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俞文杰 對于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這顯然又是一個十字路口。 9月2日,有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美光科技欲購買武漢新芯。“武漢新芯將成為美光科技的制造工廠,從而淡出代工業務。”該人士說。 武漢新芯成立于2006年3月,是由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投資、并委托中芯國際(紐交所:SMI)經營管理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在芯片代工業,武漢新芯因創造性提出“代管模式”而備受關注。 而該項目之于中芯國際,這亦是其在大陸低成本擴張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但并非首次。此前2005年,由成都市政府旗下的成都工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委托中芯國際經營管理的成都成芯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芯半導體”)也采取了類似“代管”模式。 但7月15日,成立近五年的成芯半導體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售。若此次武漢新芯被美光科技“接盤”,中芯國際在大陸的兩個代管合作項目,均將面臨被出售的命運。 9月3日上午,本報記者就此致電武漢新芯總裁王繼增求證,王對該消息未予否認,但同時表示“關于這件事情,我們現在還不方便發表意見”。 美光洽購武漢新芯 對于武漢新芯將被出售一事,武漢業界對此并不感意外。 武漢新芯自2006年6月正式動工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00億元,其中主體工程88億元,配套工程12億元。項目采用12英寸90納米及更高工藝技術生產各種存儲類芯片,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電腦、相機、手機及消費類電子產品。 “同時期,在武漢乃至湖北的招商引資中,能與中芯國際項目(指武漢新芯)媲美的,只有富士康項目了。”武漢東湖開發區一官員曾告訴記者,武漢市政府對于武漢新芯項目寄望頗高。 但現實中的項目推進,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武漢新芯成立之初,原計劃主打生產動態存儲器(DRAM),孰料遭遇全球DRAM市場的價格崩盤,利潤一再下滑。在此背景下,武漢新芯被迫將產品線轉向閃存。 2008年9月,武漢新芯牽手飛索半導體。飛索向中芯國際轉移65納米、43納米相關生產工藝及技術,武漢新芯則作為飛索半導體的重要生產基地,為其提供NAND型記憶體產品代工。 但2009年3月,因市場需求下滑和債務因素,飛索半導體申請破產保護。其后傳出與武漢新芯的合作一度“暫緩”。在此背景下,本報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武漢新芯一直處于訂單不足的窘境。 “武漢新芯有點時運不濟。”半導體行業分析人士顧文軍評價。而多位業內人士估測,以12英寸代工廠的造價,武漢方面在武漢新芯項目上,累計投資應超過10億美金。 “投入巨資至今不能實現盈利,這讓武漢方面多少有點心灰意冷。”一熟悉武漢新芯的當地業界人士分析,正是在此背景下,武漢政府萌生退意,欲將武漢新芯出售。 事實上,據本報記者了解,全球IC代工巨頭臺積電曾與武漢方面洽談收購武漢新芯事宜,最后無果而終。而美光科技則是又一個覬覦者。 公開資料顯示,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閃存和CMOS影像傳感器。據接近此項交易的一人士透露,先期美光科技將與武漢新芯組建合資公司,由美光科技控股,武漢新芯的資產將適時注入合資公司。 本報記者就此采訪武漢新芯總裁王繼增,王表示不愿發表意見。而中芯國際相關新聞發言人也表示不作任何評論。 代管模式再遇考 早在武漢新芯被傳出售之前,“代管模式”的另一項目成芯半導體也面臨被出售的命運。 事實上,成芯半導體的出售與武漢新芯有著類似的邏輯背景。根據成都市政府先前披露的數據,成芯項目的計劃投資為2.7億美元(約折合人民幣18.3億)。 