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暴漲57.8%,上海和北京分漲幅緊隨其后…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科技公司對于人才的吸引力都是相似的,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工作卻各有各的不幸:北京的空氣質量和戶口制度,上海的創業創新氛圍,而深圳,從2015年開始,房價是最大的問題。 騰訊科技 深網報道組 雷建平 3月31日報道 過去幾年,在華為、騰訊之后,深圳還誕生了大疆無人機、華大基因等優質企業,北京、上海一大批人才也因為霧霾、機遇等原因涌入到深圳。不過,這種局面正在被深圳的高房價打破。 2016年3月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0個大中城市今年2月各種住宅、商品房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同環比上漲。而房價漲幅最高的城市是領漲全國房價15個月之久的深圳,漲幅遠遠超過北上廣,與去年同期相比暴漲57.8%。上海和北京分別以25.1%和14.2%的漲幅緊隨其后。 深圳房價暴漲正讓這座城市的互聯網產業發展面臨變數,催生大批互聯網從業人員逃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我們就有兩個同事回內地了,高房價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同時,公司的經營困難也在增加。因為無論是辦公成本,還是用人、物價水平都會隨著房價的上漲而變得讓公司難以支撐。2015年,深圳已經經歷了一場中小企業倒閉風波。 有消息稱,正在建設的華為終端總部項目將于2017年5月竣工,華為大學也將隨遷至松山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華為無法保障員工有能力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買房。 制造業外遷 在日前舉行的IT領袖峰會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陸健發布《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指出,深圳是座硬件之城,是世界上PC板研發制造量最大的城市,到華強北能找到任何元器件,小到電子電感電容,大到各種各樣的整體PC面板。這給深圳硬件創新帶來便利。 深圳又是一座軟件之城,中國的很多行業軟件是由深圳的企業研發。另一方面,在深圳互聯網應用非常多,差不多2/3的企業都在互聯網上營銷。 從電子制造業角度講,2015年生產近1.5萬億的IT產品,占全國IT制造業的近12.5%。深圳IT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差不多3335家,占了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當中的60.4%。 中國的百強電子制造企業當中有21家來自深圳。另一方面市政府為大力推進IT產業的發展,深圳建了大量的創客空間,IT類的創客人數已超過1萬人。 光鮮亮麗數據背后,無法掩蓋的是,過去1年深圳房價暴漲,讓大量互聯網人才和產業遠離。 按照深圳規劃國土委統計,2016年2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已達4.81萬元/平方米,同比增逾70%。另據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監測,同期二手房成交均價達5.26萬元/平方米。 深圳市創新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南嶺日前表示,深圳面臨制造業的外移,像華為把手機總部和華為大學搬到東莞;中興通訊也把產能放到河源。 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金心異說,龍崗的房價都4萬多,還能保得住深圳的科技產業嗎?華為大量的生產環節遷到東莞,估計華為將來一些新的產業也不會放在深圳。 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資訊中心主任龍隆也說,如果房價這樣上沖,新的創業人員怎么進來?