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春節前夕,日本知名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限期離廠。與此 同時,微軟則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并加速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微軟在東莞和北京兩地的關廠,將總共裁員9000人。 其他一些知名外資企業,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手機工廠轉戰越南河內 微軟計劃今年春節前后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部分拆卸的生產設備將運往越南工廠。同時,位于北京的微軟諾基亞工廠也將同步關停。微軟表示,“2014年7月微軟宣布將更靈活地調整手機業務,以適應‘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去年12月17日微軟宣布將關閉位于北京及東莞的手機工廠,未來在亞洲將通過越南河內工廠來保證產能。我們計劃此項調整將于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 工廠開始加快拆卸生產設備進度 2014年4月,微軟正式完成對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收購。這一總額近72億美元的收購案,創造了全球手機業務收購的歷史紀錄。不過,各自轉型中的兩大巨頭聯姻,看來也無可避免要經歷磨合的陣痛。資料顯示,2014年7月,微軟啟動全球裁員1.8萬人的計劃,諾基亞業務線成為重災區,將有1.25萬人被裁,按照全球部署將在2015年6月底完成。此次原諾基亞北京、東莞工廠的調整被認為是上述人員及企業結構布局調整的舉措之一。 伴隨上述整合,從去年7月開始,即有傳聞稱微軟將對原屬諾基亞的星網工業園進行重新定位和調整,該工業園計劃遷離北京,并將裁員3000人。而微軟原諾基亞東莞工廠方面,也在去年下半年進入調整預期。據悉,去年12月,已處于計劃調整中的微軟東莞工廠仍有少量生產線維持運作。至去年年底及2015年初,工廠開始加快進度拆卸生產設備。分析認為,相關的關閉進程很可能已接近尾聲。昨天,北青報記者分別致電微軟諾基亞北京廠區、東莞工廠以及東莞諾基亞客服熱線,線路總機均已無人接聽。 全球智能手機格局正在改寫 近年來,全球手機市場在產品更迭日新月異的同時,產業格局也在面臨不斷更新和變化。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在內,功能機時代一度叱咤風云的幾大傳統巨頭紛紛面臨轉型、被并購,甚至有些功能機知名品牌已開始走向沒落。與此同時,全新開啟的智能機時代,也已走過了蘋果、三星固守中高端的最初階段,中國品牌迅速崛起,產品更為多元化,競爭也更為激烈。 分析稱,微軟在將諾基亞收入麾下之后,也開始有意識地調整相關手機業務的發展方向,有計劃從未來的諾基亞x的設計與產品中精選一部分,向windows phone轉移,以推出更多低價位段的lumia設備。 無論如何,經過一番包括定位、產能以及人員的整合調整,“微軟諾基亞”能否在未來的手機市場打開新局面,還需拭目以待。 中國制造業思考 曾經的世界制造工廠、制造高地,為什么會面臨如此嚴峻的外企撤離問題呢?如果說2008年的那次外企撤離,還可以用外企本身發展遇到了困難,投資出現了 問題來解釋和說明的話,此次外企撤離,則有著更多現實的原因。一大批國際知名企業撤離中國,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些不太輕松的東西。這些因素給2015年的中國經濟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特別是投資,可以說一輪接著一輪,但經濟增長不如人意。特別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經濟又步入了下行通道。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不僅不能為穩增長提供支撐,反而成為了經濟穩定增長的拖累。 以制造業為支柱站立起來的中國經濟走到制造業成為拖累的地步,與最近十余年來的經濟戰略失誤有關,推行以房地產業為主的虛擬經濟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嚴重失衡。雖然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經濟的基礎是非常薄弱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是以 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犧牲環境、資源和壓榨勞動力價值推動經濟增長,但只要遇到成本優勢的消失,出口導向型經濟就沒有生命力。 以房地產和城市建 設為代表的投資拉動方式,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只能起到階段性、短期性作用,而無法使經濟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中國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依靠實體經濟、 依靠制造業,但在房地產業泡沫式發展的十余年里,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升級換代被耽擱了,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空心化”狀態。 外企大量撤離中國,與制造業能夠提供的利潤和回報急劇下降有關。想一想,中國的民間資本都不愿再在制造業呆下去了,外資憑什么要在制造業呆下去呢?更何況,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很低。 雖然有一些外企撤離中國,但也不要過度擔心,因為外資撤離也與中國的經濟轉型有關。一方面,微軟諾基亞、松下等國際知名企業撤離中國的生產能力絕大多數 都是低端制造,也是中國下一步需要調整的產業;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在這些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土企業已經完全有能力與這些國際知名企業抗衡。在這種 情況下,它們的盈利空間和市場競爭能力大大下降了。這些外企看到這種情況,及早作策略調整,反映了它們的靈活經營策略,從這個層面來看,外企撤離中國的負 面后果也不必過分夸大。相比之下,在中國的外企回流到其母國的現象更需要引起重視。回流的外企,特別是美國、日本、德國等制造強國的企業主要是生產高端產 品,這也是下一步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它們如果大量撤離后果會更加嚴重。 雖然從事低端制造的外企撤離中國,從長遠來看 影響不大,但就眼前特別是2015年來說,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不能忽視的。中國經濟正處于困難狀態,如果外企再大量撤離,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新的沖擊。所 以,如何通過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重視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發展,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2015年,進入了制造業發展的真正考驗期。尤其是作為制造業重點地區的廣東、江蘇、浙江等地,更應當把戰略重點放在振興制造業上,不要再沉迷于通過負債進行城市建設的發展模式了。(證券時報網、北京青年報) ------------------------------------------------------------- 集芯城—IC正品原裝大批量在線商城:http://www.icjxc.com/ 關注集芯城微信號:icjxc520,即可隨時隨地用微信快速詢價、查詢現貨,親們再也不用到處找名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