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PCB-3W和20H原則】 板兒妹在小知識放送前對W和H做個解釋說明,為的就是讓不懂的人更能理解字母代表的意思,懂的人可以加深印象...... ![]() 【W指的是線寬,H指的是電源層與底線間的距離】 1、3W規則: 3w就是兩條線的間距是線寬的兩倍 如圖1 ![]() 圖1 為了減少線間串擾,應保證線間距足夠大,當線中心間距不少于3倍線寬時,則可保持70%的電場不互相干擾,稱為3W規則。如要達到98%的電場不互相干擾,可使用10W的間距。 3W原則是一種防止串擾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僅作為一種參考,并作為理解如何防止串擾的一種啟發。實際PCB設計中,3W原則并不能完全滿足避免串擾的要求。按實踐經驗,如果沒有屏蔽地線的話,印制信號線之間大于lcm以上的距離才能很好地防止串擾,因此在PCB線路布線時,就需要在噪聲源信號(如時鐘走線)與非噪聲源信號線之間,及受EFTlB、ESD等干擾的“臟“線與需要保護的“干凈”線之間,不但要強制使用3W原則,而且還要進行屏蔽地線包地處理,以防止串擾的發生。另外,不是所有的PCB上的走線都必須遵照3W布線原則。使用這一設計指導原則,在PCB布線前,決定哪些條走線必須使用3W原則是十分重要的。 2、20H原則: 20H是電源層內縮地層20H , H表示電源層與地層的距離。如圖2 ![]() 圖2 由于電源層與地層之間的電場是變化的,在板的邊緣會向外輻射電磁干擾。稱為邊沿效應。 解決的辦法是將電源層內縮,使得電場只在接地層的范圍內傳導。以一個H(電源和地之間的介質厚度)為單位,若內縮20H則可以將70%的電場限制在接地層邊沿內;內縮100H則可以將98%的電場限制在內。要求地平面大于電源或信號層,這樣有利于防止對外輻射干擾和屏蔽外界對自身的干擾。電源層比地層內縮1mm基本上就可以。 板妹收集了些資料整理分享給大家,如果對大家有點小作用,看帖回帖是美德~~~ ***快點PCB,快樂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