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STM32的世界 更多學習資料分享群,歡迎大家加入471417140 STM32F10xx時鐘系統框圖:時鐘是整個系統的脈搏 下圖是STM32F10xx時鐘系統的框圖,通過這個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個部件時鐘產生的路徑,還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各部分的時鐘頻率。 STM32的四個時鐘源(HSI、HSE、LSI和LSE)也在圖中標出;圖中間的時鐘監視系統(CSS)是在很多ST7的單片機中就出現的安全設置。特別注意:圖的右邊,輸出定時器時鐘之前有一個乘法器,它的操作不是由程序控制的,是由硬件根據前一級的APB預分頻器的輸出自動選擇,當APB預分頻器的分頻因子為1時,這個乘法器無作用;當APB預分頻器的分頻因子大于1時,這個乘法器做倍頻操作,即將APB預分頻器輸出的頻率乘2,這樣可以保證定時器可以得到最高的72MHz時鐘脈沖。 STM32上很多管腳功能可以重新映射 STM32上有很多I/O口,也有很多的內置外設,為了節省引出管腳,這些內置外設都是與I/O口共用引出管腳,ST稱其為I/O管腳的復用功能,相信這點大家都很清楚,因為基本上所有單片機都是這么做的。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很多復用功能的引出腳可以通過重映射,從不同的I/O管腳引出,即復用功能的引出腳位是可通過程序改變的。 這一功能的直接好處是,PCB電路板的設計人員可以在需要的情況下,不必把某些信號在板上繞一大圈完成聯接,方便了PCB的設計同時潛在地減少了信號的交叉干擾。復用功能引出腳的重映射功能所帶來的潛在好處是,在你不需要同時使用多個復用功能時,虛擬地增加復用功能的數量。例如,STM32上最多有3個USART接口,當你需要更多UART接口而又不需要同時使用它們時,可以通過這個重映射功能實現更多的UART接口。 下述復用功能的引出腳具有重映射功能: - 晶體振蕩器的引腳在不接晶體時,可以作為普通I/O口 - CAN模塊 - JTAG調試接口 - 大部分定時器的引出接口 - 大部分USART的引出接口 - I2C1的引出接口 - SPI1的引出接口 詳細內容請看STM32的技術參考手冊。 請務必記住:如果使用了任意一種重映射功能,在初始化和使用之前,一定要打開AFIO時鐘。 下圖示出了部分復用功能引出腳的重映射結果: 【演示實例】一個在EK-STM32F板子上的RTC作為calender的例子 硬件連接:串口線連至板子的UART-0端口。超級終端設置為: Bits Per seconds: 115200 Data bits: 8 Parity: none Stop bits: 1 Flow control Hardware 板子第一次跑這個程序時,進入時間配置。 根據超級終端上的提示,一次輸入年,月,日,時,分,秒 (1月就輸入01,10月直接輸入10;同理3號就輸入03) 隨后當前的時間就顯示到了超級終端上,并且每秒刷新。 沒有斷電的情況下再跑這個程序,由于看到bake up區域有被設置過時間的標志,不再進入時間設置階段,而是直接到時間顯示間斷,在超級終端上,每秒刷新。 當然如果在EK-STM32F板子上將Vbat和電池相接,具體就是:將紅色的電源跳線帽中的從下往上數的第5個取下,從原來的水平放置改成豎直放置(和上面的VBAT相連)。就算斷電,只要再上電,看到back up區域中的記號,一樣直接進入時間顯示。因為斷電后,back up區域由電池供電,其中記錄的記號不會由于系統掉電而消失。 【演示實例】使用EK-STM32F板測量STM32的功耗 這個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EK-STM32F開發評估板測量STM32F103VBT6在各種模式下的功耗。例子中演示了如何進入STM32的各種模式(RUN、SLEEP、STOP、STANDBY),使用這個例子您可以通過EK-STM32F板上的紅色跳線(VDD、VREF+和VDDA)測量功耗。 本實例首先通過UART與Windows的Hyperterminal通信,用戶可以選擇需要進入的功耗模式,然后這個例程把用戶選好的配置存到后備寄存器,再次復位后STM32將進入之前選定的模式。 