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公司供稿 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提高生產和供應鏈的效率是取得成功的兩條途徑。這些改進與提升包括增強機器的可靠性、規劃精簡它們的易用性,或者為它們的運行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基于在工廠中如何利用工業自動化系統進行信息傳輸,這些設想都可成功實現。 工廠內究竟都在發生些什么? 為了保持機器的順暢運轉,操作員必須快速識別生產線上可能出現的任何故障。例如,一臺汽水裝瓶機需要根據剩余汽水量來提醒操作員補充汽水。一旦系統感測到剩余汽水量不足,這個系統隨后會通過一個人機界面(HMI),在手持設備、大型控制室或者機器本身的顯示屏上顯示狀態更新。HMI的范圍可以從簡單的分段顯示裝置到高分辨率LCD顯示器。 顯示系統通常擁有一個應用處理器來運行諸如Linux或VXWorks等操作系統,這可以實現對Qt等框架的訪問,從而進行圖形用戶界面(GUI)的設計。某些處理器甚至包括圖形加速器,以便在減輕主處理器負載的同時,提供復雜精細的圖形處理。廣泛的2D或3D顯示功能已在TI基于ARM內核的Sitara™ 處理器上實現。 現在,既然數據可以通過HMI來顯示,下一步就需要從工廠內的其它地方搜集數據了。 ![]() 數據在網絡中是如何傳輸的? 由于產品通過低延遲實時網絡與可編程控制器(PLC)相連接,當其在產品線上移動時,傳感器網絡就能夠捕獲這些產品的信息。這些網絡使用專門的工業以太網通信協議,在數毫秒的時間內就能完成信息的發送,以確保PLC到互聯設備的傳輸操作比任何人為操作都要快。此外,工業以太網協議經常使用冗余措施來確保網絡中斷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當使用Sitara處理器時,這些工業通信可以在可編程實時單元和工業通信系統(PRU-ICSS)上運行。這個額外的PRU內核考慮到了多個協議的執行,使得用同一個器件來設定很多不同協議變得更加簡單,避免了為每個協議使用一款定制的ASIC器件,從而節省了時間和資源。對于工廠來說,擁有一款重新可編程器件意味著它們不再需要改變整個網絡來將不同的元件連接在一起。 這些以太網網絡可以滿足很多的工廠需求,但是無線連通性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如何利用Wi-Fi提高連通性? 工廠經常采用大型機械,而人類操作員很難接近這些具有特性顯示屏或訪問點的機械,因為這些機械往往位于距離地面很高的地方,或者顯示屏安裝在非常狹小的空間內。為了從這些難以到達的地方獲取信息,Wi-Fi傳感器可以將數據中轉至一個相對便利的位置,例如一個控制室內。并且,通過將云端服務集成在內,工人不僅僅能夠通過智能手機訪問這些特定信息,他們還可以獲得機械上某一特定組件的歷史數據或統計數據。 TI的WiLink 8模塊能夠幫助工程師能夠輕松地將Wi-Fi 和Bluetooth/ Bluetooth低能耗添加到很多器件之中,與用于工業自動化的Sitara處理器完美匹配。其中的特性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Sitara AM57x處理器的相關信息,敬請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