但成芯項目成立至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原計劃月產20000片的生產線產能長期填不滿。 在此背景下,對于投資方的承受能力是個不小的考驗。“在代管模式中,由于投資方是地方政府。因為項目遲遲不能盈利,其承載的壓力更大。”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政府投資項目考慮的因素和變量更多,當項目長期虧損時,繼續投資的可能性不大。 “代管模式的本質,是投資方與經營方合作的問題。”顧文軍分析,晶圓代工從產業投資角度來講,屬于長期高投資行業:“以前在8英寸生產線,一般前五六年都很難盈利,而12英寸廠投資更大,折舊更高。所以盈利壓力更大、需要的時間更長。” 事實上,武漢新芯并非沒有見到扭虧的曙光。自2009年四季度開始,伴隨著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復蘇,武漢新芯的訂單量也有所回升,目前武漢新芯已經能夠實現月產能4000片的足產。 但對于扭虧,這依舊杯水車薪。顧文軍分析,一個12英寸廠如果要盈利,大概需要月產能至少要2萬片以上,所以武漢新芯必須擴產到月產能2萬片,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而顧文軍估測,武漢新芯從現有產能擴充到月產能2萬片,至少還需要6億美金的投資。“對于在該項目中,遲遲未能見到回報的地方政府。能否再追投6億美金,確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顧文軍分析。 中芯國際出局? 根據當初中芯國際與地方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武漢新芯和成芯半導體項目,中芯國際均享有優先回購權。但無論是競購成芯半導體的德州儀器,還是洽購武漢新芯的美光科技。眾多接盤者中,中芯國際儼然成了“局外人”。 本報記者從接近中芯國際高層的人士處獲悉,事實上中芯國際欲接盤“代管項目”的愿望非常強烈,但未能競逐最后的洽購實屬無奈。 一個重要原因是相關政府擔心中芯國際的支付能力。盡管今年二季度,中芯國際實現賬面盈利9600萬美元,但實際上運營虧損仍達991萬美元。今年7月,中芯國際通過配股融資7.55億港元,但絕大部分用于北京代工廠的產能擴充。“中芯手上并沒有太多現金,來參與‘代管項目’的收購。”顧文軍分析。 第二個問題可能出在中芯國際在與地方政府的溝通上。上述接近中芯國際高層的人士透露,在張汝京去職后,中芯國際忙于管理層變更后的內部整頓和北京工廠的產能擴充,而忽視了與武漢和成都地方政府的溝通。 “尤其是在二季度實現財務盈利和三季度有望實現運營扭虧的形勢下,沒有第一時間和武漢、成都政府溝通。”上述人士認為,很多地方政府還停留在中芯國際一直虧損,依靠政府輸血的認識上,因此讓當初協議中的優先回購淪為一紙空文。 另一熟悉中芯國際的業界人士則對記者分析,成都和武漢政府出售“代管項目”的速度,有點出乎中芯國際的預料:“中芯國際不是沒有考慮過‘接盤’,只是沒有料到地方政府那樣迫不及待。” 顧文軍則認為,目前中芯國際現金直接收購已不太現實,但并非沒有回旋的余地:“分期付款、股權合作、債務轉股或許是目前雙方兩難情況下比較適合的方案。” |
改動了一下格式 |
thanks! 武漢新芯半導體將出售 美光科技接手 出自:網易科技 編輯:俞文杰 繼德州儀器洽談收購成都成芯半導體后,中芯國際旗下托管的另一家芯片代工廠武漢新芯也面臨被出售的命運。消息人士告訴網易科技,美國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正在與武漢方面接觸,收購一事已基本敲定。 新芯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共同投資的中部第一個12英寸半導體制造項目,也是國內唯一的存儲芯片代工廠。據公開資料顯示,新芯一期工程總投資100億元,2006年6月正式動工建設,2008年9月正式投產,主要是采用12英寸90納米及更高工藝技術生產各種存儲類芯片,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電腦、相機、手機及消費類電子。 目前新芯的月產能約為3000片左右,還處于虧損狀態,業內人士估計需要繼續擴充產能,達到兩三萬片后才能盈利。業績虧損是當地政府希望出售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還不清楚新芯出售的價格。