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搞清楚大型技術公司為什么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只要分析一下它們的收入構成情況就行了。根據它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最新文件顯示,蘋果仍然是一家成功的硬件公司,谷歌的主要業務仍然是廣告,微軟則在努力向設備與服務公司轉型。 2014年,技術行業仍然由蘋果、谷歌和微軟等3家公司所掌控。雖然它們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展開了直接和間接的競爭,但是每一家公司都有各自鮮明的財務特點。 了解這3家技術巨頭之間的區別的最好辦法就是去閱讀它們每個季度提交的詳細財報。通過它們提交的季度財報可以發現,技術行業在2年前就開始發生變化了。 谷歌試圖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在硬件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微軟則宣布它的目標是轉型為一家設備與服務公司。 在過去的兩年里,這3家技術巨頭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呢?我們不妨從它們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財報中去尋找答案。 蘋果 蘋果首先是一家硬件公司,它的絕大多數收入都來自近幾年發布的產品。現在為蘋果貢獻大多數收入的產品即iPhone和iPad在7年前根本就不存在。如果將iTunes、軟件與服務部門分拆出去,那么剩下的就全部是蘋果的硬件業務了。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隨著iOS市場的發展,蘋果的主營業務已經從以音樂銷售為主變成了以應用銷售為主。 蘋果的收入來源 谷歌 兩年前,谷歌還是一家業務構成非常單一的公司,它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廣告業務。據谷歌2011年的年報顯示,廣告收入占到了它2009年總收入的97%,2010年和2011年的占比微降至96%。 后來,谷歌想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進入硬件制造領域,情況也就開始發生變化了。但是谷歌已經準備將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出售給聯想,預計谷歌的營收構成情況將變回以前那個樣子。 谷歌營收來源 從圖上可以看出,“其他”類創收業務包括了數字內容和非摩托羅拉的其他硬件產品,這部分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與聯想的交易完成后,谷歌廣告收入在其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將重新回到90%以上。 微軟 從去年夏季開始,微軟改變了它公布營收的方式,因此將其現在的業績與以前對比就不太合適了,因為兩者之間幾乎不存在直接對比的可能性。以前的財報主要是從軟件產品的角度進行分類的,其中最主要的創收來源是它的軟件產品,即Windows、Office和企業軟件。 微軟收入來源 2014年,微軟的業務將主要由企業軟件和服務構成。商業授權的收入幾乎達到了微軟總收入的一半。這部分業務包含了Windows Server產品、針對企業用戶的Windows和Office批量授權業務。 “商業其他收入”主要由公司快速成長中的各項企業服務尤其是Windows Azure和商業版Office 365構成。 在消費者業務上,“消費者授權”包括了OEM Windows授權、面向家庭用戶和小型企業用戶的Office以及Windows Phone。 “消費者硬件”業務包括Xbox硬件、Xbox Live服務、Surface產品以及PC配件如鍵盤和鼠標等等。“消費者其他類”囊括了Windows和Windows Phone在線商店、微軟實體商店、Xbox游戲和服務、在線廣告以及Office 365 Home Premium服務。 微軟的大多數利潤依然來自于上述兩項規模巨大的授權業務。盡管那部分業務要么是虧損要么是收支持平。如果想判斷微軟的設備與服務轉型計劃是否成功,不妨在它以后的季度財報中關注其他業務的毛利潤率。 |