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上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是一則傳言。當時有消息稱龍芯將收購AMD,以壯大國產CPU隊伍的實力并開拓國際市場。日前,另一則更務實的消息稱,開源龍芯主板調試成功,正在準備量產。龍芯俱樂部將建立自己的智能硬件眾籌平臺,專門推廣基于“開源龍芯主板”的智能硬件項目。這個消息得到了龍芯官方的證實。俱樂部將通過基于龍芯的無線家庭網關、3D打印機、數碼相框等產品,向開發者、創客展示龍芯平臺在嵌入式智能硬件領域的實力。 這款開源主板使用了國產龍芯1C單片機。這個芯片基于MIPS 32位架構,主頻為300MHz,采用130nm制造工藝生產。主板集成了網口、USB、串口、SPI、PWM、CAN、SD卡等接口,其中串口最可多達12路,為開發者提供了足夠的計算能力和多應用多設備的連接能力。 作為一家國產芯片廠商,龍芯在這個時機切入智能硬件領域顯然是看到了這個市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據《假裝是極客》了解,盡管有著中科院的背景,并且有國家的支持,龍芯之前在產業化方面做得并不好。在龍芯CPU概念最火熱的時候,龍芯筆記本及臺式機在國內也只做過非常小規模的應用試驗。由旗下江蘇中科夢蘭合資公司制造的部分龍芯夢瓏系列筆記本,在發布幾年后仍無人問津,最后落得只能通過199元團購方式來清庫存的命運。 一位當年深度參與中科夢蘭公司項目的人士表示,龍芯公司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一直裹足不前。在與MIPS達成授權協議后,龍芯公司一直在研發新的CPU,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除了在部分敏感行業必須要用龍芯CPU外,龍芯CPU這些年來幾乎沒有在民用市場做過任何有效的市場化嘗試。 針對龍芯在智能硬件市場的這次嘗試,這位人士羅列了一些龍芯可能會遇到的門檻: 1、從平臺方面來看,目前物聯網、智能硬件領域已經成了ARM的天下。ARM通過收購,已經獲得了MIPS的所有關鍵專利。INTEL的X86平臺在部分專業市場中的應用也才剛剛打開。MIPS平臺目前只在部分路由器及可穿戴領域存在。盡管龍芯用的也是MIPS架構,但要想打破目前的格局將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2、從資金實力方面來看,英特爾、高通等巨頭在推廣其核心產品時,往往會對合作伙伴進行補貼。龍芯公司通過龍芯俱樂部做的這個開源平臺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3、從產業鏈支持來看,在民用市場,龍芯幾乎沒有建立自己的產業鏈。要在民用市場使用龍芯的方案,企業將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這位人士也表示,在國內越來越重視安全的情況下,不排除相關部門扶持國產龍芯CPU進入智能硬件市場的可能性。另外國內有些公司并不缺情懷。不排除之后會有VC或企業把龍芯這個開源方案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項目來支持,并借龍芯的國產品牌進行營銷的事情發生。 來源:搜狐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