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制造強國,德國目前緊跟數字革命潮流,借力最新科學技術占據未來工業制造的發展先機。 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城市安貝格(Amberg)的西門子工廠就是德國政府、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合力研發全自動、基于互聯網智能工廠的早期案例。 這座占地面積10萬平方英尺工廠的主要任務是為其它工業巨頭生產自動化設備,但這并不是關鍵,其重大意義在于廠內1000個制造單元是如何通過網絡進行聯絡的。通過網絡控制,廠房里的大多數設備都可以在脫離人類勞動力的情況下對零部件進行挑選和組裝。 對于德國各方面傾力打造的綜合項目工業4.0(Industrie 4.0),其聯合董事長沃夫爾岡•瓦爾斯特(Wolfgang Wahlster)表示,這樣的智能工廠能夠讓產品完全實現自動化生產:裝配線上的半成品會告訴“機器它需要什么服務”,然后機器按照這些信息自動組裝出成品。 這項創新活動的初衷旨在幫助德國的工作制造業保持競爭優勢,以應對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的勞動成本優勢以及美國本土再次崛起的制造業。 智能工廠 所謂智能工廠,其技術核心則是物聯網。作為未來科技發展的大趨勢,物聯網目前受到越來越多科技公司的關注。今年初,谷歌(微博)就花費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Nest Labs,大舉進軍消費類物聯網領域。 現在,德國的工業制造也將未來寄托在物聯網技術上。雖然這類智能工廠現在還處于試點階段,但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已經與不少德國企業進行合作,并在該領域取得了不少最為先進的成果。 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位于凱澤斯勞滕的工廠開展了試點活動,該工廠所生產的洗發水和洗手液已經完全實現自動化。 測試中,人們通過網絡下單,裝配線上的空洗手液瓶貼著的射頻識別標簽會自動與生產機器進行連接,告知機器其所需要產品種類、香型、瓶蓋顏色和商標。在這樣的裝配線上,相鄰的兩瓶洗手液有可能是全然不同的產品。 這一實驗主要依靠的是機器與產品通過無線網絡所進行的“對話”,而勞動力的付出則是提交樣品訂單。 西門子在安貝格的自動化工廠展示了現階段智能工廠的潛力。該工廠致力于為巴斯夫、拜耳、戴姆勒、寶馬等德國工業公司以及它們的眾多海外競爭對手生產自動化機器。 經過25年的數字化發展,目前該廠的自動化運作程度已經達到75%左右,其1150名員工主要是從事計算機操作和生產流程的監控。 設計基于互聯網網絡的全自動智能制造系統可能還要10年時間才能成為現實,不過西門子公司董事齊格弗里德•魯斯沃姆(Siegfried Russwurm)指出:“我們擁有構建模塊。” 除了安貝格,還有不少德國企業準備試水智能制造,這其中就包括威騰斯坦集團((Wittenstein)旗下的一家工廠,以及博世公司新建的液壓設備裝配線,其定于今年秋季在洪堡開始運營。 數字經濟 德國大步邁進工業互聯網主要是美國在互聯網的主導地位令其日益不安。據網絡數據門戶Statista統計,谷歌目前處理95%的德國互聯網搜索。谷歌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可能對德國工業企業試圖利用互聯網建立更加注重服務的商業模式構成威脅。 力推工業4.0項目的德國國家科學工程院院士君特•舒(Günther Schuh)稱,他注意到德國產業對像亞馬遜、谷歌這樣公司的壟斷地位感到切實的擔憂,因為這些公司掌控著消費者與企業的結合點。 在簡單通過郵箱、文字處理以及云計算軟件進行宣傳之外,谷歌還可能利用它在搜索引擎的主導地位推廣其產品和服務。例如,該公司正處于研發初期階段的自動化駕駛技術。 此外,電商巨頭亞馬遜也不會僅限于網絡零售業,其已經朝消費類電子產品邁進,平板電腦Kindle Fire和智能手機Fire Phone就是很好的例子。 針對這種情況,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早就發出警告,希望德國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保持競爭力。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也看到了讓谷歌等美國企業主導“互聯網數據業務”的危險。 本月早些時候,加布里爾與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辯論時也指出:“工業4.0項目進行工作所需要的大數據不是由德國企業收集,而是由在美國硅谷的四大科技公司把持。這正是我的擔心所在。” 相比與德國政府高官的憂心忡忡,德國企業家似乎樂觀許多。西門子自動化工業與驅動集團CEO何維克(Peter Herweck)認為,谷歌在互聯網主導地位不會對西門子的數字制造項目構成威脅,興許兩家企業還能進行合作。 政府支持 多年來,德國企業在生產技術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現在,它們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來保持這一優勢。 工業4.0屬于德國政府青睞的公私合作項目。德國政府沒有通過提供補貼來挑選優勝者,而是提供2億歐元資金支持研發,為企業形成統一的標準創造新的技術和網絡化機遇,也就是利用龐大的公共研究機構來幫助企業進行研究和開發工作。 與此同時,美國的奧巴馬政府也在試圖效法德式研究網絡,僅去年就撥款超過22億美元支持全美的制造業項目發展。 包括通用電氣、AT&T、思科、英特爾和IBM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在今年3月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類似工業4.0項目,該非盈利聯盟意在為企業和高校研究人員創建互聯網工業應用的標準和最佳樣本提供框架支持。 -- 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