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物聯網這個“下一件大事”,各廠家早已積極備戰。只不過現在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已經不行了,廠家必須拿出真槍實彈。因為物聯網真的來了。 但物聯網這個大餅并不怎么好咬。物聯網很復雜,應用極其多樣化。僅從聯網角度看,目前還沒有一種主導性的無線標準,而且將來也不太會有。針對這種情況,有的廠商會專注于一種標準,比如應用最廣泛的藍牙。但對于美國德州儀器(TI)這樣的大廠來說,針對一種或幾種無線標準是遠遠不夠的。TI的做法是通吃。 ![]() “通吃”意味著支持幾乎所有無線標準。是的,TI新近發布首款用于物聯網的多標準MCU平臺,支持14種協議及標準,適用于工業、汽車、消費、醫療等各種應用領域。而且這個平臺是低功耗的,用一顆紐扣電池就可運行數年,也可以利用能量采集來實現無電池運行。 德州儀器無線連接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Kim Y. Wong介紹說,每一種無線標準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其特長。例如,Wi-Fi具有高帶寬優勢,但其穿墻能力較弱;而sub-1GHz的穿墻能力很強,覆蓋范圍可達數十公里,非常適合工業儀表應用。因此,設計一款管腳兼容、軟件通用的物聯網MCU將極大地方便用戶的開發工作。他說,TI新推的這個平臺具有功耗最低、業界唯一多標準和設計最為簡易的特點。 這個MCU平臺的功耗有多低呢?據說只有競品的一半。它具有功率優化的射頻組件、超低睡眠電流,在關閉狀態下流耗小于0.15μA。特別的是,它是唯一一款具有集成傳感器控制器的MCU,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它可以保持睡眠狀態,而在必要的情況下傳感器控制器會將它喚醒。TI的這個MCU平臺的ULPBench(第三方評估機構EEMBC的功耗性能指數)得分是143,遠高于第二名的80分。 如下圖所示,TI的這個MCU平臺集成了ARM Cortex-M3內核、射頻、傳感器控制、存儲器和外設模塊。高集成度和TI的特有工藝保證了器件的低功耗基礎。 ![]() 該平臺目前已供貨的器件型號有三種: CC2640: Bluetooth Smart型號,基于最低功耗閃存的 Bluetooth 4.1 解決方案,這是一個指尖大小的解決方案,簡易的工具及無線軟件下載可支持不斷更新的標準; CC2630: 6LoWPAN/ZigBee型號,它可利用一顆紐扣電池為連接至云的照明開關供電10年,可連接1,000個網絡節點,通過6LoWPAN利用IPv6可輕松連接至云; CC2650: 多標準芯片,具備高度靈活性,僅用一款設計即可實現多個2.4 GHz技術間的切換,支持Bluetooth Smart、6LoWPAN、ZigBee和RF4CE。 今年2、3、4季度將推出的型號有三種: CC1310: Sub-1 GHz型號,與 CC26xx 引腳到引腳兼容,用于長達25公里的遠距離、城市范圍內的低功耗網絡,工作頻率 315 MHz、433 MHz、470 MHz、500 MHz、868 MHz、915 MHz 和 920 MHz ISM 頻段; CC2620: RF4CE型號,最低功耗 RF4CE 解決方案可實現由紐扣電池供電的遠程控制,是集成度最高的語音支持遠程方案,針對遠程、TV/STB 按鈕和觸摸板的集成電容感應; CC1350: 雙頻段型號,針對同一芯片上 2.4 GHz 和 Sub-1 GHz 運行提供最萬能和集成的射頻,實現長距離 Sub-1 GHz 網絡與 Bluetooth Smart 的連接,支持 Sub-1 GHz、Bluetooth Smart、6LoWPAN、RF4CE 以及所有高達 5Mpps 的模式。 ![]() 開發工具方面,TI現在已經提供CC2650DK 開發套件和基于CC2650的SensorTag套件。LaunchPads & BoosterPacks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