深圳供給側改革可能把制造業、科技產業去掉,就變成純服務業城市。 漢能投資CEO陳宏對騰訊科技表示,房價暴漲對創業公司來講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無形之中會提高創業成本,對員工來講,薪水一定要增加,否則他自己生活都顧不了,他怎么創業? 陳宏說,對一般制造業來講,如果房價已經漲到足夠高,員工的薪水就很難滿足他的要求,這些企業就必須搬到外地去。 賽富亞洲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表示,房價的暴漲對任何事都有影響,因為人工成本會大幅提高,房租大幅提高,企業很難生存,尤其是對那些早期公司,其還沒盈利,或盈利能力很弱。 實際上,此前吸引大批北京、上海人才去深圳的重要原因除霧霾和交通外,相對低廉的房價也是重要原因,但如今深圳的房價過快上漲,會讓大批這類IT人才對深圳望而卻步。 年輕人可先不考慮買房,但深圳租房一樣貴。有些年輕人工作幾年后,會迫于房價壓力離開。 當前,困擾深圳的一個問題是,深圳人口眾多而面積很小,僅有北京約八分之一,廣州約四分之一。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日前表示,未來要填海55平方公里,陸地整備50平方公里。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也對騰訊科技表示,面對高房價導致人才流失的現象,深圳可能還要多開發一些臨近的資源,多填填海創造更多的土地,才有更多廉價的房地產。 涌入者依舊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要求成員企業停止“眾籌炒樓”業務 有人離開,也有人來。不斷有代工廠倒閉的同時,也有新的企業進來。 就在深圳房價暴漲之際,深圳與樂視達成戰略合作,并簽署了樂視鑫根并購基金合作協議。樂視控股CEO賈躍亭表示,很快樂視智能終端總部將會遷移到深圳。 “從產品研發到供應鏈,到交付,甚至到前端的很多業務形態都會轉移到深圳。”賈躍亭說,樂視以超級電視為核心的智能家庭系統和以手機為核心的移動可穿戴體系都會帶到深圳。 另外也有消息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總部將會遷出北京,落戶深圳。 中國電子是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業務涉足新型顯示、信息安全、集成電路、信息服務等國家戰略性、基礎性電子信息產業領域。一旦中國電子遷移到深圳,影響必然巨大。 創新工場也準備將部分業務遷移到深圳。創新工場CEO李開復說,應該更早來深圳設點。 李開復對騰訊科技表示,深圳打動創新工場的主要有4個要點: 1,深圳人才。深圳應該是擁有國內除北京之外最集中的一批人才。 2,深圳在硬件方面有專長,從華強北到制造業到全世界硬件創業的任何人都必須重視深圳,考慮深圳制造。 3,深圳的政府非常開明,對于每個想來深圳的VC、孵化器、創業團隊都有非常多的支持。 4,深圳的空氣。相比北京、上海,靠近海邊的深圳占有很大優勢。 據南方日報報道,前海母基金或與深圳市及南山區聯手打造一個20億元的基金,而該基金的領銜運作者或為李開復。李開復表示,將創新工場部分業務遷移到深圳來,落戶在南山區。 漢能投資CEO陳宏對騰訊科技表示,即使房價已漲得很高,但深圳還是非常好的創業城市。 “2016年的熱點,可能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而深圳的硬件非常強。深圳整體的創業環境非常好,我們也看到很多VC、基金在深圳開設辦公室,這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陳宏說,部分產業和人員的遷移,對深圳也是一個機會。“任何一個城市都有一個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的過程,我倒不擔心,就跟硅谷一樣,競爭力很強,但大家都說房價貴得要命。” 在這一輪深圳房價大漲中,騰訊科技挑選了4個不同的命運個體,他們的人生都或多或少被深圳和這座城市的房價所改變。 聶瑞:房子與家都是問題 2011年畢業的的聶瑞最初是在北京某電商公司工作,負責媒體宣傳,兩年之后,她因為考取了一個編制內穩定的單位,返回到故鄉。 聶瑞原以為這輩子就在當地銀行工作或找個人嫁人生活。不過,在外多年的聶瑞,已經不能適應故鄉安逸卻束縛的生活方式,在老家呆了半年后,2014年6月中旬,聶瑞邁入深圳這座年輕的移民城市,工作也從媒介方向轉為做產品。 