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它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使用專用的RFID 讀寫器及專門的可附著于目標物的RFID 標簽,利用頻率信號將信息由標簽傳送至讀寫器。相比傳統的條碼、磁卡等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在諸多方面都有顯著優勢,如環境適應能力、工作距離、保密性、及其智能化等。另外,它對多個高速運動的物體也可同時識別。 RFID 技術正在迅速成熟,許多國家都將它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予以積極推動。就目前來看,中國無源超高頻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亟待突破核心技術,不僅需要完善商業模式更需要創新,要想無源超高頻市場發展,必須有效地解決核心問題。本文為射頻通信系統的實現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1 系統整體設計 本文選用的是C8051F310 微控制器和FM1702SL 讀寫芯片。C8051F310 具有10 位轉換速率可達200 ksps 的ADC,高速8051微控制器內核,29/25 個端口I/O 等特點;非接觸式讀卡芯片FM1702SL 是基于ISO14443 標準的,可滿足的加密算法有很多種,支持13.56 MHz 下的非接觸通信協議TYPEA。 讀寫器將要發射的信息編碼后加載在13.56 MHz 的射頻載波上,通過天線向外發送,并形成一個穩定的電磁場,為RFID標簽提供能量。當RFID 電子標簽進入讀寫器的工作區時,卡內天線接收此信號和能量,標簽被激活。標簽芯片對此信號做出判斷,如為有效信令,則從存儲器中讀取有關信息,并通過卡內天線發射出去。天線收到此信號,FM1702SL 內部接收器對信號進行檢測和解調并根據寄存器的設定進行處理,之后送至主機系統。主機系統判斷出該標簽是否合法,做出相應處理,隨后發出指令到讀寫器。 2 系統硬件設計 2.1 整體電路設計 外部電源為220 V 交流電,通過開關電源將其穩壓在5 V,給電路板供電。由于C8051F310 單片機的供電電壓為2.7 V~3.6V,射頻讀寫芯片FM1702SL 的供電電壓為3 V~5 V,所以用一片AMS1117 穩壓器,將電壓穩定在3.3 V 供電。RS232 通過SP3232 實現電平轉換,與C8051F310 相連接,C8051F310 單片機通過SPI 口與FM1702SL 相連接,進而對讀寫芯片進行控制。FM1702SL 再與天線相連接實現信號的發送與接收。 總之,該系統主要由電源模塊、串口通訊模塊、MCU 模塊、FM1702SL 接口模塊和天線匹配電路模塊組成。 2.2 FM1702SL 電路設計 FM1702SL 是高集成度的芯片,其外圍電路需要幾個退耦電容和一個晶振以及一個0 Ω 電阻即可。本系統采用PCB 天線設計,FM1702SL 電路如圖1 所示。 ![]() 圖1 FM1702SL 電路 3 系統軟件設計 首先對C8051F310 和FM1702SL 初始化,然后執行檢測命令進行尋卡,如果有卡進入,判斷信令是否有效,如為有效信令就進行防沖突機制,選擇卡片,再進行認證,通過之后進行讀卡、寫卡、停止等操作,依此循環。部分程序的子函數如下: char PcdRequest(unsigned char req_code,unsigned char*pTagType) // 防沖撞 //input: g_cSNR= 存放序列號(4byte) 的內存單元首地址 //output:status=MI_OK: 成功 // 得到的序列號放入指定單元 char PcdAnticoll(unsigned char *pSnr) // 選定一張卡 4 結束語 本文使用C8051F310 和FM1702SL 實現了射頻通信系統的軟硬件設計,論述了主要電路的設計原理,介紹了部分程序的設計。本文射頻讀寫器的設計具有實際意義。射頻識別技術也是物聯網的核心研究內容之一,本文的研究對物聯網研究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