附件包中包含了一個說明文件,詳細說明了如何設置板上的跳線和操作的過程。 STM32 GPIO的十大優越功能綜述 前幾天Hotpower邀請大家討論一下GPIO的功能、性能和優缺點(STM32的GPIO很強大~~~),等了幾天沒見太多人發言,但綜合來看提到了3點:1)真雙向IO,2)速度快,3)寄存器功能重復。關于第3點有說好,有說多余的,見仁見智。 下面我就在做個拋磚引玉,根據ST手冊上的內容,簡單地綜述一下GPIO的功能: 一、共有8種模式,可以通過編程選擇: 1. 浮空輸入 2. 帶上拉輸入 3. 帶下拉輸入 4. 模擬輸入 5. 開漏輸出——(此模式可實現hotpower說的真雙向IO) 6. 推挽輸出 7. 復用功能的推挽輸出 8. 復用功能的開漏輸出 模式7和模式8需根據具體的復用功能決定。 二、專門的寄存器(GPIOx_BSRR和GPIOx_BRR)實現對GPIO口的原子操作,即回避了設置或清除I/O端口時的“讀-修改-寫”操作,使得設置或清除I/O端口的操作不會被中斷處理打斷而造成誤動作。 三、每個GPIO口都可以作為外部中斷的輸入,便于系統靈活設計。 四、I/O口的輸出模式下,有3種輸出速度可選(2MHz、10MHz和50MHz),這有利于噪聲控制。 五、所有I/O口兼容CMOS和TTL,多數I/O口兼容5V電平。 六、大電流驅動能力:GPIO口在高低電平分別為0.4V和VDD-0.4V時,可以提供或吸收8mA電流;如果把輸入輸出電平分別放寬到1.3V和VDD-1.3V時,可以提供或吸收20mA電流。 七、具有獨立的喚醒I/O口。 八、很多I/O口的復用功能可以重新映射,見:你知道嗎?STM32上很多管腳功能可以重新映射。 九、GPIO口的配置具有上鎖功能,當配置好GPIO口后,可以通過程序鎖住配置組合,直到下次芯片復位才能解鎖。此功能非常有利于在程序跑飛的情況下保護系統中其他的設備,不會因為某些I/O口的配置被改變而損壞——如一個輸入口變成輸出口并輸出電流。 十、輸出模式下輸入寄存器依然有效,在開漏配置模式下實現真正的雙向I/O功能。 STM32內置參照電壓的使用 每個STM32芯片都有一個內部的參照電壓,相當于一個標準電壓測量點,在芯片內部連接到ADC1的通道17。 根據數據手冊中的數據,這個參照電壓的典型值是1.20V,最小值是1.16V,最大值是1.24V。這個電壓基本不隨外部供電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不少人把這個參照電壓與ADC的參考電壓混淆。ADC的參考電壓都是通過Vref+提供的。100腳以上的型號,Vref+引到了片外,引腳名稱為Vref+;64腳和小于64腳的型號,Vref+在芯片內部與VCC信號線相連,沒有引到片外,這樣AD的參考電壓就是VCC上的電壓。 在ADC的外部參考電壓波動,或因為Vref+在芯片內部與VCC相連而VCC變化的情況下,如果對于ADC測量的準確性要求不高時,可以使用這個內部參照電壓得到ADC測量的電壓值。 具體方法是在測量某個通道的電壓值之前,先讀出參照電壓的ADC測量數值,記為ADrefint;再讀出要測量通道的ADC轉換數值,記為ADchx;則要測量的電壓為: Vchx = Vrefint * (ADchx/ADrefint) 其中Vrefint為參照電壓=1.20V。 上述方法在使用內置溫度傳感器對因為溫度變化,對系統參數進行補償時就十分有效。 STM32的ADC輸入通道配置 STM32中最多有3個ADC模塊,每個模塊對應的通道不完全重疊。 下圖是STM32F103CDE數據手冊中的總框圖的左下角,圖中可以看出有8個外部ADC管腳分別接到了3個ADC模塊,有8個外部ADC管腳只分別接到了2個ADC模塊,還有5個外部ADC管腳只接到了ADC3模塊,這樣總共是21個通道。 下表是這些ADC管腳與每個ADC模塊的對應關系,表中可以看出ADC1還有2個內部通道,分別接到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和內部的參照電壓: 關于STM32 ADC速度的問題 STM32F103xx系列稱為增強型產品,增強型產品的最高時鐘頻率可以達到72MHz。增強型產品的英文名稱為Performance Line。 STM32F101xx系列稱為基本型產品,基本型產品的最高時鐘頻率可以達到36MHz。基本型產品的英文名稱為Access Line。 根據設計,當ADC模塊的頻率為14MHz時,可以達到ADC的最快采樣轉換速度。 