東機場召開安全審計通報會,宣布浦東機場以99.21%的高符合率通過民航安全審計。對此,機場安防專家表示,相信越來越多的機場會借鑒浦東機場的經驗,把民航機場安防系統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