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市場上90%以上(300~500種)的可穿戴設備是基于ARMIP技術設計的,面向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不同的穿戴式應用,ARM都有對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正文】 自去年開始,穿戴式行業開始了蓬勃的發展,各種各樣充滿新意的穿戴式設備不斷被推向市場。目前市場上90%以上(300~500種)的可穿戴設備是基于ARMIP技術設計的,其中包括GearFit、Fitbit、Misfit等智能手環/腕帶,三星、索尼、Pebble、阿迪達斯、土曼等智能手表,還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包括Moto360,以及GoPro隨身攝像機、OakleyAirwave雪鏡、Kopin的佩戴式電腦Golden-i等。 圖1:基于ARMIP技術的AndroidWear智能手表。 據ARM介紹,截至2013年底基于ARM技術的芯片累計出貨量超過500億片,其中用于包括工業控制在內的嵌入式領域貢獻了20%左右的比例;包含可穿戴裝置在內的物聯網是一個多元化、多樣性的市場應用,在這個市場上,ARM持續以創造開放、雙贏的生態系統營運模式為策略,透過多種包含處理器、多媒體處理器等IP選擇,讓芯片廠商根據自身所面向的應用推出合適的芯片產品,進而促成市場產品的多樣化,讓更多創新推動市場發展。 以硬件為基礎,營造生態和全新商業模式 “很多人會問,穿戴式產品尤其是手表、手環要做成更像消費類電子產品如手機、照相機還是更像飾品/配飾呢?個人認為,合適的產品形態應該具備傳統飾品的特征,且附上智能的功能,為消費者帶來方便、實用的價值。”ARM中國區資深市場經理鄒誠在9月25日由思銳達傳媒主辦的“2014中國智能穿戴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道。以智能手表為例,傳統手表美觀的外形加上諸多智能的功能(看信息/時間/日歷、聽音樂、鬧鐘功能,與云連接智能控制周圍設備以及小額支付功能等),將打造出一個非常好的應用。 好看、好用、省心是穿戴式產品被用戶廣泛接受的幾大關鍵要素,如圖1所示。要求外觀炫、時尚有個性,就需要采用尺寸很小的芯片或者顯示屏等組件和完美的結構設計;要求功能強大、用戶體驗好,這就需要解決功耗的問題,和低功耗設計與連接性、界面顯示效果等的設計平衡問題;要求省心,可以連續長時間使用,適用多種使用場景,就需要具備包括防水、防磨損功能等,以滿足游泳、運動等場景中的使用。在做好硬件設備的基礎上,還需要圍繞硬件營造生態和全新的商業模式。 圖2:穿戴式設備三大關鍵元素/面臨的挑戰。 “做可穿戴(智能硬件),一定要跳出做硬件單品的思維和運營模式,考慮其背后的生態和商業價值,充分挖掘在應用層面、網絡運營、社交領域等各方面的價值。”鄒誠說道。以針對極限運動行業的攝像機GoPro為例,它的硬件設計并不復雜,從HERO2到HERO3硬件也沒有太大的調整,但卻備受投資界、業內人士、普通用戶的關注和追捧,究其原因還是其設想的硬件產品上面有非常大的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想象空間。近期GoPro公司宣布將通過制作視頻、制作媒體來打造媒體生態社交的產業圈,GoPro未來將從一家相機制造商轉化為一家媒體公司——某種特定品牌內容的制造商和分發渠道。由此可以看出,在硬件做好的基礎上,能在硬件周圍構建一個生態,使得可穿戴產品在未來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ARM在可穿戴市場的布局 穿戴式是一個產品多樣化、產業鏈構成因素多元化的應用市場。“ARM的IP技術以低功耗見長,通過目前Cortex-A與Cortex-M產品系列,可以滿足穿戴式市場的多樣化需求。”ARM公司表示說。ARM架構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操作系統上除了Android,也與Linux、Windows以及很多RTOS合作伙伴等合作。就ARMCortex-M系列產品,目前被市場上超過90%的穿戴式設備廠商采用,芯片出貨量達80億顆(包括8位MCU),另外近期ARM還發布了Cortex-M7IP內核。 圖3:目前基于ARMCortex-M系列內核芯片出貨量達80億顆。 面向穿戴式領域中不同的市場應用,ARM有各種對應的產品。對于基本型手環類產品,主要是用Cortex-M系列的MCU做主控,ARMCortex-M系列可以充分滿足這類產品對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另外Cortex-M可與多種傳感器集成,有助于滿足產品對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需求。 中檔的可穿戴產品如智能手表等,其平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基于Cortex-M3/M4,并可運行實時操作系統;另外一類是支持富應用操作系統,可以采用Cortex-A5/A7搭配Mali-400的平臺。 圖4:Cortex-A系列產品的處理能力更強,可滿足中高端可穿戴產品的需求。 至于高端的眼鏡類產品則適用雙核Cortex-A7搭配Mali-400,其需求類型與低端智能手機平臺相似。 圖5:根據產品定位和功能選擇最合適的IP內核。 “由于可穿戴產品呈現出多樣化特征,參與方也呈多元化,包括創客、智能硬件廠商以及互聯網公司等。其中,創客與智能硬件廠商集中在可穿戴終端硬件設備的開發,大的互聯網公司偏重于平臺的提供,并且更看好與平臺廠商合作的可穿戴方案,因為他們相信可穿戴市場的成熟并不是靠簡單的獨立硬件產品,能結合應用與服務的產品才能有更好的用戶使用黏性。”ARM在“2014中國智能穿戴產業高峰論壇”同期接受《智慧產品圈》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道,“在快速實現差異化設計上,ARM與其350多家芯片合作廠商、逾1,000家產業生態合作伙伴都在基于ARM架構的平臺上提供相關技術的支持,一方面能為各種應用提供多種芯片選擇,另一方面在軟件開發上也提供豐富的資源。” 除了目前看到的ARM在可穿戴領域提供的這些方案外,針對包括CPU、GPU、總線、物理IP等的低功耗方案,ARM也已經在和合作伙伴探討,未來甚至會研發針對可穿戴設備的一些專有的IT技術,供芯片公司使用,不斷推動這個市場的創新和發展。 總結 可穿戴市場現在還處于一個準備中的狀態,在功耗、硬件設計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毫無疑問,穿戴式市場有很多的創新和無限的潛力,可以預估它將會改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