此前成都成芯掛牌11.88億元出售,該項目投資約4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虧損的新芯很可能再次被“賤賣”。對接手方美光而言,則可以以低價迅速擴充其在國內的產能。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光科技計劃先期以專利入股與武漢方面成立合資公司接手新芯的運營,稍后再籌劃現金收購。 收購之后新芯將成為美光旗下內部生產線。半導體觀察人士顧文軍認為,這將對國內內存芯片設計廠商帶來極大影響。這些廠商將不得不去國外尋找代工廠,而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往往規模很小,在與國際大廠爭奪代工廠產能中并不占優勢。當產能吃緊時,代工廠就會拒絕這些小設計公司的訂單。 除了成芯和新芯,今年還有多起外資入股中國半導體企業事件,包括美國銀湖入股展訊,臺積電入股中芯國際等等。顧文軍對此表示極大的擔憂,他認為,過去中國地方政府花了很大力氣來招商,扶持半導體產業,外資入駐是“鳩占鵲巢”,將會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致命打擊。 |
這種模式也真TM搞笑,先騙ZF把錢扔進來,自己產能不足的時候,就可以把活發過去做,但是自己的產能填不滿時,還會去管ZF的工廠么?況且ZF只會拿納稅人的錢去注資,根本不會也不可能去打造專業團隊,死是必然 |
“中”“美”大戰:中國半導體的“武漢保衛戰”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多少年后,當我們仰望星空,回眸歷史,會發現這句話是對2010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好的注解:今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增長達30%多,但設計公司卻紛紛找不到產能,被國外的代工廠家“加價不加量”,發展狀況堪憂;中國制造業增長接近50%,但僅有的三家8寸模擬廠之一的成芯被外資買走,唯一的12寸存儲芯片代工廠也要被外資收購;政府不差錢了,但扶持高科技的資金卻好像減少了; 武漢新芯作為大陸惟一的存儲芯片加工廠,為何地位如此重要,引發中芯國際和美光的“中”“美”大戰呢? 工業之心:無芯不新 芯為核心 集成電路產業在現代工業中,具有全面的滲透性和高度的增值性,整個產業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和利益緊密相聯。而發展集成電路制造業則對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以及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時代,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轉變,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過渡,而這里面的核心就是硅技術:集成電路與芯片;而我國傳統以成本為優勢的制造業面臨挑戰,亟需向高端制造業發展;而半導體制造業作為集高科技和制造為一體的現代工業,在產業升級和新工業的發展中勢必是重中之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廠,然而無論電視機,手機還是汽車,目前大多還是“組裝經濟”,要想調結構,升產業,從組裝在中國,制造在中國到設計在中國,則半導體代工業就成了重中之重。 平臺之重:韓地雖輕 得韓者重 經濟危機中,很多半導體廠家關掉了自己的生產線,這也導致了今年全球代工產業的產能緊張。未來的半導體的競爭演變為“產能為王”:誰擁有半導體制造的平臺(產能),誰就能發展半導體產業。而新芯在內的自主可控產能(政府控制)如果被外資全盤收購,變成外資公司的一條生產線,失去自主可控和開放性,這會導致國內半導體發展的基礎越來越脆弱。 今年半導體全球全行業性好轉,但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卻大多拿不到產能,嚴重地影響了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因為關閉生產線的不可恢復性以及投資半導體制造業的艱難性,預計未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還會因為產能問題受到嚴重制約。