要得到14MHz的ADC頻率,就要求SYSCLK的頻率是14MHz的倍數,即14MHz、28MHz、42MHz、56MHz、70MHz、84MHz等;對于基本型產品14MHz和28MHz處于它的最大允許頻率范圍內;對于增強型產品,14MHz、28MHz、42MHz、56MHz和70MHz幾種頻率都在它的最大允許頻率范圍內,但因為ADC預分頻器的分頻系數只有2、4、6、8這幾個,使用70MHz不能得到最大的14MHz,所以要想得到最快的ADC轉換速度,在增強型產品上能用的最快SYSCLK頻率是56MHz。 ADC的速度由2個參數決定,它是采樣時間和轉換時間之和: 即:TCONV = 采樣時間 + 12.5個ADC時鐘周期 在STM32中,ADC的采樣時間是由用戶程序在一組預定的數值中選擇,按照ADC的時鐘周期計算,共有8種選擇: 1.5、7.5、13.5、28.5、41.5、55.5、71.5和239.5 按最小的1.5個時鐘周期的采樣時間計算,最短的TCONV等于14個時鐘周期,如果ADC的時鐘頻率是14MHz,則ADC的速度為每秒100萬次。 注意:當ADC的時鐘頻率超過14MHz時,ADC的精度將會顯著下降。 STM32內置CRC模塊的使用 所有的STM32芯片都內置了一個硬件的CRC計算模塊,可以很方便地應用到需要進行通信的程序中,這個CRC計算模塊使用常見的、在以太網中使用的計算多項式: X32 + X26 + X23 + X22 + X16 + X12 + X11 + X10 +X8 + X7 + X5 + X4 + X2 + X + 1 寫成16進制就是:0x04C11DB7 使用這個內置CRC模塊的方法非常簡單,既首先復位CRC模塊(設置CRC_CR=0x01),這個操作把CRC計算的余數初始化為0xFFFFFFFF;然后把要計算的數據按每32位分割為一組數據字,并逐個地把這組數據字寫入CRC_DR寄存器(既下圖中的綠色框),寫完所有的數據字后,就可以從CRC_DR寄存器(既下圖中的蘭色框)讀出計算的結果。 注意:雖然讀寫操作都是針對CRC_DR寄存器,但實際上是訪問的不同物理寄存器。 有幾點需要說明: 1)上述算法中變量CRC,在每次循環結束包含了計算的余數,它始終是向左移位(既從最低位向最高位移動),溢出的數據位被丟棄。 2)輸入的數據始終是以32位為單位,如果原始數據少于32位,需要在低位補0,當然也可以高位補0。 3)假定輸入的DWORD數組中每個分量是按小端存儲。 4)輸入數據是按照最高位最先計算,最低位最后計算的順序進行。 例如: 如果輸入0x44434241,內存中按字節存放的順序是:0x41, 0x42, 0x43, 0x44。計算的結果是:0xCF534AE1 如果輸入0x41424344,內存中按字節存放的順序是:0x44, 0x43, 0x42, 0x41。計算的結果是:0xABCF9A63 STM32中定時器的時鐘源 STM32中有多達8個定時器,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夠產生三對PWM互補輸出的高級定時器,常用于三相電機的驅動,它們的時鐘由APB2的輸出產生。其它6個為普通定時器,時鐘由APB1的輸出產生。 下圖是STM32參考手冊上時鐘分配圖中,有關定時器時鐘部分的截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定時器的時鐘不是直接來自APB1或APB2,而是來自于輸入為APB1或APB2的一個倍頻器,圖中的藍色部分。 下面以定時器2~7的時鐘說明這個倍頻器的作用:當APB1的預分頻系數為1時,這個倍頻器不起作用,定時器的時鐘頻率等于APB1的頻率;當APB1的預分頻系數為其它數值(即預分頻系數為2、4、8或16)時,這個倍頻器起作用,定時器的時鐘頻率等于APB1的頻率兩倍。 假定AHB=36MHz,因為APB1允許的最大頻率為36MHz,所以APB1的預分頻系數可以取任意數值;當預分頻系數=1時,APB1=36MHz,TIM2~7的時鐘頻率=36MHz(倍頻器不起作用);當預分頻系數=2時,APB1=18MHz,在倍頻器的作用下,TIM2~7的時鐘頻率=36MHz。 有人會問,既然需要TIM2~7的時鐘頻率=36MHz,為什么不直接取APB1的預分頻系數=1?答案是:APB1不但要為TIM2~7提供時鐘,而且還要為其它外設提供時鐘;設置這個倍頻器可以在保證其它外設使用較低時鐘頻率時,TIM2~7仍能得到較高的時鐘頻率。 再舉個例子:當AHB=72MHz時,APB1的預分頻系數必須大于2,因為APB1的最大頻率只能為36MHz。