對于剛工作幾年的年輕人來說,最節省時間成本的方式是在公司附近租房。最近兩年深圳房價的瘋漲,給這樣一批年輕人有很大的心態影響。 很多年輕人會覺得奮斗一兩年自我價值翻倍,年薪可能翻倍,但是房子的市場波動漲幅卻比自己的成長速度或掙錢速度快太多。聶瑞相對樂觀,認為在高房價之下,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知道自己現在階段要的是什么,是投資房產還是投資自我,給現階段帶來最大的滿足感,而非相互對比、相互影響。 在她看來,也許人生有個階段需穩定的居住房,或像買玩具一樣能隨時買房做投資時,才會去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當然,深圳房價暴漲也給聶瑞造成影響——房租大漲。聶瑞自己真正獨立也就這兩年,來深圳時一個人住是兩千多,現在也是一個人住,只是換到馬路對面,房租都快達到五千了。 來深圳不到2年的時間,聶瑞還處于隨公司遷移的不定居狀態,房價雖然漲了,但聶瑞自己也覺得變得強大了,居住環境比剛來的時候改善了很多。 不過,對于聶瑞而言,最需要考慮的不是房價問題,而是眼見年紀越長,擇城成本越大,工作性質的變化,交到新朋友遇到未來另一半的機會變得更少,自己卻被社會貼上待嫁標簽。 聶瑞想的是,選擇了逃離安逸,就必須為選擇承擔和付出,結婚和買房是為和意中人共同構建一個家, 這可能是英語home和house的區別,我要回家,回的是一個家,而不是房子。 在和閨蜜交流的時候,聶瑞說,深圳吸引大家的可能是天氣,可能是便利,可能是離海近,也可能是機會多賺錢快。 呂孟鄒:蝸居深圳 未來可能離開 對于1987年的呂孟鄒而言,來深圳最樸實的愿望是掙錢。呂孟鄒原來在中部一座城市工作,月薪收入3000到4000元,養活自己不難,但想買房太難。 2015年,呂孟鄒在談了女朋友后,買房壓力陡增,在女友鼓勵下來他到深圳發展。如今呂孟鄒在深圳寶安一家醫療電商企業擔任軟件工程師,一個月的薪水大概是7000到8000元。 過去1年深圳房價的暴漲,讓呂孟鄒感到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不過,與很多準備逃離的人不同,呂孟鄒當前并不愿意返鄉,這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 1,深圳程序員就業機會大,容易找到工資還勉強維持自己生活的職位。其他非北上廣深的城市,在薪資這方面與深圳比較起來,直接沒有吸引力,失去了基本優勢。 2,深圳綠化率高,環境好。競爭相對比較公平,有能力工資加薪還算快。 3,深圳推出部分經濟適用房和安居房,可以暫時撫慰一部分人的心里。 4,深圳靠近沿海,外貿,進出口有優勢。創業人員要擴展海外市場、拉投資相對容易。 深圳房價暴漲對呂孟鄒影響較小的原因在于,公司給員工提供了宿舍,是三室一廳。當然,居住的環境遠談不上舒坦,房間里住了6個人,平均2個人一個房間,房間里還是上下鋪。 這樣的空間里,顯然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要差很多。呂孟鄒的一些老員工搬離到附近住,不過,很小的單間就已經漲到至少700元,一室一廳至少是2000元以上。 盡管住得相對壓抑,呂孟鄒卻也還滿足,畢竟一個月能存下3000到4000元,這相當于是在原來城市一個月的薪水。 更重要的是,呂孟鄒的女友還因為他,將工作從老家遷到了廣州,只為與他更近一些,這讓呂孟鄒感到很欣慰。如今,每逢周末有空的時候呂孟鄒都能到廣州與女朋友相見。 當然,深圳房價暴漲,讓類似呂孟鄒這樣的打工一族對扎根深圳、定居深圳的打算越來越少。 呂孟鄒的想法是,要先苦后甜,年輕時在深圳打工,等有一定基礎后到老家買房,等到家里機會發展起來后,選擇撤離深圳,回家鄉發展,或找個好點子回家創業。 汪真:幸運的有產者 相比2011年畢業的的聶瑞、1987年的呂孟鄒而言,1984年的汪真(化名)無疑是幸運的。 汪真早在2008年就選擇來深圳。當時深圳一家IT企業到學校校招,汪真和同期的一批同學就此來到這家公司深圳總部工作。汪真月薪也從當初的2000多元上升到約1萬元。 在深圳奮斗的8年時間,汪真在深圳結婚、買房,孩子現在已經三歲多。2009年時,老公公司有福利房,可以總價3折到4折價格買到,100平方的房子總價才60到70萬。 汪真買的房子區域位于深圳南山區TCL、康佳總部附近,如今,馬路對面的房子每平方已達到5到7萬元。汪真這一套同類型的房子價格已達到500到700萬。 不過,房價的上漲跟汪真關系不大,有時她會說,房價上漲跟我們有什么關系?這個房子沒產權證,又不能賣,我們還是剛需,是自住。