更為重要的是,國內存儲產業剛剛起步,雖然新芯國內客戶訂單可能不多,但它的平臺性和開放性給國家發展存儲產業帶來了希望。于是這個惟一的制造平臺就成為重中之重了。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經濟復蘇后,各個半導體發達國家均加大投入對半導體制造業的投資和支出:Global Foundries在紐約新建12寸晶圓廠,紐約州政府初期補貼資金就達12億美元;而在德國政府的支持下,Global Foundries今年建立了歐洲首座超級工廠與最大的12吋廠;三星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用在半導體上的資本投入今年高達229億美元。 韓地雖輕 得韓者重。所以半導體制造平臺的爭奪變成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和電子產業的保家衛國之戰。然而“成都保衛戰”的失敗,“武漢保衛戰”的無奈折射了本土業者在強大外資面前的窘境與羸弱。 企業之爭:“中”“美”大戰 從美到中 中芯國際在管理層變更后,運營狀況良好。估計今年第三季度很大可能會實現運營盈利,改變了以往中芯一直虧損,依靠輸血的老大難形象。同時在客戶的推動以及本身發展的需求下,中芯新的管理層也非常重視新芯,新任CEO王寧國上任不到一月,就飛赴武漢,調研新芯。而今年5月初中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武漢召開董事會,使全體董事會成員加大對新芯的認識和重視。由于中芯逐漸向新芯轉移先進的技術(包括邏輯制程),所以也加快了對新芯的回購談判。根據當初中芯國際與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中芯國際享有優先回購權。然而中芯國際虧損多年,今年下半年才有可能盈利,并且今年募集來的資金主要用于擴充北京廠的產能,這也導致其沒有多余現金行使優先回購權。所以在這場“中”“美”大戰中,暫時落到了后頭。 而此次對壘中芯的美光,對熟悉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人來說,并不陌生:“中”“美”大戰的第一戰其實并不在中國。時光回到2005年,美光就游說美國政府,呼吁美國政府不應該幫助海外競爭者提高生產規模,而當時美光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ven Appleton高調提出“中芯阻擊論”,并且直言不諱 “我是這件事的主力.我用了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阻止中芯國際。我們要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必須這樣做。”通過輿論呼吁,院外游說等方式向美國有關部門施加壓力,最終迫使美國政府干預此事并敦促美國進出口銀行拒絕了本已答應給中芯國際的貸款。 而“前度劉郎今又來”,Steven Appleton又出手了,不過這次是直接收購國內唯一的12寸存儲芯片代工廠。只不過身份變了個:當時呼吁美國政府不應該幫助海外競爭對手擴產,并且利用美國政府達到了目的,而現在自己卻通過海外收購直接擴充產能了。只是不知道Appleton這次要呼吁美國政府支持他還是中國政府支持他呢?不知道會不會心里后悔當時美國政府幫助其實現“中芯阻擊論”,否則中芯國際沒受“阻擊”,現在發展大了,美光全盤把中芯國際收購下來,這樣產能擴充地就更快了。 因為存儲芯片屬于“量大面廣”的標準產品,所以歷來成為半導體的必爭之地。存儲芯片的價格波動很大,今年已來漲幅已是08年時的5到6倍,這與國內沒有存儲芯片是有很大關系的。所幸中國政府意識到這個嚴峻的現實,不僅在核高基重大專項里面放入這個課題,同時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勇于嘗試,發展存儲產業。北方的一個經濟大省就想全力發展存儲產業,今年上半年就和美光談過,希望能夠和美光合作,而當時美光的條件非常苛刻:當地政府出錢出地出廠房,美光僅技術入股,所有產能和技術不能給別人所用,還要大股東控股。如此苛刻和不平等的條件,根本無法保證中方利益和促進當地的產業發展,自然被當地政府拒絕。于是美光在談判失敗后,就盯上了新芯。而美光財大氣粗,不僅有現金,還是美元,自然穩操勝券。 地方之痛:扶持民族產業也需要市場運作 毫無疑問,地方政府是重視高科技產業,也愿意扶持民族企業的。