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轉虧為盈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先進制程上亦急起追趕,繼8月初宣布65納米制程已進入量產,執行長王寧國指出,45納米制程將于2011年下半投入量產,且目前持續進行32納米制程研發。另外,針對中芯獲得大陸政府巨額補助款傳言,王寧國則是予以否認。 中芯第3季65納米制程占營收比重將達7%,在產品應用方面,主要包括無線通訊、消費性電子、藍牙等。至于45納米制程,中芯主要技轉IBM技術,預估2011年下半邁入量產。目前中芯45納米制程主要于上海12寸廠進行生產,北京廠房則主要用于65與55納米制程,目前上海12寸廠每月產能 3,100片,部分作為研發用途,預計2011年底月產能將達5,000~7,000片,未來40/45納米制程產能將至少達5,000片。 王寧國看好中芯第3季表現,預期產能利用率將提升到96%,且因65納米制程進入量產,將帶動毛利率提升至20~22%。 另外,近期大陸媒體傳出中芯所申請「十一五」(2006~2010年)第1個3年期專案批文已經下來,將獲得數千萬美元補貼款挹注,有助于改善2010年業績,這項補助最快在第3或第4季反映在中芯財報上。 王寧國對此指出,中芯并非該項計畫的補助對象,并否認這項傳聞。但他強調,一直以來大陸政府多少仍有一些補助金,但金額并不大,以第2季來說僅有150萬美元,第3與第4季還有數百萬美元,公司賺錢還是要靠自己,而非靠政府補助款。 所謂「十一五」亦即大陸工信部自2008年所啟動「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希望在芯片、軟件和電子器件領域,追趕國際技術和產業發展,此一重大專項將持續15年,每年投入約人民幣40億元。 來源:DigiTimes |
頂,中國芯! |
支持一下,希望中芯繼續成長 |
中芯國際終結長虧賺近億美元 2010-08-12 07:25:18 來源: 東方早報(上海) 中國內地最大芯片代工商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00981.HK,NYSE:SMI,下稱中芯國際)新管理團隊交出了一份盈利9600萬美元(約合6.5億人民幣)的新財季報告,終于結束了中芯國際已經連續12個季度的虧損。 在上一個財季,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離職,董事會選擇了半導體資深人士王寧國出任中芯國際CEO(首席執行長)一職,并且對公司管理團隊進行人事變動重組。 8月1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的截至今年6月底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期內實現銷售收入3.81億美元約合25.81億人民幣),相比上年同期上升42.5%,凈利潤為9600萬美元,而上個季度中芯國際巨虧1.8億美元(約合12.2億人民幣)。 改變銷售模式增加收入 財報稱,銷售額增加的主因是對托管代工廠武漢新芯和成都成芯銷售模式的改變。此前中芯對這兩個代工廠收取傭金提成,現則改為由客戶直接與中芯國際簽訂代工合同,再由中芯國際外包給新芯和成芯,這部分收入就計算為中芯國際銷售收入。 據早報記者了解,之前中芯國際對武漢新芯和成都成芯進行托管經營,現在中芯國際對武漢新芯仍在托管,但是成都成芯則放棄托管,尋求出售。 公告顯示,北美還是中芯國際最大市場,收入占52%。中國市場收入占28.7%,銷售額相比上一財季上升27.4%,是中芯國際第二大市場。 CEO王寧國在新聞稿中表示,中國市場在晶圓上需求不斷增長,未來將在中芯國際扮演重要角色。 財務意義上盈利 盡管中芯國際結束了12個財季虧損,恢復盈利。但其盈利更多是財務意義上的盈利。公告顯示中芯國際扭虧主要是股權及認購權證授予協定公允價值變動1.059億美元所致。 去年底,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官司達成和解協議,規定中芯國際向后者支付2億美元現金及相當于10%股權的股票和認股權證,股份及認股權授予協定初始計量按照衍生工具以公允價值計價,后續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不過中芯國際本季業務運營狀況確實也在改善,毛利率在不斷走高。公告顯示,中芯國際的毛利率已經從2009年第四季度的7.6%、今年第一季度的14.6%,增加到15.6%,并且在給出的第三季度指引中毛利率為20%~22%。咨詢公司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表示,隨著毛利率的持續走高和先進制程所占比重的持續增加,可以預料中芯國際真正意義上的盈利應該就在眼前,估計今年下半年盈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華爾街日報昨日援引王寧國話稱,三季度產能已被全部預訂,同時受產品組合改善推動,產品平均銷售價格將上升。 王寧國也表示,公司65納米制程穩定,產能也持續增加,第二季對第一季付運超過雙倍增長,并可望在第三季再次翻倍。 王寧國還否認近期有關該公司將獲得巨額補貼,稱只獲得了少量的政府補貼,并且重申中芯國際并不依靠政府補貼來改善盈利。他透露,中芯國際上一季度獲得150萬美元政府補貼,下半年可能會獲得數百萬美元補貼。 中芯國際昨日股價平收,收于0.57港元。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周玲) |
SMIC denies report it will receive tens of millions from China government Nancy Cheng, Taipei; Jessie Shen, DIGITIMES [Thursday 12 August 2010]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MIC) CEO David Wang has denied that the company is close to receiving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from the China government's budget for the country's 11th five-year plan (2006-2010), as reported by Reuters. The Reuters report, citing unspecified sources, said the money for SMIC should appear on the company's balance sheet of the third or fourth quarter, helping the foundry chipmaker improve its earnings in 2010. Speaking at a company conference call on August 11, Wang indicated that the China-based foundry has only obtained small subsidies from the government. A subsidy of US$1.5 million was granted in the second quarter, said Wang, adding that subsidies for the third and fourth quarters are estimated at only several million dollars. Wang claimed that SMIC does not rely on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enhance it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SMIC returned to profitability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0 after 12 consecutive quarterly losses. The company will generate a higher gross margin in the third quarter thanks to a ramp-up of 65nm process capacity, according to Wang. SMIC moved 65nm to mass production in early August, said Wang, adding that the node is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7% of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s in the third quarter. In addition, SMIC plans to kick off volume production using a 45nm process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1, and has stepped into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its 32nm process, Wang indicated. |
希望早日用上中國芯,沒有中國心談什么產業升級,無非是給人家創造一個更大的商機! |
希望早日用上中國芯,沒有中國心談什么產業升級,無非是給人家創造一個更大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