她只是直觀感覺,買菜的價格比以前貴了很多。 汪真的學弟學妹們心態就不一樣,覺得深圳房價太高,這種蝸居生活無法體現自己價值,都想著過兩年再返回二線城市過一種更體面的生活。 汪真表姐的選擇更像是一個悲劇。汪真表姐和表姐夫做IT工作,兩人一個月收入3到4萬,一起在深圳打拼多年,早在2014年就想買一套學區房,無奈深圳房價2015年暴漲。 陳康:二度離開深圳 1988年的陳康是湖北人,個頭不高,不善言談,看起來很靦腆、安靜,然而他的座右銘卻是“年輕就是要折騰”。 由于是學習的軟件開發相關專業,大學畢業后就直奔互聯網比較發達的深圳。在深圳呆了兩年,從事網頁設計與前端相關工作,每天三點一線、日復一日枯燥的工作讓他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于是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反對,毅然選擇了辭職,后去義烏跟朋友一起做電子商務。 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他們便把一個3-5個人的草根團隊,成長為年銷售額上千萬的小公司。 再后來由于種種問題,陳康選擇了離開,又于2014年回歸到那個他熟悉的深圳,不過,在經歷最近1年的深圳房價暴漲后,陳康已經在兩周前向公司提出離職,決定回到武漢扎根。 陳康離開前已是深圳這家電商公司的核心員工,對于他的離開,老板李斌(化名)顯得無奈:不少類似陳康這樣的從業者準備離開,回家鄉發展。還有人準備賣掉房子到二線城市生活。 陳康離職前在深圳沒有房子,也沒有談女朋友,不過,陳康利用過去幾年在外打工賺來的錢,于2015年底在武漢買了套房子,春節在老家相親,談上了女朋友,并決定今年年底結婚。 過去那么多年陳康都沒有談,這次一談就談上了,你能說跟買了房子沒有關系么?李斌說,類似陳康這一類打工者,在深圳已經看不到買房的希望,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深圳是陳康在外呆的時候最長的城市,前后一共有4年,不過,陳康始終沒有歸屬感。 陳康多次和周圍的朋友說,在深圳的生活成本很高,租個稍微寬敞一點的房子都感覺到有壓力,更別談在這邊買房了,自己也已經不想一輩子在外面這樣飄零。 陳康在深圳時的工作是電商運營經理,帶領一個小的團隊,主要網上銷售一些母嬰類的產品;薪資為8000元的底薪+提成,平均一年約有10多萬收入。 不過,在扣除房租、餐飲及其他消費后,陳康一年最多只能存4-5萬元左右,還不及深圳部分地區房屋一平方的價格。 “深圳節奏太快、壓力大,感覺每個人每時每刻好像都在為生存忙碌,沒有一點生活的幸福感”陳康這樣說。 由于在深圳親戚朋友不多,除公司的同事,其他的圈子很小。陳康一到周末時就孤獨、無聊,有時候深圳一天都宅在不到10平米的小出租房里看看電影、打打游戲,餓了就叫個外賣。 陳康之前一直想著,男人要干出番屬于自己的事業或成績才考慮結婚;現在考慮先成家后立業;已離開深圳的陳康如今想法是,計劃在武漢創業,從事領域依然是他熟悉電商母嬰行業。 這幾天陳康正在武漢到處找辦公室,陳康感嘆,武漢租辦公室價格比深圳便宜太多。 陳康選擇武漢的理由是,本身自己是湖北人,離家里近,回老家看望或照顧父母方便;女朋友家人也是在武漢。另外武漢高校滿地,是全國畢業生大學生最多地方,找人也比較方便。 延伸閱讀 “深圳創業者,無論是數量、質量,對IT把握,對全球趨勢理解都有非常好的認知,這邊的格局、規模、政府支持都超出我們想象。”——《李開復:創新工場應更早在深圳設點 已投20個項目》 “創業者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生態系統中。如果你想融資,可以前往硅谷。如果你想參與硬件和制造業,你就要來深圳。”——《CNN:深圳創業界正變得更自信》 “深圳政府是服務性很強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領導非常禮遇企業家,2015年IT領袖峰會八大趨勢報告,是市長和企業家連續兩個深夜探討出來的。”——《深圳互聯網為何能快速崛起?》 “對于在深設立的總部企業,最高可獲得一次性達2000萬元的獎勵,對于在深設立的有關科研項目,可根據項目情況向市政府申請資助,最高可申請1500萬元,同時針對留學生創業、高科技人才等深圳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2016深圳IT領袖峰會 聚焦智能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