如果APB1的預分頻系數=2,則因為這個倍頻器,TIM2~7仍然能夠得到72MHz的時鐘頻率。能夠使用更高的時鐘頻率,無疑提高了定時器的分辨率,這也正是設計這個倍頻器的初衷。 STM32中外部中斷與外部事件 這張圖是一條外部中斷線或外部事件線的示意圖,圖中信號線上劃有一條斜線,旁邊標志19字樣的注釋,表示這樣的線路共有19套。 圖中的藍色虛線箭頭,標出了外部中斷信號的傳輸路徑,首先外部信號從編號1的芯片管腳進入,經過編號2的邊沿檢測電路,通過編號3的或門進入中斷“掛起請求寄存器”,最后經過編號4的與門輸出到NVIC中斷控制器;在這個通道上有4個控制選項,外部的信號首先經過邊沿檢測電路,這個邊沿檢測電路受上升沿或下降沿選擇寄存器控制,用戶可以使用這兩個寄存器控制需要哪一個邊沿產生中斷,因為選擇上升沿或下降沿是分別受2個平行的寄存器控制,所以用戶可以同時選擇上升沿或下降沿,而如果只有一個寄存器控制,那么只能選擇一個邊沿了。 接下來是編號3的或門,這個或門的另一個輸入是“軟件中斷/事件寄存器”,從這里可以看出,軟件可以優先于外部信號請求一個中斷或事件,既當“軟件中斷/事件寄存器”的對應位為“1”時,不管外部信號如何,編號3的或門都會輸出有效信號。 一個中斷或事件請求信號經過編號3的或門后,進入掛起請求寄存器,到此之前,中斷和事件的信號傳輸通路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掛起請求寄存器中記錄了外部信號的電平變化。 外部請求信號最后經過編號4的與門,向NVIC中斷控制器發出一個中斷請求,如果中斷屏蔽寄存器的對應位為“0”,則該請求信號不能傳輸到與門的另一端,實現了中斷的屏蔽。 明白了外部中斷的請求機制,就很容易理解事件的請求機制了。圖中紅色虛線箭頭,標出了外部事件信號的傳輸路徑,外部請求信號經過編號3的或門后,進入編號5的與門,這個與門的作用與編號4的與門類似,用于引入事件屏蔽寄存器的控制;最后脈沖發生器把一個跳變的信號轉變為一個單脈沖,輸出到芯片中的其它功能模塊。 在這張圖上我們也可以知道,從外部激勵信號來看,中斷和事件是沒有分別的,只是在芯片內部分開,一路信號會向CPU產生中斷請求,另一路信號會向其它功能模塊發送脈沖觸發信號,其它功能模塊如何相應這個觸發信號,則由對應的模塊自己決定。 在圖上部的APB總線和外設模塊接口,是每一個功能模塊都有的部分,CPU通過這樣的接口訪問各個功能模塊,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STM32的USART發送數據時如何使用TXE和TC標志 在USART的發送端有2個寄存器,一個是程序可以看到的USART_DR寄存器(下圖中陰影部分的TDR),另一個是程序看不到的移位寄存器(下圖中陰影部分Transmit Shift Register)。 對應USART數據發送有兩個標志,一個是TXE=發送數據寄存器空,另一個是TC=發送結束;對照下圖,當TDR中的數據傳送到移位寄存器后,TXE被設置,此時移位寄存器開始向TX信號線按位傳輸數據,但因為TDR已經變空,程序可以把下一個要發送的字節(操作USART_DR)寫入TDR中,而不必等到移位寄存器中所有位發送結束,所有位發送結束時(送出停止位后)硬件會設置TC標志。 另一方面,在剛剛初始化好USART還沒有發送任何數據時,也會有TXE標志,因為這時發送數據寄存器是空的。 TXEIE和TCIE的意義很簡單,TXEIE允許在TXE標志為'1'時產生中斷,而TCIE允許在TC標志為'1'時產生中斷。 至于什么時候使用哪個標志,需要根據你的需要自己決定。但我認為TXE允許程序有更充裕的時間填寫TDR寄存器,保證發送的數據流不間斷。TC可以讓程序知道發送結束的確切時間,有利于程序控制外部數據流的時序。 STM32設置了很多非常有用和靈活的控制和狀態位,只要你很好地掌握了它們的用法,可以讓你的應用更加精確和高效。深圳STM32技術實訓提升QQ754634522 這是STM32技術參考手冊中的一頁: 在STM32中如何配置片內外設使用的IO端口 首先,一個外設經過配置輸入的時鐘和初始化后即被激活(開啟)。 如果需要使用該外設的輸入輸出管腳,則需要配置相應的GPIO端口;否則該外設對應的輸入輸出管腳可以做普通GPIO管腳使用。 技術咨詢李老師,電話13544345450,QQ2966383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