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 日是東芝(Toshiba)以 NAND 型快閃存儲器(Flash Memory)為主軸的半導體事業第一次招標的截止日,有意參與競標的企業將會在今日向東芝提交出資金額、出資比重等條件。而日前就傳出為了避免東芝半導體技術外流,尤其是流向中國,日本公共資金將攜手美國陣營吃下東芝半導體事業,而最新有東芝高層表示,美企是東芝半導體事業的合適買家,不希望賣給美國以外的外資企業。 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經濟同友會代表干事、也擔任東芝社外董事的小林喜光在28 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已和東芝進行合作的 Western Digital(WD)等美國企業將是東芝半導體事業的合適買家。 小林喜光表示,“若東芝半導體事業難于留在日本國內的話(無法賣給日本企業的話),就應該和目前已進行合作的美國企業攜手防止技術外流。” 東芝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 廠商,且和全球第三大廠WD 擁有合作關系,雙方目前共同營運東芝NAND Flash 主力據點“四日市工廠”,因此小林喜光上述所謂的“美國企業”指的就是 WD。時事通信社指出,小林喜光上述言論也顯示,不希望東芝半導體事業賣給美企以外的外資企業。 東芝目前董事總計有9 位(包含社長綱川智),其中6 位為社外董事。 產經新聞29 日報導,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和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已決定不會參與東芝半導體事業的第一次競標,但不參與競標不是指日本政策投資銀行 / INCJ 將放棄,而是會等待 29 日參與競標的企業及出資額揭曉后,考慮和美國企業共同對東芝半導體事業進行出資。 產經新聞指出,目前傳出可能會參與競標的美國陣營有WD、美光(Micron)以及投資基金Silver Lake 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等;而在中國臺灣地區陣營部分,鴻海和臺積電有意參與競標,不過日本政府、經濟界憂心技術會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