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總是日新月異,著名IT咨詢機構Gartner近期更新了一年一度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圖”,對各類新興技術做了分類和技術成熟時點的判斷。今年和去年對比顯示,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消費級3D打印、自然語言問答等概念正在處于炒作的頂峰。而大數據已從頂峰滑落,NFC和云計算接近谷底。 Gartner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是把各類技術按照技術成熟度和期望值分類。橫軸上分為“創新萌芽Innovation Trigger”、“期望最頂點Peak ofInflated Expectation”、“下調預期至低點Trough of Disillusion”、“回歸理想Slope of Enlightenment”、“生產率平臺Plateau of Productivity”。 2013Gartner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 越往左,技術約新潮,越處于概念階段;越往右,技術約成熟,約進入商業化應用,發揮出提高生產率的效果。縱軸代表預期值,人們對于新技術通常會隨著認識的深入,預期不斷升溫,伴之以媒體炒作而到達頂峰;隨之因技術瓶頸或其他原因,預期逐漸冷卻至低點,但技術技術成熟后,期望又重新上升。 今年和去年的圖對比顯示,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消費級3D打印、自然語言問答等概念正在處于炒作的頂峰。而大數據已從頂峰滑落,NFC和云計算接近谷底。 2014Gartner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 去年的“移動機器人”改名成“智能機器人”,去年的“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改名為“虛擬個人助理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s”,皆因后者的范圍更大。 今年新增的技術包括“數據科學DataScience”、“Software-defined anything”、“Smart Advisors”、“Connected Home智能家居”、“ Digital Security網絡安全”、“Smart Workplace”、“虛擬貨幣Cryptocurrencies”和“Hybrid Cloud混合云”。 總結下來我們發現,人工智能被演繹成許多技術應用 (Autonomous Vehicle, 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s,Brain-Computer Interface,Human Augmentation,Prescriptive Analysis、Smart Workplace、Smart Robot等)并將在5-10年后起到巨大的顛覆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