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文軍 這是一個咨詢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新聞泛濫的時代。更多的時候“新聞”或者“標題”本身比內容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卻沒有人去核實內容的真偽。尤其是在自媒體時代,很多人追求的是傳播的速度與吸引眼球的效果而不是內容的真假。比如最近的“一個做平板芯片的公司指責拿到國家大基金的公司將芯片價格貼著裸片成本賣,進而懷疑大基金是否毀掉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的新聞,如果只去看標題,確實夠吸引人的眼球。但大基金真的投資了平板芯片公司,甚至會毀掉國內產業嗎? 用事實說話,真相如何! 1:國家大基金到現在完成投資了三家公司:中微半導體---國內領先的設備廠商;長電科技---國內領先的封裝廠家,大基金是幫助長電去買新加坡的星科金朋;中芯國際---國內領先的代工廠商。今年2月14日宣布的投資紫光,只是一個意向,并沒有就投資細節進行確定,大家也看到了,紫光最近在忙一個更大的并購,所以大基金的投資還沒有到“水落石出”的時候,更談不上拿錢來補貼芯片,并且大基金以后投資紫光也是為了幫助紫光加強手機業務的競爭力。大基金目前沒有投資任何一家設計公司,更沒有專門做平板的公司。這么簡單而明確的事實,反而被有意無意忽略了; 2:眾所周知,目前國內制造企業(包括代工和封裝)不論技術還是產能都很難滿足國內公司的需求,之前國內眾多設計公司抱怨國內Foundry產能和服務不能滿足需求,正因如此,大基金明確規定至少60%投給制造企業,“扶持國內產業鏈,打造健康產業環境”。從大基金過去的布局來看也是如此。產業環境完善了,產業鏈健全了,尤其是制造環節強大起來,最受益的反而是國內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3:大基金之所以叫基金就是和之前的科研補貼不一樣,是追求回報的,據悉目前的回報要求是稅后每年6%的收益,并且大基金還請了華芯投資做專門的管理公司,而華芯投資的核心管理層是從國開金融等金融機構過來的,對每筆投資的選擇、管理和回報是有著嚴格而科學的要求的;并且大基金現在股東多達16家,也有很多社會資本,股東對大基金的回報要求也是不言而喻。在此環節下,擔心大基金會毀掉國內產業的想法已經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癡人說夢”! 從新聞學來說或許是“No news is bad news”,但對我們產業來說確是“False news is bad news”.明辨是非,傳播正能量才是我們產業人所應該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