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高級副總裁兼微控制器部總經理的Geoff Lees先生可謂是微控制器(MCU)領域的元老了。Lees專注MCU 30余年,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和人脈。在2011年加盟飛思卡爾之前,他曾在恩智浦(NXP)/飛利浦半導體任職13年,期間負責推出了業界第一款32位ARM閃存MCU,同時主導開發并推出了首個Cortex-M0和雙核M4/M0架構的MCU。![]() Geoff Lees 對飛思卡爾來說,Lees的加盟具有非凡的價值。他帶來的不僅是經驗,還有聲望和人脈。一些NXP舊將隨后投奔飛思卡爾,甚至分銷商出現易幟,比如周立功已經將大量資源投入到飛思卡爾產品線上。當然,所有的成績最終都要表現為銷售業績。飛思卡爾MCU近幾年的市場表現可謂十分搶眼。 飛思卡爾現在主推基于ARM Cortex-M內核的Kinetis MCU和基于ARM內核的i.MX應用處理器。Kinetis系列基于ARM Cortex-M0+和M4內核,未來將還將加入全新的Cortex-M7內核。Kinetis系列的型號有一千余款,包括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K系列(M4核)、超低功耗的L系列(M0+核)、5V/穩定可靠的E系列(M0+核)、汽車級EA系列(M0+核)、微型芯片級封裝的MINI MCU系列(M0+/M4核)、電機控制和電源轉換應用的V系列(M0+/M4核)、計量應用的M系列(M0+核)和無線連接的W系列(M0+/M4核)。 ![]() 飛思卡爾的Kinetis MCU家族 i.MX應用處理器適用于多媒體和顯示應用,以基于ARM Cortex-A9的i.MX 6系列為主,從單核低功耗到四核至高性能有多種版本。另外還有i.MX53(A8內核)、i.MX28和i.MX25(ARM9內核)版本。 Lees先生介紹說,飛思卡爾目前的MCU業務年增長率為19%,整體規模全球排名第二。受消費類和工業市場驅動,飛思卡爾的Kinetis MCU業務年年增長率達到100%;受汽車信息娛樂和工業市場驅動,其i.MX應用處理器業務增長率超過25%。Lees先生自豪地說,飛思卡爾的目標是首先在中國市場取代瑞薩成為MCU市場的老大,然后是在全球市場。 對于MCU市場的宏觀走勢,Lees先生持樂觀態度。他說,市場對MCU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即使中國市場由于明年中移動4G基站部署的可能放緩會導致一些影響,但也不會改變全球MCU市場的增長態勢,尤其是基于ARM內核的32位MCU,其增長勢頭仍然會十分強勁。 Lees先生認為,將來驅動MCU市場的主要動力是下一代網絡,其中包括連接各種設備的物聯網。他說,從骨干網到邊緣節點,現有網絡設備中的一半都含有飛思卡爾的技術。將來,我們現在認為不太可能聯網的設備(比如電機)都將接入物聯網,所以廠商需要為物聯網的應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Lees說,物聯網設備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性,或應對這三個挑戰:安全性、可擴展性和高能效。 網絡安全一直是個重大課題。將來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多、尺寸小、價格低。Lees說,不能因為物聯網設備小而忽視其安全性。網絡安全涉及多個環節;根據木桶理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導致整個網絡的安全性喪失。飛思卡爾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它借鑒了金融行業的經驗,與合作伙伴一起在硬件(物理上防破壞)和軟件(身份識別與管理)兩個方面來降低網絡被攻擊的風險。 與安全性相關的一條新聞是,飛思卡爾近期收購了Zenverge及其市場領先的轉碼技術。無晶圓半導體公司 Zenverge是先進的高清內容處理IC領域的領先廠商。新增高清媒體傳輸技術有助于飛思卡爾提高物聯網應用的安全性。 可擴展性不止是指MCU器件的可擴展性,而要考慮整個生態系統和社區的可擴展性。例如,從智能汽車擴展到智能高速公路,從智能家居擴展到智能城市,從智能可穿戴設備擴展到智能健康。 高能效是無線網絡設備所必需的。從鋰離子電池、堿性電池、紐扣電池到能量采集供電,從邊緣節點到網關,物聯網設備都需要在電源管理和電源轉換效率方面做出改進。Lees說,將來的Wi-Fi網絡能效或許降低十倍甚至百倍,能達到目前ZigBee網絡的功耗。飛思卡爾的Kinetis和Kinetis L系列產品具有低功耗的特性,有助于實現高能效的網絡,他們將繼續開發低功耗產品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與高能效物聯網相關的一條新聞是,谷歌旗下Nest公司組建了一支行業聯盟,推出“Thread”物聯網標準。飛思卡爾是該聯盟的成員之一。Thread是一種低功耗的網狀網絡協議,它同時支持IPv6協議,其建立在ZigBee設備目前使用的無線硬件上。Thread的目標是取代Wi-Fi和藍牙成為事實上的智能家居無線網絡標準。 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方面,飛思卡爾還是比較“厚道”的。Lees先生說,飛思卡爾在一個地區的研發投資是與該地區的市場規模配套的。中國市場占飛思卡爾總銷售額的一半,其研發投入也占公司總預算的一半。飛思卡爾對中國的承諾是 Define, Design, Build in China for China。該公司在中國設有5個研發中心,其中4個是針對MCU研發建立的。此外,天津建有飛思卡爾全球最大的封裝測試工廠,員工人數超過3000名,90%的MCU產品是在天津工廠進行封裝和測試的。 Geoff Lees的同事金宇杰先生也是MCU領域的一名資深人士。金宇杰現任飛思卡爾微控制器事業部中國P&L市場總監,在微控制器及其應用方面擁有超過20年從業經驗。在2013年11月加盟飛思卡爾之前,他也曾在NXP/飛利浦半導體的微控制器部門長期工作。金先生介紹說,飛思卡爾在蘇州的研發中心負責Kinetis產品線的研發,天津研發中心負責i.MX應用處理器,而上海研發中心則兩者皆有。此次金先生特別為我們介紹了一款飛思卡爾中國團隊剛剛開發出的MCU開發平臺:MAPS四色板系列。 ![]() MAPS開發平臺 MAPS(意指MCU Application Peripheral Sockets)定位于滿足本地開發工程師需求。在此之前,飛思卡爾在美國開發了兩款開發板:一款是低端的Freedom,它只適合一種產品,可擴展性低;另一款叫Tower,適合所有產品,可擴展性強,但價格也較貴。MAPS開發平臺采用獨創的設計理念,適合評估開發所有飛思卡爾的MCU產品,具有低成本、擴展性強、易于復制等特點,滿足了用戶的差異化需求,適合于所有需要學習、應用飛思卡爾MCU產品的人士使用。MAPS采用統一接口,能夠和配套的專用應用板連接,也能與現有的Freedom板以及開源Arduino開發板靈活組合,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使開發者能夠進行快速的方案驗證和開發。 MAPS單板價格49元起,套件300元起。這個價格也算“厚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