投下上百億人民幣,付出眾多心血與精力便是明證。并且政府也愿意將企業賣與國內公司,賣與開放的公司,扶持當地的集成電路企業。然而政府肯定也要考慮投入和回報。新芯成立以來一直虧損,好似一個無底洞的現狀讓政府犯了兩難:“加碼攤薄”還是“斬倉割肉”,這真是個問題。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代工廠作為高昂的資金密集型產業,投入巨大,折舊極高,所以一個8寸線前五六年都很難盈利,而12寸線投入就更大,所需回報周期就更長了。產業特性使然,新芯也要按照老規律。 從企業角度來看,新芯建成后,月產能只有不到4000片 但一個12寸廠如果要盈利,大概需要月產能在2萬片以上。但新芯如果擴產到2萬片,這又需要很大一筆錢。 目前新芯的處境就在于如何生存,只有生存下來,才能考慮下一步發展的問題。而武漢政府肯定希望新芯健康運轉,靠企業本身,靠市場運作來正常發展,這就需要給新芯一個全面的,詳細的,符合新芯“廠情”的發展計劃:注資多少,發展什么技術,產能多少,合作伙伴,何時盈利等等。誰能給出這個計劃,或許是“中”“美”大戰的關鍵之匙。 行百米而半九十,目前這場新芯爭奪戰,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誰是最后的取勝者,尤未可知。 對美光來說,要想領先到最后,則勢必吸取上次和中國另外一家地方政府談判失敗的經驗,改變強硬的談判策略,拿出充分照顧新芯發展和支持當地集成電路發展的方案:摒除存儲產業波動巨大的規律,持之以恒在新芯投入,并且在低潮時也要確保新芯的產能;開放部分產能給當地的或者中國的設計公司,幫助當地政府發展好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進而幫助這些芯片企業為武漢的光谷經濟提供引擎,而不是把新芯劃為美光一條封閉的生產線,把里面的客戶都趕走。政府希望的是筑巢引鳳,而不是鳩占鵲巢。 對中芯國際而言,要想打贏這場“武漢保衛戰”,則必須和政府充分溝通,讓政府意識到中芯本身的改變。轉移更加成熟的工藝和盈利的產能給新芯,更加重視新芯,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實現性的建設性發展方案,幫助新芯早日走上健康的發展軌跡。尤其是在沒有更多現金直接收購的情況下,中芯國際必須盡快拿出充分考慮地方政府投入,新芯未來發展,扶持當地半導體企業的最優方案。或許分期付款,股權合作,債務轉股,對當地上下游企業給與更多優惠等是目前雙方兩難情況下比較適合的方案 發展之思:科學發展和市場規律才能推動高科技產業 其實新芯的現狀是國內地方政府發展高科技產業的一個縮影,政府很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也愿意投入巨資,但政府對產業本身的認識,對行業發展規律的把握沒有企業熟,并且不能參與企業運營,所以如果沒有好的防控方案和雙方的約束政策,在投資和回報上如果沒有明確的或者科學的措施,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個不僅武漢有,別的地方也有;不僅半導體有,太陽能,LED等都有。 就企業來說,在本部以外投資發展,必須從市場的角度,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盲目熱情,必須根據行業的發展規律,企業本身的運營情況,結合當地的優勢,科學發展。盡大可能降低對政府的依賴,依靠企業本身市場運作來做大做強。 曾幾何時,國內地方政府紛紛發展半導體代工廠,從南到北,由東至西,可到頭來,幾家歡樂幾家愁?政府和企業從初見時的相見恨晚到后來成為陌路仇人,難道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前天是半導體,昨天是太陽能,今天是LED。相同的故事,不停地上演。政府的投資和企業的擴張到底怎樣才能和諧共存,良性發展。這是個問題。而詳細規劃,遵守科學發展觀,按照行業和產業的規律辦事,相互約束,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有長期合作戰略眼光,擯除急功近利,按照市場運作,則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 顧文軍博客 |
據傳Global Foundry 也加入并購戰團。GF母公司ATIC資金雄厚,救迪拜時,當場掏200億美元,眉頭都沒皺一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